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国建:诗词里的七夕

 乡土大河南 2021-08-14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诗词里的七夕



作者 | 姜国建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也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始于汉代,两千多年来,无数的文人雅士给我们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词歌赋,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增添了不少凄美动人的色彩。
早在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描述的是,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见的愁苦和悲伤之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传每年唯有在这一天,牛郎织女才得以在鹊桥团聚,这样的良辰美景、感人故事,怎不让人感动?
古代过七夕节,不论朝野乡间,盛况空前。
唐代白居易有诗为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首《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玉环在七夕节的晚上对月盟誓。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描写的是宫中一个孤单宫女的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天的晚上,一个被孤冷与索寞缠绕的宫女正在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已深沉,可她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使她产生对爱情的向往,满怀的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
皇宫中的七夕有缠绵悱恻的海誓山盟,也有孤独寂寞的失意失宠,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普通百姓的七夕又是什么样呢?
在民间,天上的织女是美丽聪慧、心灵手巧的化身,妇女们在七夕之夜,纷纷向心中的偶像乞求智慧、巧意。因此,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
诗人林杰在《乞巧》中写到:“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意思就是,七夕之夜,人们情不自禁的抬头仰望浩渺的星空,盼望着牛郎织女渡河相会,家家户户的少女都在一边赏月一边“乞巧”,或在窗边、或在庭院、或在市井、或在山野,她们都在乞求什么呢?《乞巧歌》中说:“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数不尽的心愿,乞不完的期盼,都在那万千条的丝线上。
李清照有首词《行香子·七夕》:“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写出了自己夫妻分离,孤枕难眠的凄凉景象。天上的牛郎织女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犹两地分离。浓浓的离情别绪,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凄婉动人。

由此可见古人对七夕节的重视。

我最喜欢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优美多姿的云彩,变幻出各种巧妙的图案,闪亮的流星飞驰长空,仿佛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他们今天终于得以相会,一对久别重逢的情侣就在这秋夜之中,就在这银河之畔,相遇了!良宵一刻值千金,情谊缠绵梦中人。这美好的一刻,比得上人间千万边的相会,这情谊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是多么的美妙。但相逢总是短暂的,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面对此情此景,多少人愤怒的指责王母,但诗人笔尖一转道,真正的爱情经得起彼此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真心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满腔的离别愁绪在此刻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那对于真爱的赞叹。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都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鲜花钻戒,而是夫妻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彼此相爱,坚守初心,不被物欲横流左右,不为“路边的野花”所动;至真至爱的情感,是不会因为时间、距离、磨难和考验而消退的。这正是我们的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忠贞、执着、信守承诺的解读,也是对婚姻最美好的祝福。
诗词里的七夕,让我深深沉醉。“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窗外金钩斜卧,微风轻柔拂动,淡淡的秋意蕴在其中,思念缠绕着浪漫,浸濡馨香了这个美丽的夜晚......
(完) 

作者简介

姜国建 ,社旗县陌陂镇贾楼村人,现居家生活在成都,一边工作一边休闲,偶有文字见诸报端。                                                   ▲ 中间为作者本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