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梦令》:李清照最美好的少女时光

 六月的自留地 2021-08-15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看李清照这首《如梦令》,不期然的想到《重生之温婉》中,温婉同几个闺蜜一块在景秀园林赏荷的情景。

那是九月份,一个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温婉与七个闺蜜一块到景秀园林中。那时,荷花已经凋谢,满湖的荷叶,铺在水面上,上面还托着晶莹透亮的水珠,在绿色的叶片上滚来滚去,代替荷花的是满池的莲蓬,一根根带刺的荷梗顶端是一个个饱满的硕大的莲蓬,一片丰收的景象。

八个女孩子,三三两两的上了小船,摇摇晃晃的进入湖中,没有坐过船的女孩子吓的大叫,赶紧蹲下去,一会又好奇,船娘怎么能把船摇起来,怎么能这么稳,跃跃欲试的想要试试。

于是八个女孩子,有的试着自己摇船,有的坐在船上,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和姐妹的快乐时光。一个女孩坐在船上,愉快的弹起了琴,欢快的琴声洒满湖面,两三个女孩使劲的掰着莲蓬,剥出莲子扔进口中,清香的味道溢满口中,也有那取巧的拿着镰刀割着莲蓬,也有小姑娘突然恶作剧起来,嬉起了水。

四个小船,八个少女,弹琴的,划船的,割莲蓬的,静静的享受这秋日阳光的,嬉水的,一时间,大片的荷湖中,热闹起来,响起了女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我想,也是那么一天,李清照也象温婉一样,和闺蜜们驾着小船在湖中赏荷,享受着美好的少女时光。

多年以后,温婉再和几个姐妹相聚,仍非常怀念她们赏荷的那一天,那是她们青春少女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也是少女时代最好的回忆。当时,几个女孩为了赏荷,景秀园林关闭一天,因为她们是贵族少女,不能抛头露面。

就象《红楼梦》中王熙凤张罗着去庙里看戏,贾家上至老太太,下至姑娘们,都是提早的做好准备,庙里也提前把人都赶出去,只为了有夫人、姑娘们来了。

古代大家闺秀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在闺阁中读书识字,学做女红,生活单纯而枯燥,既缺少同龄女孩的陪伴,也没有出门游玩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清照能够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可想李清照的父母是开明的,能允许她一个女孩子出去游玩,还能沉醉不知归路。

我想,那一天对于李清照来说,也会像温婉的几个姐妹一样,是少女时代最自由,最美好的时光,在后来的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这一天成为她心灵的寄托,支撑着她,在艰难的岁月里踽踽前行。

我们或许理解不了,那一天的游玩对于李清照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喜欢荷花,既可以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随时去赏荷,还可以乘车到著名的白洋淀,那里有大片的,品种繁多的荷花,更有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驾着小舟在芦苇荡中穿梭,亦是悠闲的快乐时光。

而李清照,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没有这样的自由,一辈子能有这么一天,或许就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她尽情的游玩,或许有也几个姐妹一块,疯了似的在那一片荷花湖里赏花、作诗、嗅着荷花的清香,享受着这似偷来的悠闲时光。

她们一干小姐妹们真的是玩疯了,玩的忘了时间,一面玩,一面或许喝着荷花酿的酒,使她们沉醉的也许是荷花酒,也许是这美丽的风景,更或者是这片刻的自由时光。

沉醉在美好的时光里的姐妹们,等她们反应过来,已是太阳落山,天已经黑了,不知不觉,已经这么晚了,女孩子们拼命的划船,却已经记不得来时的路,误入了藕花深处。

或许是为了早点回家,或许是为了比赛划舟,反正是争渡争渡,李清照和姐妹们误入了藕花深入,有了“惊起一滩鸥鹭”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

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几百年后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在那个八月十五,中秋夜晚,黛玉和湘云赏月联诗,黛玉看到湖里一个影子吓了一跳,大胆的湘云捡起一块小石头砸了过去,惊飞了一只白鹤,然后湘云有了“寒糖渡鹤影”的经典名句。

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黛玉才华横溢,宝钗善解人意,为人周到,探春飒爽利落,湘云开朗爱笑,就连袭人、晴雯、香菱这些丫头们都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好,但她们都是薄命之人,要么早早死去,要么下场凄惨。

俗话说,红颜薄命,天妒英才

李清照这个才女,也是命运不济,与赵明诚本来是夫唱妇随的,温馨美满,可是赵明诚早早的死去,留下李清照一个人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苦熬着日子。

我想,当李清照年老时,一个人坐在冬日的阳光下,也会怀恋起那一天和姐妹们一起赏荷的美好时光,这也会成为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