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96条

 游明道 2021-08-15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96条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

        一、“伤寒五六日,中风”。

        这里还是我一贯的观点,伤寒是寒气(邪),伤寒五六日,邪入少阳之里;中风为细菌,病毒,直接入少阳之里。本句的意思,是伤寒五到六天,或者太阳中风,都可能出现外邪传入少阳的情况。伤寒是寒邪,寒性迟缓,首先是犯表,伤寒一般是必有表证,然后五六天后传到少阳。中风为病毒,可以直接侵入少阳之里。

        二“往来寒热”。

        邪入少阳之里,少阳包括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邪入三焦焦膜,正气与邪斗争,争则发热,这就是往来寒热的“热”。若正气不胜而衰,则暂时热退。这时邪在少阳之里,太阳表虚,里之正气又衰,不能顾表,所谓腠理洞开也,则人就会恶风寒。这就是往来寒热之“寒”。正气胜则热,正气衰则寒也,这就是所谓的“往来寒热”。这时的人的恶风寒,不好说是表证,只能说是外证。

        少阳病的往来寒热,热时,不论是自觉感受,还是别人测量,都是热,体温都是偏高的。这时病人是恶热的,不想盖被子。因为正邪在三焦焦膜斗争发热,热形明显,这时发热恶热,与阳明病有些相同。

        少阳病的往来寒热,寒时,自觉感觉是寒,但是因邪在里,虽已正气衰弱,但体温仍有一点略高。感觉到寒是因为太阳一层失去卫外的功能,腠理皮毛洞开,没有太阳卫气的保护,人必然恶风寒。这是其实有点恶风寒加畏寒了,所以喜欢盖被加衣。这是发热恶寒,与太阳中风有些相同。

        少阳病的往来寒热,不是定时的,这与疟疾不同。一天寒热几次,由个人的体质决定。正气恢复与邪斗争则热,正气衰弱与邪相持则寒,这就是少阳病的往来寒热。

要注意,三阳病不论发热或者恶风恶寒,体温都是偏高一点的。

        居然有伤寒大家说往来寒热,热是在阳明,寒是在太阴,那少阳病何在?实在是太可笑了,无言以对。

        三、“胸胁苦满”。

        1、少阳经病。少阳经循行于胸胁,邪入经,则邪阻经脉,不通则痛,即胸胁部位满闷不舒服。胸胁包括胸腔两侧,这里是肝胆经巡行的部位。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症状之一是肝胆经郁结不通的毛病,所以在这个肝胆经巡行部位上,会出现满闷不舒服。即感觉里面好像有东西撑胀一样难受。其实,这个症状不仅在胸胁部位,包括头部两侧,脖子两侧,肩膀,腹部两侧,腹股沟和腿两侧,都属于肝胆经巡行部位,这些地方出现疼痛瘙痒麻木等等症状,都可以考虑小柴胡汤证。

        2、少阳腑病。三焦之根发于肾系,由肾系生胁下之两大板油,中生腹肉之网油,连小肠、大肠、膀胱,又上生肝膈,连胆系,由肝膈生胸前之膜膈,循肋腔内为一层白膜。上至肺系,连于心,为心包络,又上而为咽喉,此三焦之腑在内者也《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由此可见,若邪入三焦焦膜,正邪相争而热,热坏人体的总体三焦焦膜的某个区域,就会导致本条的“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这些或然证的产生。

        足少阳胆腑之病另说。

        四、嘿嘿不欲饮食。

        本句主要与手少阳三焦经有关。张锡驹:“嘿嘿者,默然无言。心主之神机不能外出,而阳明之胃络不和,故默默不欲饮食也。” ( 《伤寒论直解》) 卷三)。张锡驹为什么这么说?《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手少阳三焦经布于膻中,一旦邪气入于膻中,则胃之大络虚里亦受邪,气机不畅。(《灵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膻中是宗气的汇集处,邪入三焦损及膻中,中气阻塞,病人就会短气呻吟,嘿嘿(HEIhei)就是呻吟的声音,象声词。但是若不是急性发作,或者是内伤引起的少阳病,也是会出现默默不言的证券。因此,关于嘿嘿还是默默,就不用争了,都有可能。

宗气(中气)的主要组成为胃气和肺气。外邪通入三焦经到达膻中上,膻中受邪导致胃气不能通过虚里这条胃之大络,同时虚里也会受邪,导致胃气不畅,故不欲饮食。

        五、“心烦,喜呕“。

        手少阳三焦经布膻中,散络心包,若邪同时入于膻中和心包,火邪于心包则烦,火郁于膻中,胃之大络虚里不畅则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六、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里均为或然证,原因为邪入三焦焦膜。正邪争而火郁伤及焦膜。

        或胸中烦而不呕,邪气偏上于,心位高于膻中,邪伤心包不伤膻中,则仅心烦而不呕;或渴,邪入三焦焦膜,焦膜火郁,水津不得上,而渴;或腹中痛,邪入腹部之焦焦膜,火郁伤之,则腹中痛;或心下悸,邪入胸部焦膜,水气不畅,上冲胸部而心下悸;小便不利,邪入中下焦焦膜,伤及脾肾的气化,则小便无源而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为“少阳”病不甚重,邪气轻,三焦之阻塞不甚,津液尚能通畅,而且不会作寒作热,仅有身热也;或咳者,邪伤于上焦,损及肺部焦膜,水饮停于上而逆于肺也。

        小柴胡汤另外细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