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一名28岁的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手术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主任姜文学,准备工具五大箱

 昵称散步收藏 2021-08-16
深圳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手术 院方准备工具五大箱

院方为手术准备的工具。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救治了一名28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郭女士(化名)。据悉,2017年,郭女士在外地医院进行了髋关节的手术,不料术后假体陷进了大腿骨里,郭女士日常依靠拐杖才能勉强活动。2021年,郭女士辗转找到深圳市三院骨一科主任姜文学,此时她双髋和左膝完全僵直,已无法坐起,膝盖骨头连成了一块,左膝畸形至外翻35°。为了她的手术,姜文学准备了五大箱工具以应对术中各种突发情况。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通讯员深圳市三院

“最大的愿望就是像普通人一样坐起来”

2009年,时年16岁的郭女士发现自己膝关节经常疼痛,周围人都告诉她不要紧,这是风湿病,于是她并没有去医院检查,而是服用中药调理。但随着时间过去,郭女士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先是膝关节僵直,后来髋关节也有了症状,到最后,她的病情发展到已经无法正常坐着了。

2017年,郭女士前往外地某家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为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患者通常在10岁-40岁左右发病,男女患者比例约为4:1

郭女士当时就选择了手术治疗。遗憾的是,这台髋关节置换术并没有改善郭女士的情况,术后假体陷进了骨头中,郭女士日常行走只能继续依靠拐杖,也没能恢复“坐”的功能。每到雨天,膝关节和髋关节就疼痛难忍,给她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021年,郭女士辗转找到了深圳市三院骨一科主任姜文学,此时她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双髋、双膝和肩关节几乎都不能动。“一般来讲,强直性脊柱炎的女性患者较之男性病情会轻微一些,像郭女士一样病情这么严重、病变累及髋、膝和肩关节的患者很少见。”姜文学说。

不仅如此,郭女士的左膝外翻畸形已经达到了35°。影像学检查显示,左膝的三块骨头已经长成了一整块,膝盖外侧还多长出一块骨头。姜文学介绍,骨头长成一整块是因为强直性脊柱炎,膝盖外翻和多长出来的骨头则是由于四年前安装的假体不合适,郭女士膝关节内收,腿必须向外折一些才能拄拐站立。长此以往,关节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畸形的状态。

“最开始我只是想换膝关节,因为膝关节畸形比较严重,后来姜主任告诉我,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弯曲髋关节,我的髋关节又弯不了,就干脆都做了。”郭女士表示,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坐起来。

患者恢复良好

郭女士的手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翻修双侧髋关节,第二次置换双侧膝关节。姜文学坦言,郭女士的病情复杂,从麻醉、摆体位到手术都是高难度系数。由于郭女士髋关节挛缩极其严重,要取出陷进骨头中的假体非常耗时。为了降低郭女士的经济负担,术中也没有选用专门的翻修柄,而是选用了普通的手柄,令这台手术“难上加难”。此外,髋关节强直的患者关节结构与常人不同,没有解剖标记,医生通常是以同侧的膝关节作为参考进行手术的,而郭女士左膝畸形,根本无法作为参考。

记者了解到,郭女士骨头比较细,对假体放置的角度要求很高。“一旦误差超过5°,就有脱位的风险,但是术中没有解剖标记和参考,我们只能凭经验放。”姜文学说。双侧髋关节置换一周后,姜文学继续为郭女士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前,他搬来了五大箱共约300件手术相关的工具。

常规假体需要靠周围的韧带维护,而郭女士的膝关节结构不正常、髓腔畸形、周围的韧带松弛,只能使用一般用于膝关节肿瘤患者的铰链式假体。仅仅是一侧膝关节的置换,姜文学就花费了3个小时。

目前,郭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已经能够站立,有望在2个月后实现自己“像普通人一样坐起来”的愿望。

来源: 广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