分享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金华303 2021-08-13

宋仁宗年间,在扬州城五里外的吉安乡,有一户姓谢的人家。谢家祖上传下来百亩良田,一家人勤劳节俭,积累了丰厚的家底,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

谢老翁有一个儿子名叫谢兴贵,十八岁的时候,娶了城里一苏姓人家的女儿为妻。

苏氏贤惠淑德,进门后孝敬公婆,勤俭持家,深受公公婆婆喜欢。苏氏与丈夫兴贵琴瑟和谐,恩爱有加。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有一天,苏氏的远房表弟苏昌顺来谢家看望表姐。这个苏昌顺是城里有名的无赖,平日里不干正经事,常常跟着一群地痞在街上瞎混。

谢家一直都不喜欢苏氏的这个无赖表弟,除了苏氏,家里其他人都对他冷眼相待,没有好酒好菜招待。苏昌顺受了冷落,愤恨离去。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差不多过了半个月,谢兴贵又跟往常一样去乡里看管耕种,苏氏站在大门口送他。

兴贵一边走一边回头向苏氏挥手告别,正好撞到了经过他家门口的一个路人。

兴贵见那人灰头土脸的,鄙夷地看了他一眼,也没当回事,掸了掸身上的灰土,朝着门口的娘子挥了挥手就大踏步地离开了。

这被撞的男子名叫李三,他是个惯偷,十里八乡基本上都被他偷过了,可官府就是拿不住他,一直都是逍遥法外。

李三见谢兴贵撞了人连句抱歉都不说就离开了,心里很窝火,正想上前理论,看到谢兴贵背着个包袱出门,门口还站着个小娘子在送他,心里顿时有了个坏主意。

这天晚上,因为路途遥远,谢兴贵便留宿在佃户家。苏氏在房中等到天黑也没见谢兴贵回来,于是便熄了灯,上床就寝。

到了半夜,李三偷偷潜入苏氏卧房,将珠宝首饰洗劫一空,正准备开门逃走,不小心碰倒了花瓶。

苏氏听到响动,睁开眼看到一黑影在屋内转来转去,刚喊了一声“有贼”,就被李三一刀捅死了。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第二天清晨,谢老翁夫妇起来,见儿媳妇房门敞开着,婆婆好奇进屋一看,发现苏氏穿着睡衣躺在床上。

婆婆走上前去,摇了几下苏氏,这才发现胸口有一滩鲜血,吓得她赶忙把谢老翁叫了进去。

谢老翁进屋一看,媳妇人已经冰凉了,看她身上的伤口,明显是被人捅死的。

谢家老夫妻俩在房内看了一圈,发现梳妆台和柜子都被翻地乱七八糟,于是就断定有小偷来房中偷盗首饰珠宝,因为被媳妇发现,这才杀人灭口。

正在这时,谢兴贵刚好从田庄回来,看到妻子被人杀死了,顿时感觉天昏地暗,悲痛欲绝。

谢家人一口咬定说是小偷盗窃杀人,苏氏娘家也以为是这样,邻人听说了,赶忙帮着去衙门报案。

县衙派仵作验尸,确定苏氏死于刀伤,而且是一刀致命。

县衙派人追查杀人凶手,谢家也到处发贴,重金悬赏凶徒线索,可惜十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话说苏昌顺听说表姐苏氏被小偷杀死后,想起当日自己在谢家遭受的冷遇,觉得不能这么便宜地放过谢家,于是就跑去苏家挑拨。

昌顺告诉苏老爷说,自己当日去谢家探望表姐,表姐亲口跟他说公公时常趁表姐夫不在家时轻薄她,苏昌顺还说亲眼见到谢老翁对表姐毛手毛脚。

昌顺还说,表姐的死肯定另有蹊跷,定是那谢老贼趁表姐夫在外过夜,偷偷潜入表姐房间欲行不轨。表姐不从,于是谢老贼就狠下心将表姐捅死,最后还将屋内伪装成被偷的样子,将杀人罪嫁祸到“无中生有”的小偷身上。

苏老爷听了苏昌顺的话,竟然信以为真,于是赶忙让人写了一纸诉状,将谢老翁告到了刘太尹那里,状告谢老翁强逼儿媳不从,于是便杀人灭口。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刘太尹接状后,就派人将谢老翁捉到堂上问话。谢老翁听说苏家告他奸杀儿媳不成灭口,连声喊冤,声称自己是清白的,还说儿媳确实是被小偷杀死的,房中金银首饰被洗劫一空,这就是证据。

谢家婆媳和睦,父慈子孝,而且谢老翁平日待人和善,这些刘太尹早有所耳闻,他也不信谢老翁会做出如此为老不尊、泯灭人性的事,于是找来谢家邻里询问。

按照当时的律法,县衙是可以对证人审讯,甚至动刑的,邻里都不想惹上官司,到了堂上都说当日只是听谢家人说有贼人盗窃杀人,但是都不是亲眼所见,也没有听到任何响动,所以不能保证是否属实。

刘太尹又盘问谢老翁:“照你说的如果是有小偷入室偷窃,被你儿媳苏氏发现,只因怕苏氏的叫声吵醒其他人,于是杀人灭口?如果真是如此,深更半夜的,怎么你们家和邻里都没有听到任何响动呢?定是你自己趁儿子不在家,欲对苏氏图谋不轨,谁知苏氏刚烈,坚决不从,你这才将其一刀捅死,我看你还是快点招了吧,免得连累其他人。”

谢老翁听了刘太尹的话,真是百口莫辩,只能连连喊冤。

刘尹命人用枷锁将谢老翁锁了,关进大牢继续拷问。谢老翁年岁大了,受不了酷刑,只能画押认罪,然后继续收押等候判决。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数月后,适逢包拯到各府衙监牢查访。百姓知道包青天来到扬州,纷纷前来欢迎。谢兴贵听说后,带着老母亲拦轿喊冤。

包拯接状后,亲自前往扬州府衙大牢提审谢老翁。谢老翁的回答与之前的供词完全一致,坚持说是有小偷潜入谢家偷盗后杀死儿媳苏氏。

包拯看了案卷,又听了谢老翁的供词,觉得此案另有玄机,于是先将谢老翁继续收押,然后让衙役换了便装去谢家附近打探消息。

城里人都听说包大人要重审谢家的案子,这几天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换了便装的衙役就混在人群里听乡邻闲扯,知道谢兴贵与妻子苏氏恩爱有加,而且谢老翁为人忠厚老实,平日里乐善好施,于是就回来把这些都告诉了包拯。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话分两头,话说那小偷李三在谢家盗窃杀人后,拿着偷盗来的金银首饰,来到三四十里外隐姓埋名过日子,为人处事都相当低调。

数月后,李三听说苏氏娘家状告谢老翁奸杀儿媳,心想既然已经有人替他背锅了,于是便放下心来,贼心又起,回到城里,挑了一户江姓人家下手。

这户姓江的人家比谢家更有钱,乃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这天江家娶媳妇,亲朋好友都来喝喜酒,李三趁着人多混杂偷偷潜入新房,躲在床底下,想等夜黑后再出来偷东西。

谁知新房连着三晚亮灯,门外还有丫头守着,李三躲在床底下完全没有机会出来。

到了第四天,李三实在饿得受不了,天一黑就从床底爬了出来,想趁着众人去吃晚饭的空挡逃走,谁知刚跨出新房门,就被两个仆人看到后捉了起来。

江老爷看到新房中居然藏着一个贼,气得不行,命令众仆人对着那贼一通乱打,然后将其五花大绑了关在柴房,等着第二天早上押去县衙。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正在这时,李三开口说话了,他对江老爷说:“就算你说我是贼,但我并未偷你家一文钱,你却擅自动用私刑,就算到了官府,我也有理说。所以你还是识相点,赶快放了我,我们两不相欠。”

江老爷听了李三的话,有点顾虑,但又怕上当,到了第二天早上,没有把人押去刘太尹那里,而是直接将人送去交给了包拯。

包拯将李三带到堂上问话,李三强辩说:“小人根本不是去偷窃的,我本是一游医,是江家污蔑我入室盗窃。”

包拯问:“你既不是盗贼,怎么会躲在人家新房床底下?”

李三回答道:“大人有所不知,小人乃是南方来的游医,那江家新娶的媳妇患有隐疾,小姐出阁前,小人常被请去为她诊治。这次也是娘家人让我跟随而来, 又让我躲在新房床下,万一小姐犯病,就让小人见机行事。”

包拯听了暗自思忖道,照常理说,即使新妇真的患有恶疾,娘家也应该将常用的医生推荐给夫家,而不是让医生躲在新房床下见机行事,这也未免太离谱了吧?

包拯又盯着李三细细观察,左看右看都觉得他不像好人,于是决定追查到底。包拯让人先将李三押下去,待查明真相后再说。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第二天,包大人微服私访江家,问了江少爷和新媳妇有关患病之事。

新媳妇说自己确实患有小疾,而且在洞房花烛夜亲口告诉丈夫了,这件事只有娘家和丈夫知道,就连公公婆婆也不知道。

包大人听了后对李三的怀疑更大了,如果是娘家让他陪同新妇来的,那又何必要躲在新房床底下呢?这也太奇怪了吧!

思量再三,包拯觉得,肯定是李三潜进新房后躲在床底下,想等半夜小夫妻入睡后再出来偷盗,谁知新人三晚没有熄灯,李三没有机会出来只能一直躲着,而后又听到新妇说起患疾之事。

包拯觉得,当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李三和江家新媳妇当面对质,但是江家媳妇毕竟是大家闺秀,现在又是江家新过门的媳妇,让她抛头露面与犯人对质很是不妥。

于是,包拯心生一计,命人到城里的烟花柳巷找了一个美妓带到衙里,然后又找来精美华服和珠宝首饰,美妓穿戴一新,打扮得跟大户人家的媳妇一样。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接着,包拯让这打扮后的美妇站在堂上,千万不要发出声音。然后,他又命人将李三带到堂上,指着面前的美妇人对李三说,这就是江家新媳妇,你且认得她?

李三信以为真,对着面前的美妇质问道:“小姐娘家让我跟着小姐进江府治病,怎么反倒冤枉我偷盗?”

那美妇听了包大人的嘱咐,只是静静站着,就是不开口。

包大人哈哈笑道:“你这贼人还在这里撒谎,你既然说一直为此女治病,怎么会认错人呢?这是城中一烟花女子,根本不是江家新媳妇。依本府之见,你惯常潜入新房偷盗,数月前谢家遭贼媳妇被杀一案定是你做的,还不老实招来!”

接着,包拯立刻命人到李三家搜查,衙役在李三卧房的床底下发现有新土的痕迹,挖开一看果然一盒子的珠宝首饰。

衙役把珠宝首饰拿给谢家人辨认,谢兴贵认出其中有几件是亡妻苏氏的陪嫁。

证据确凿,李三再无法抵赖,只能将当日如何潜入谢家偷盗,又是如何杀死苏氏,以及三日前又是如何躲在江家新房床下伺机偷窃的事情都一一交代了。

最后,包拯判了李三斩刑,又判苏昌顺和苏家污蔑罪,判谢老翁无罪当庭释放。

奇案故事:媳妇被杀,公公被告扒灰判死罪,包拯引真凶自投罗网

李三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不仅盗人钱财,还杀死江氏灭口,逃脱后居然还不肯改过自新,又重操旧业,被捉后还百般抵赖,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自食恶果。

昌顺本是苏氏表亲,只因在谢家受了冷遇,便起了报复之心,陷害谢老翁奸杀儿媳,害得几十岁的老人家白白坐了几个月的冤枉牢。

幸亏有包大人明察秋毫,这才让真正的凶手伏法,受冤的人也能洗清冤屈,老百姓纷纷下跪欢呼“包青天”。

本故事素材来源于《百家公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