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通,负面情绪也会消失(12经络与情绪的关系)

 百叶莲花 2021-08-16

师兄们好,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总是会有人与某一种健康问题纠缠不清。比如,经常性的感冒、皮肤过敏、喉咙不适、胃痛胃溃疡、失眠多梦、经常性头痛等症状。当事人常常会想:我是不是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但是,有时候,你不知道,经常的负面情绪才是幕后黑手。

今天我们就从中医12条经络角度为大家分享一下情绪与经络的关系。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性格有没有可能改变呢,一起先来了解一下疾病与性格的关系。

一、疾病与性格特征的关系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从胃溃疡、支气管哮喘到老年痴呆症,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急躁易怒——原发性高血压
排除富贵病的不良生活因素外,高血压病人被发现更容易具有趋向好斗和急躁易怒、要求过高过急等性格特点。易犯人群表现为雄心勃勃,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紧迫感。同时临床还发现,此类人群与冠心病、中风、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
2、争强好胜——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疾病与心理、情绪、性格的关系相当密切。

病人常常具有以下特点:如争强好胜,即使休息仍不能松弛;个性太过认真严谨,同时认死理太执着,不撞南墙绝不回头;情绪易波动,但惯于克制,喜怒不形于色;虽然人际关系正常,但自我控制强,而并非天生热情、喜好社交等。
3、心理冲突——糖尿病
排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原因后,生活与工作中的重大变故、挫折和心理冲突等可以诱发和加重病情。

曾经有医生提出“糖尿病人格”,认为他们容易有性格不成熟、被动依赖、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等特点,但后来发现,这些人格也见于其他慢性病人。
4、情绪不稳——头痛
最常见的有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长期情绪紊乱、精神紧张容易造成紧张性头痛。而偏头痛与心理、血管、生化三方面有关,在性格和情绪方面,患者容易有情绪不稳定、过分因循守旧、对问题处理欠灵活、极端关心身体,偏于抑郁、悲观,易于不满等性格特点。
 

5、幼稚敏感——支气管哮喘

作为儿童较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与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患儿的性格趋于内向,有悲观倾向,多为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遇事退缩,自信心不足,情绪比较不稳定,甚至较小的事情也能够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
秋季喝茶可润肺养颜,使身心舒畅,推荐这款经典熟普给您。

6、精神紧张——神经性皮炎

皮肤问题是多种不良刺激的综合结果,其中精神刺激、情绪因素、压力太大无法宣泄、过度劳累是重要的原因。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幼年时期缺乏母亲通过抚摸和拥抱等方式给予足够的皮肤刺激,就可能会导致本病。

7、过分压抑——癌症

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特别是对愤怒的压抑,好生闷气,尽量回避各种冲突;对别人过分耐心,忍让,屈从于权威;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有孤独感或失助感。这种所谓的“好性格”是压抑出来的,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模式;恰恰相反,它可能诱发癌症,和皮肤病、哮喘、溃疡病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8、性格孤僻——老年痴呆症

性格倾向在老年痴呆症中的影响很大,绝大多数老年痴呆症患者属于缄默寡言和抑郁型性格。专家分析称,由于这种性格的人不善与外界交往,感情交流少,经常处于信息低负荷状态,所以容易患上痴呆症。孤僻者、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

二、情绪与十二经络的关系

人有五脏六腑,加上心包络,共十二脏器。即:胆、肝、肺、大肠经、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而每一脏腑都对应一条经络,《黄帝内经》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理虚实,不可不通。” 可见经络在我们生命健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体有12条正经,外加任督二脉,一共14条经络,经络必须得要保持畅通,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大家知道吗,其实每个脏器都主导一种自然的正向能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每个脏器都处在健康的状态,那么我们就不会产生这条经络所对应的负面情绪,然而如果身体健康状况遭到了破坏,或外界环境打破了身心平衡,就会产生相对应的负面情绪。

所以当我们常常容易陷入一种情绪,比如说愤怒,嫉妒,悲伤,或者是忧郁等低能量情绪状态,或许先不要着急进行自我批判,也许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哪一条经络受淤堵,能量运行不畅通,所以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情绪。那么对治方法也会很简单,在了解经络与情绪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自我判断去进行相应经络的疏通。

提到毒,我们第一反应会想到外界的化学残留,毒品,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等等,殊不知“情绪”才是我们体内最大的毒。七情六欲是内伤,长久处于情绪中会让我们身体处于能量不断漏失的状态,而这又是疾病的一切起因和根源。
弘南老师曾多次在佛医堂“养生禅修进阶课”上分享过有关“情绪与身心健康”的话题,了解情绪的运作模式不仅对于实修很重要,对于普通搞养生的人也同样重要,情绪是无形之毒,是我们身心健康的最大阻碍,所以黄帝内经中教给人最大,最核心的心法就是无情(绪),是无为,也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道理。

相关音频参考:

▲弘南老师讲座摘录



▲弘南老师讲座摘录



▲弘南老师讲座摘录



三、十二经络主导正,负情绪以及淤堵时表现 

每个脏器都有正向能量,相反在不良状态下,每个脏器也会产生一个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偶尔光顾,到也无妨,若是经常上门,就会对相应脏器产生损害,出现相关疾病。

每个脏器对应一条经络,负面情绪过多,就会堵塞本脏器相对应的经络。通过疏通这些堵塞的经络,就可以消除由于不良情绪对人体产生的垃圾,进而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

《素问·宣明五气篇》里面提到,“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也。”这句话是在说,喜悲忧恐畏这五种情绪是因为五脏虚弱之后产生的能量。同样这五种情绪过度的话也会伤害相应的内脏,比如过喜伤心,恐惧伤肾,伤害一个人的志气。

12经络与“主导情绪”自测:

图片

以上是人体12经络与主导情绪的关系,如果我们的经络通畅,就会生发起相应的正向能量。换言之,如果哪一条经络有淤堵,那么就会产生相应的负面能量。《黄帝内经》有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中的膻中穴就是心包,所以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心包经是主管人的喜悦之情的。

如果我们的心包经通畅,就容易生出欢喜之心,对这个世界也是充满着好奇和欣赏的眼光,如果此条经络淤堵则会呈现出对周围一切漠不关心,冷淡的态度。同理,我们根据自己的惯常情绪模式,自测一下自己的那条经络可能存在淤堵,并着重通过疏通经络来消解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可恶份子,人体百分之八十的问题都来源于不良情绪,它可以以一种负能量的形式,变成有形之物,堵塞我们的经络。这样看来,情绪是因,堵塞经络是果。然而,经络堵塞后,又会产生更多的负能量,从而激发起更强大的负面情绪。这样一来,经络堵塞是因,负面情绪又变成了果(此谓循环,所以也可以用身体来调节情绪)。

当下,最流行的名词是“养生”,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最正确的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有一个健康、快乐、智慧的人生因此,要想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消除负面情绪和疏通十二经络,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扫码入群请遵守群规

作为佛医堂公众平台的义工编辑,希望能和各位师兄互动沟通!如您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问题,都请您在本文底部“写留言”,我们将会根据您的提问做相关编辑,以及在佛医堂的讲座中回答提问。(责任编辑/若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