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怀想

 郭丽萍 2021-08-14

转眼间,又到了七夕。

今年的七夕于我来讲,似乎与往年是不同的。

由于工作的原因,往年的七夕,我都是在组织大龄青年线上或者线下的相亲活动中度过,几年下来,也是牵线成功好几对,颇有成就感;今年。由于工作变动,没有再组织任何形式的相亲活动,而是值班。

值班的时候,偶尔看看手机,发觉国人的传统真是变了:往常都是洋节刷屏,今年的七夕节除了商家的温馨浪漫的促销活动刷屏外,霸屏的是更多的各种浪漫七夕“晒”:鲜花,美酒,旅行,运动,更多的是为爱人做一顿饭,买一幅球拍等充满了烟火气的过节方式。看的我既感慨又感动。

七夕节日,据说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关于七夕节,流传最多的就是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天上的仙女七姐爱上了凡间的牛郎,结为连理,后被处罚,规定只有每年的七月初七织女才能在天上的银河与牛郎和两个孩子相见。这一天,喜鹊们都会飞到银河为他们搭桥相会。地上的凡人也都会在这一天为牛郎和织女一家祈福,为喜鹊祈福。我想,“鹊桥”就是这么来的吧!七夕节另外也还有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到了唐朝,女子们会在七夕这天夜晚到庭院捕捉蜘蛛,第二天会根据蜘蛛织丝的多少,来断定是否得到智巧。后来,女子们又常常在七月初七这一天进行女红比赛,所以,七夕也就成了“女儿节”。当然,也有“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古代,乞巧节活动的主要以单身女性向织女星求智巧为主,所以又叫“乞巧节”。

七夕节的习俗根据南北方传说和生活习惯不同,有拜织女、兰夜斗巧、七姐诞、种生求子、妇女洗发、接露水、求姻缘、游七姐水、储七夕水、为牛庆生、拜牛郎、拜床母、七夕观星、结红头绳、结扎巧姑等。现在的七夕节已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以及爱情的向往。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今天的鲜花店顾客盈门;家里的洗衣做饭被男人们承包大半。不管何种形式,都是爱的表达。但是,我更喜欢斑竹兄弟的感慨:捂住钱包管住嘴,七夕是古人的劳动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耕田来我织布,向劳动模范致敬。这才是我们平凡烟火人家的情人节啊!也更符合家庭和睦的标准吧!毕竟,过日子除了鲜花的浪漫,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的互相扶持吧!虽然我今天值班,但是早晨的小米粥、红瓜子摊鸡蛋算是节日礼物吧!

感慨了这么多,大街上传来爱情歌曲的旋律,也有年轻人欢乐的嬉戏声音传来,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街道,忍不住道一声:天下女子,巧而幸福!天下有情人,节日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