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TANG-DE-PING 2020-08-28

一年一度的七夕翩然而过

但热度不减

爱情的气氛

除了沉浸在各种鲜花礼物

以及精心约会的仪式感之外

也藏在从古至今的众多诗词当中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今天

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一下

中国诗词的魅力

藏在精美诗句中的

关于七夕的小情绪

城 市

文化范

古诗词中的“七夕”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如今提及七夕

不少人赋予其新的色彩——

中国情人节

悠悠岁月寄予其中的传统意蕴

却常常被遗忘

在古代

七夕节只是乞巧节

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用来祈求自己心灵手巧的节日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起初

七夕是一个有关星星的故事

《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是现存文献中

关于牵牛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记载

大意是

那天上的银河

闪耀着光芒

织女星一天要移动七次

纵然如此忙碌

也织不成一匹布

而那明亮的牵牛星

也不能拉车载箱

此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天上两颗

被人格化了的星辰

可见牛郎织女的传说

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星的敬畏和崇拜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写就于东汉末年的诗

极为出名

它完整讲述了

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故事

为天上牵牛、织女二星

赋予了人的情感

含情脉脉

呼之欲出

至此

七夕中的爱情意味逐渐明朗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南北朝时期

七夕诗歌的创作逐渐升温

审美意蕴也因此走向多元化

这一时期的七夕诗主流

仍以牛郎织女的爱情为主

感叹一年一会的相聚苦短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

写过《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

此诗很长

但其中几句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沈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在清幽静谧的感情氛围中

抒发了分离、相聚

又别离的怅恨和徘徊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而南朝的另一位文学家颜延之的

《为织女赠牵牛诗》

则在对牛郎织女的吟叹中

隐含着一丝年华易逝、欢乐似梦的感伤

“非怨杆轴劳,但念芳菲歇”

城 市

文化范

诗中的七夕盛况

唐朝

中国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

百姓安居乐业

朝野上下颂声并作

七夕也越发变得异彩纷呈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古代七夕节街上的景象

有关七夕的诗词

也不再只拘泥于情爱

更有描绘七夕节日的盛况

和百姓过节的欢乐

《七夕词》

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

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

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

河汉三更看斗牛。

诗人崔颢就在这首诗中

展现出当时都城长安的七夕之夜

家家乞巧

户户穿针

朝野上下共庆七夕的繁盛节日景象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杜甫的《牵牛织女》

更是唐代七夕诗中的名篇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诗人杜甫先是放眼夜空

从七夕观星引出牵牛织女会天河的故事

又把眼光从天上转向人间

用一种旁观者的口吻

将人间七夕的种种人情物态一一道来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为祭星而兴奋不已

手忙脚乱的儿童

生怕乞巧不成而忧心忡忡的少女

献给双星的瓜果

在瓜果中结网的蜘蛛

随处可见的晾晒的衣裳……

诗人娓娓道来

仿佛一幅盛唐乞巧风俗图在缓缓展开

城 市

文化范

唐诗宋词中的人与情

虽然迢迢银河

情感的海洋

点点繁星

是爱的诗章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爱情

离别

依然是诗词中不变的主题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著名的描写七夕的诗词

出自杜牧之手

专家解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

用一个“冷”字暗示寒秋气氛

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

以天街如水

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

抒发心中悲苦

层层布景

犹如一幅着色人物画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唐代诗人杜牧本身也是

一枚有故事的“男同学”

《张好好诗》是他所写的情诗

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书法墨宝

这首诗是杜牧与张好好分离多年之后

重睹红颜

人是物非

感怀旧情而写的诗歌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而唐代才子杜牧与沈府歌妓张好好

的爱情故事

也在历史上传为一段佳话

如果说到爱情的佳话

白居易的《长恨歌》

可以说是歌吟七夕情爱的经典

七月初七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中的“比翼鸟”“连理枝”

成为人们耳熟能详

经久不衰的爱情名言

本是杨家娇女

天生丽质

巧逢君王慧眼

一朝承恩

身临玉树瑶台

有月貌花容

“长使君王带笑看”

移步百媚千姿

如芙蓉含露

“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并不是发生在七夕

但七夕节是一个高潮

两人许下了终身厮守的誓言

托白居易的福

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果说唐诗还有些豪纵

宋词则更加温婉

宋代著名诗人秦观的一首词

表达出与以往离愁别绪不同的感触

这是一种理想的圣洁而又永恒的爱情

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

即使天各一方

也能彼此真诚相爱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而类似的豁达

也在苏轼的诗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鹊桥仙·七夕》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

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

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

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

风雨散、飘然何处?

“相逢一醉是前缘”

今天可以相逢便已是前缘注定

“风雨散,飘然何处?”

分别后分散

谁又知道今后各自会去往何方?

颇有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迈

也似乎与当下的爱情观

有一些相似之处

痴男怨女不必有

相逢即是缘

珍惜当下

不畏离别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千百年来

我们反复重温

历史传来的悠远回音

每年的七夕

同一轮明月下

依旧延续着同样的故事

那些苦苦相守的真情

爱而不得的遗憾

肝肠寸断的离别

飘然何处的感慨

才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本期嘉宾

诗词中的七夕,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知名人文艺术博主

诗词达人 苏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