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希望上大学时,就有人告诉我这些

 Karl 2021-08-14
最近报名了一场互联网前辈举办的线下大会,在小群里认识了几位低调但很有能力的朋友。

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不论我提什么问题,他们都能很系统的解答,不说引经据典,但随便举几个案例,讲几个专业词汇,张口就来。 

好奇之下我忍不住问他们,这得要多少的积累?

其中一位做内容策划的朋友告诉我,他3年时间累积输出超过500万字。

从芯片写到金融,从教育写到职场,什么东西都写过一点,写得多了自然都能讲得出来。

反观自己,听他们讲的每一句话都明白,好像所有的道理都懂,但来来回回自己能说的,就只是重复他们说过的内容。

当时那种对知识朦胧又迷茫的感觉,让我刹那间脑海里想起了两句话: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不知。”

“未有不行而知者,不行而求知,终究不会知。

前一句是王阳明说的,后一句是梁启超补充的,两句话在那一瞬间,刺到了我成长中的痛处。

1/ 漫长的学校教育里,让人习惯了把知道和做到分开

想必大家都有这种经历,每学期的语文课本里,总有一些必背的课文,老师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把这些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总是会下各种功夫。

当有同学很快就背下课文时,同学羡慕、老师表扬,自己也因为背诵过关了雄赳赳气昂昂,心里得意的不行。

有时候课堂上老师还会突然抽查,问某某名言,出自哪篇文章,谁说的等,这时候有人能答出来那绝对是出风头。

于是漫长的学校读书生涯中,总是在追求一种知识的储备量,谁知道得多,谁就厉害。

可是进入社会后慢慢发现,知道这么多知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茫然四顾又听说,这很正常,大家都是这样,不必大惊小怪。

但是梁启超对学校教育的比喻,撕开了这些假象:从来不是知识没用,只是学的人不曾真正知道这些知识。

梁启超形容学校为“智识贩卖所”。

这里需解释一下,用“智”字并非是勘误,与“知识”相比,“智识”包含了智慧在内,含义更丰富。

在这所贩卖智识的公司里,教师是掌柜,学生是主顾。优秀的学生,以“吃书”为职业。

 “吃上几年,肚子里的书装得像蛊胀一般,便算毕业。”

毕业后想学以致用,却发现所学与社会现实相差不知几万里,便只能安慰自己,学过这么多年的知识,总不算白费。

岂不知,没有做到对知识的应用和践行,那的确和白费差不多。

因为知道和做到,本就是一件事的两面,缺少任一一面都是不完整的。

不完整的知识就像缺了轮胎的车,没办法载人,更没有办法前行,有何用?

3/ 真正知道的人,不会不行动

当丈夫的喜欢抽烟,做妻子的三番五次劝导,丈夫说“知道了知道了,吸烟对身体不好”。

但转头就继续抽,任谁,都不会觉得丈夫是真的知道。

再比如说,许多人叫嚣着要减肥,知道肥胖对身体不好,可是既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说出去也不会有人认为他们是真的知道要减肥。

人总是看别人很清晰,旁观者清,一旦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

最常见的就是:道理我都懂,只是做不到而已。

但其实做不到,就是不懂。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此打了个比方: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真觉得饿的人,不可能不去吃饭,不吃就说明还没饿。

有一位喜欢写文章的朋友,虽一直在坚持写,但一个月能写两篇就顶天了。

前段时间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周就能出两篇,问她发生什么事了,她说自己写的文章开始中稿了,能拿到稿费了。

听说之后我赶紧恭喜她,顺便拿她作为案例,去鼓励一直想投稿赚钱的表妹说,一定要坚持写,最后真的能赚到稿费。

表妹只回消息说知道了,等了一周,点开她的公众号,并没有一篇更新。

与其说她知道投稿可以赚到钱,不如说她听说投稿能赚钱,至于自己能不能赚到,她其实并不知道。

真正知道投稿能赚钱的人,是像前面那位朋友一样,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写稿改稿。

所以正如王阳明所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不知。”

4/ 没有不行动就可以获得的知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时候:

听到别人说一句话,觉得特别精辟,然后让自己来讲,又复述不出来,只能照着念一遍;

看到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对作者的观点和解读赞叹不已,觉得曾经在哪里也听说过,就是想不起来;

人生的道理好像都懂,但又总觉得模模糊糊,纠结万分。

不要怀疑,你以为自己懂很多知识,其实并没有。

因为从来没有不行动就可以获得的知识,换个角度说,不行动就获得的知识,其实是假货。

我曾经特别想学习活动运营的相关知识,想学习做用户运营、用户增长,花了几千块钱买运营的网课,运营的书,每天都看。

兜兜转转小半年,运营能力的进步微乎其微。

反而是后来从实际工作出发,去对话用户,解决现实问题,优化产品体验,提升业务数据,我的运营知识不知不觉就增加了。

模型名称、数据指标、运营工具,根本不用背,自然而然就能明白。

求职的时候,常常看见一个岗位描述里,要求一定得有某某行业的从业经验,为什么?

因为在这个行业工作过,那么基础的行业知识就有了保证,这比干巴巴地说自己会什么、懂什么有说服力多了。

所以说,真正的知识从来不可能没做过就掌握,那些不行动就以为自己获得的知识,用梁启超的话来说,那习得的,都是假货。

谁都知道假货便宜,获得也容易。反过来,真知不落实在行动上就以为掌握了,把知道看得如此简单,难道都没有怀疑过这是非正品吗?

5/ 知道和做到,不分先后

认为【知道在前,做到在后】的人,十分在意知识的储备量,总会坚持认为要先弄明白透彻,然后才可以行动。

《答王天宇第二书》中有人就对此提出疑问:将行未行前,总要先把知识弄明白,这样才不会行错。

比如说要去首都,那总得知道首都在哪儿、有什么交通、花多长时间,否则岂不是会走错路?

文成公的回答是:只要你决意前往首都,所知不全一点都没关系,因为在你出行的时候,行动总会逼着你去补充相关的知识,知识自然而然就有了

相反,如果总是认为知识储备不全,而不去行动,盼着把知识学得足够多再行,那估计永远都没有【行】了,因为知识无穷无尽。

还记得以前学校考立定跳远的时候,有人起跳前会准备很久,预备姿势数上几个一二三就是不动,身边的人看着就着急。问他怎么不跳?就说还没准备好。

要活动手腕脚腕,要深呼吸,要扭扭脖子,问他准备好了吗?身体准备好了,心理还没有。

万事都要准备得周全才行动,可怎么叫周全?百分百没有风险的事是不存在的,可以把知识穷尽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非得把知和行分个先后的结果就是,永远都停留在知,到不了行。

王阳明说: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之所以把这“一个工夫”用两个字来说,只是为了在表达的时候更准确,并非是因为它们有先后,更不能因为分开表述,而把它们看作独立的两件事。

就好比种树,从打算种树到树苗种下去,中间虽然可以细分为好几个流程,但那只是为了表述精准,而种树这件事定是要从念头到完成,才算是圆满。

固执于分先后,除了在理论上辨析得更清楚,于行动并无实际意义。拘泥于此反而会落入了“知而不行只是不知”的圈套。

6/ 最后

还记得大学毕业找工作的那段时间,我特别固执于要找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

我大学学的体育管理,所以工作内容一定要和体育有关,好像这样才能证明大学四年没有白费。

但是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我,工作和专业压根没关系。

那时候我很茫然,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工作和专业知识没有任何关系,那为什么还要读大学,这四年的读书生涯意义究竟何在。

只是敲门砖吗?

直到读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才终于明白,工作和专业知识没关系的说法,本就是反应了教育的畸形。

难过的是,当所有人都认为这很正常的时候,就很难再有人去刨根问底,去弄明白究竟是为什么。

两个月后,又将有一批新生步入大学,谨以此文,祝愿他们能在未来四年里,获得能见诸实践的真知。

图片

作者:siyi,每个月在星球内挑选出12篇优质文章,并且给予稿费作为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