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第七十九难 迎随和母子补泻法的结合

 廿氏春秋 2021-08-15

第七十九难 迎随和母子补泻法的结合

[原文] 
     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 
     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湍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译文] 
    问:医经上说:运用迎而夺之的泻法,那能不会使邪气由实转虚呢?运用随而济之的补法,又那能不会使正气由虚转实呢?虚症用补法,以充实正气,在于要有若得若失的感觉;实症用泻法,使邪势虚弱,也在于要产生若有若无的感觉,这是怎样解释的? 
    答;迎而夺之的泻法,是按五行的母子关系,在属子的穴位施行泻法;随而济之的补法,也就是在属母的穴位施行补法。例如属火的心经发生病变时,因火能生土,就当针泻手厥阴心包络经属土的腧穴(大陵),这就是称为迎而夺之的泻法。因木能生火,针补手厥阴心包络经属木的井穴(中冲),这也就是称为随而济之的补法。至于正邪的盛衰,在针下的感觉,就是坚紧有力和濡软无力的意思。在进行补虚时,针下感觉气来坚实有力的是得气;在进行泻实时,针下感觉到濡软穴虚的是气已散失。所以说,若有所得,若有所失。 

[按语] 
    本难以迎随补泻和母子补泻法相结合,说明补虚泻实的作用,以及在针下所出现的不同反应。因为迎随的针法,是根据经脉的走向,在本经各穴,迎其来势逆取为泻,随其去势顺取为补,其目的,在于以发病的经脉为主,所以并不限定穴位。本难则以经脉所属的母子穴为主,在子穴迎而夺之,以泻邪实,在母穴随而济之,以补正虚。这是迎随补泻法的又一种运用法。 
    所谓若得若失,若有若无,主要虽是指针下的反应,但也包括医者和病人的感觉,就是说通过补虚泻实的针法后,病人感觉正气充实,有显著的好转,若有所得;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病人感到体内已没有病邪存留,已有恍然若失的轻松感。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