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报江苏工作室【诗之评】蓝影紫嫣篇(84)

 中诗报 2021-08-14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作者简介】蓝影紫嫣,原名 李学文,笔名夜半春雨,微信名蓝影紫嫣,南京市江宁区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生于六朝古都南京湖熟镇。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从事医疗卫生行业达10年之久。28岁开始写作,迄今已在《星星诗刊》《中外文艺》《江南时报》《散文诗世界》《芙蓉溪》《江苏工人报》《雨花文艺》《燕京诗刊》《东方文化周刊》《江宁新闻》《扬子晚报》《人民文艺家》 《金陵晚报》《淮安文艺》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等。在中国太湖风“鼋渚春涛”诗歌征文大赛中获新锐奖。

写诗的夜晚

文/ 蓝影紫嫣

暮霭四合 飞鸟掠过

古朴静寂的小镇里

行人以舟代步 

桨声灯影中

闻着稻花香酒

隐约可听见远处的渔歌

所谓的美好在哪里

无法取代忐忑的心情

看不到希冀的存在

悲喜也将化为虚无

一个想写诗的夜晚

却找不到灵感与意境

1.透彻的心66(南京):蓝影紫嫣老师《写诗的夜晚》共五小节。前二节,把我们带入了"古朴静寂的小镇里″,从诗面上看,那是"闻着稻花香酒/隐约可听见远处的渔歌″之鱼米水乡江南。这种刻意经营内心质感组合,渲染了质朴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凝集!

        余音袅袅,"所谓的美好在哪里/无法取代忐忑的心情″,此时诗人的笔调与读者产生共鸣氛围。心灵的活动,是强大的灵感,这不"看不到希冀的存在/悲喜也将化为虚无"。灵魂的触动,那是一种深层次意义的境界。

       "一个想写诗的夜晚/却找不到灵感与意境″,诗人在诗结尾,给我们晃个错觉,更添这部作品"灵感与意境"所在。从这首作品中,我领略了诗人,对事物想象空间和诗歌语言构造高水平功底,同时也启示了我们对这部作品想象的空间。

2.王才干:诗是现实的阵阵渔歌,也是追逐的熠熠星光。生活的万般意象里,往往独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诗眼。

3.张庆: 写诗需要灵感,尤其在寂静的夜晚。于是小镇飞鸟掠过,舟楫摇晃;于是渔歌从远处传来;而所有的想象却随着悲喜交加化为虚无。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暗喻手法,虚无即为希冀,忐忑中发现一份美好。通过简约的诗句,展现生活风情。

4.刘文娟:诗人用写诗的夜晚来命题,首先给人布下一张网,让人跟着她一起想象夜晚,且是寂静的,否则有那来诗情!诗人让夜在鸟,飘着酒香的小镇,还有远处的渔歌中领悟。来烘托夜的宁静致远,可诗可梦,给人空灵的境界,可忘了一切烦燥,沉淀于处处连着诱惑的夜!结尾给人没来得及看清,又转眼朦胧的意境!平静中添了高度!

5.一帆风顺(苏德祥):阅读欣赏蓝影紫嫣老师的诗文,给人一种宁静详和的感觉。诗人从寂静的夜晚,听远处的渔歌看近处的桨声灯影,俨然一个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呈现读者的视野。紧接着作者笔出心裁语出惊人:看不到希冀的存在,悲喜也将化为虚无。由此烘托主题,让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最后作者用一个想写诗的夜晚,却找不到灵感与意境。让通篇诗文跌宕起伏,回味无穷……好诗,值得品读推荐!

6.唐诀心:读蓝影紫嫣老师的诗作,细品很有滋味。一个小镇上简朴宁静的夜晚,被诗人寥寥数笔,勾勒成一幅明暗互显动静相宜的水墨画。在这样的夜晚,如果你侧耳细听,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似乎已变成一支慢节奏的轻音乐,那种祥和雅致的夜景触动你心底的情愫,生活的情调悠然而来,令人神往。小镇上暮色暗合,飞鸟投林,行人以舟代步,荡舟于于幽静的河面,那种闲情逸致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我猜想那一定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特有的景致。读到此处,如果你愿意,读者和作者一起闻着稻花香酒,听着隐约可见的远处的渔歌,静密中耳畔仿佛飘过一丝宁静柔和的天籁。当我们陶醉于诗人构筑的美好意境时,她的笔触轻轻一转而使人突然警醒,请读诗句:所谓的美好在哪里/无法取代忐忑的心情/看不到希冀的存在/悲喜也将化为虚无,读这些诗句才能读出一首诗的骨架与灵魂。是的,诗人是敏感的更是清醒的,我们一味贪图闲情逸致而忘记人生的追求。原来诗人要带你进入的世界,不只是生活的宁静,闲逸,美好,而是触摸她内心对诗意的执着的追求与苦苦的思索。如此甚好,在这样一个想写诗的夜晚,诗人在低吟浅唱中写出的小诗,是真实的也是亲切的,让读者感受到,只要你不放下手中的笔,即使平淡的生活也有美好的色彩,只要你细心的观察与敏锐的思考,一首简短的小诗也足以让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在刹那间获得永远的诗意和灵魂的风景。诗人还很年轻,我祝愿她的未来一定是诗意而美好的。

7.江南竹子:  诗意萌发一瞬间,美好尽在想象外。暮合的一刻,宁静的小镇,归鸟,行人,桨声,灯影,美酒,渔歌声一一这美好的自然景致,这浓郁的古镇氛围,这个想写诗的夜晚,本身就是一幅画,本来就是一首诗,只是人在画中坐,意在诗中淌,不知怎样才能去完整的表达出来。

中国诗歌报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平台投稿:1、投稿作品均须通过编辑审定后,方可在平台刊发。2、作品15天内没有采用的,说明作品文本不适宜刊发,请投往他处。3、优秀作品刊登在中国诗歌报纸刊。4、投稿统一邮箱为zgsgb2@126.com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平台

中国诗歌报属下天安门文学平台

中国诗歌报下属中诗报朗诵中心平台

中国诗歌报下属中诗报诗词创研中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