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关于普洱茶的谣言,你信过吗?

 龙承号 2021-08-14

谣言1



生茶存久了会变成熟茶

生茶几年能转成熟茶?
为什么生茶存久了汤色会变得跟熟茶一样?
生转熟这一概念在坊间流传已久,滥觞甚至直追普洱茶刚刚兴起时的几位台湾茶人。相信有不少茶友在刚入门的时候还听过这些说法;

图片


真相:生茶怎么存都不会变成熟茶,生茶存久了,只会变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而制成,老生茶和熟茶他们只是在性质上有了一些重合点:不苦涩,汤色红浓。但时间并不能替代工艺,就好像大米放旧了只会变成陈米,而永远不会变成大米饭。

谣言2



台地与古树的价格差别在品质上

同时期班章台地茶的价格可能高于其他一些茶区大树茶的价格。这里面一个是茶箐本身的品质问题,另一个就是产量的问题。古树茶之所以价格高,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产量比较少。
 
物以稀为贵,很多人争这有限的原料,价格不高才怪,真正从品质上来讲,则需要进行科学的检验与分析才能确定。

真相:管他老树大树还是台地,喜欢就好。懂得普洱茶,才是重要的。

谣言3



乔木茶比灌木茶品质好

 
这也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
但是,茶叶品质的最终形成还取决于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工艺和做工的问题,品质上相近的茶叶,因工艺的不同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别;
 
再一个就是不同茶区茶叶的香气和内质也是不同的,对比时也只能选择同一区域内,同一时间段的茶来比较,绝对不能拿勐海的台地春茶与普洱的大树秋茶相比,那是毫无意义的。
真相:对比也要有一个原则,只能选择同时期不同茶区的茶叶进行相似性和差别性的定向分析,或者将同一茶区不同时间的茶叶进行纵向的比较,笼统意义上的对比毫无意义。

谣言4



普洱茶分干仓和湿仓

 
普洱茶的存放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陈化。
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只有干仓没有湿仓,湿仓是一种人工催熟的过程,违背自然陈放规律,是不被提倡的做法。而干净、通风的存放环境是普洱茶得以很好地转化的前提条件。

真相:宁选干仓便宜茶,不买锁喉湿仓货。

谣言5



野生茶优于野放茶

所有的概念都是为区分出品质与价格的高低而设定的,这也就决定了茶商为了推销某一款茶而进行的善意误导。
由于野生茶的数量实在有限,于是后来又发明了一种做法,把人工栽培的茶园进行野放。一般说来,野放茶比直接的栽培茶园具备更优品质的客观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真相:野生也好,野放也罢,还是那句话,概念的东西不重要,好茶是要用来喝的,适合才是好的。

谣言6



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值钱

投资股票不如投资普洱茶,普洱茶是惟一没有保质期的茶叶,越陈越值钱。

真相:普洱茶因其自身的特珠属性,在一定年限内可以做到越陈越香,但普洱茶不过是一种饮品,不是可以用来(或者不太适合)当成一种赚钱的工具来炒作。有人能通过收藏普洱小赚一笔,但这不代表普遍的普洱茶就可以当股票来买。

谣言7



普洱茶暴涨的原因是因为炒作

普洱茶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身价一路看涨,其背后不乏茶商与茶农的共同推波助澜。但是那些品质优良的普洱茶长期以来一直在低位徘徊,如今已经开始回归到他的真正的价值。

真相:如同怀才不遇一样,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由价值决定,而是取决于供求关系。以往喝普洱茶的人少,市场供大于求,贱卖自然也属正常。如今普洱茶火了,少量稀缺的茶品卖个好价钱也在情理之中,炒作不能成为身价暴涨的唯一原因。

谣言8



普洱茶年份越老保健功效越大

存放越久的普洱茶具有越好的品质,各种的老茶是保健养生的首选。
真相:有关专家认为,超过40年的老茶,有效成分已经消失殆尽,而现在市场上老茶满天飞,30年、40年、70年、80年的老茶比比皆是。而有些老茶的作假方法,你一辈子都想不到...

图片


柴米油盐酱醋茶,普洱茶只是生活中一盏普通的饮品,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保健品,也不像外界吹的那么高不可攀,如果你能再靠近一点,那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