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自鲁菜的黄焖鸡,为何能够火遍全国?这三点别人学不来

 瓦尔登的船夫 2021-08-17

1987年11月12日,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老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前门隆重开业,没过几年,另一个国家快餐巨头麦当劳也进入中国,从此开启了洋快餐在中国跑马圈地的大时代。

伴随中国百姓对快餐这种消费方式的认可,中国本土的快餐行业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大浪淘沙,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和黄焖鸡米饭被认为是中国快餐行业的三大巨头。

其中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累积经验搞发展,反观黄焖鸡米饭就显得太过于年轻了,虽然黄焖鸡源自四大菜系中的鲁菜,但在2000年之前,在全国的知名度甚至可以忽略,那么为何黄焖鸡米饭能够在短短几年里迅速崛起呢?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黄焖鸡米饭的原料和制作流程:

  • 起锅烧油至中温(微起青烟)

  • 加入蒜末、姜、葱、洋葱、辣椒爆锅炒香

  • 放鸡肉继续翻炒,加酱焖制5~8分钟

当然这是家常做法,在一些快餐门店还会用事先购买或调制好的酱汁直接焖炖,出菜效率会大大提高。

先从口味来分析下黄焖鸡米饭的特点和优势,葱、姜、蒜以及辣椒的加入,使其口味浓烈,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偏好,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打工人。

由于压力大,加班频繁,城市里的上班族的脾胃一般都很虚弱,这时候吃一些口味清淡的菜肴是很难提得起胃口的,与此相反辛辣的味道会刺激味蕾,进而食欲大增,这也是川辣火锅和麻辣烫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主要原因。

除了口味上的优势,黄焖鸡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焖炖,而不属于火候菜,那么什么是火候菜呢?

我们常见的炒菜和炸鸡翅都属于典型的火候菜,这类菜肴的一大特点就是口味最佳的品尝时间很短,一般都在出锅后的2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极大影响菜肴的口感。

如果是在十几年前,这一点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倒不大,因为人们来到饭店,后厨的饭菜出锅就可以直接上桌,时间完全可以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但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外卖行业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足不出户点外卖了,这个时候菜品能够在配送时间的基础上,依旧保持不错的口感和风味就很重要了。

焖炖出来的黄焖鸡米饭对时间不敏感,这个特点就成为了它的优势。

举个例子,你在手机上点个黄焖鸡米饭即使半个小时之后送达,吃起来口感依旧会很不错,但如果是换作兰州拉面或者其他一些炒菜炸鸡,超过半小时之后吃起来口感可就差太多了。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下数据,便会发现自从外卖行业崛起,黄焖鸡米饭在订单榜上的排名就一直居高不下,这从侧面也印证了这一点。

说完口味以及烹饪方式的特点,我们再来聊聊黄焖鸡米饭的原料——鸡肉。

类似上文提到的口味偏辣且是闷炖的菜肴除了黄焖鸡米饭,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东北炖菜、川菜和湘菜中的一些菜品,那么为何被大众认可的只有黄焖鸡呢?

我想大家还记得前两年猪肉价格飙上天的时候,很多以猪肉为原料的菜肴都涨价了,而且涨的幅度还不是一般的大。而消费者对这个价格波动可是极为敏感的,比如说之前吃一碗猪排面的价格是10块钱,一下子涨到了20块钱!

“哇塞,大部分人都很难接受。”

过去十几年,中国的猪肉市场价格波动非常大,有专家将其称为“猪周期”,如果是在猪肉价格低谷的时候的确是有利于商家盈利,但架不住在猪肉价格高峰的时候,商家不但利润空间会减少,甚至还会出现赔本的情况。

这样的不确定性极大限制了相关餐饮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细心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凡是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的菜肴以及相关餐饮行业都很难做大,就更不用说做强了。

与此相反,中国的鸡肉产业要更加成熟,这与肯德基,麦当劳等外国餐饮行业很早就进入了中国有很大关系,这些有稳定鸡肉需求的大型餐饮连锁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催生出了较为成熟的鸡肉产业,包括从育种、养殖、屠宰到冷链运输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

成熟的产业链以及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使得鸡肉价格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价格区间,所以黄焖鸡的价格成本就很难出现较大的波动,这自然有利于其迅速的做大做强,包括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

与炸鸡相比,黄焖鸡在鸡肉烹饪中更适合作为正餐,与各种以猪肉为主的菜肴相比,黄焖鸡米饭的原料价格成本波动最小成本更容易控制,与其他快餐类食品相比,黄焖鸡的焖炖烹饪方式使得口感受时间影响比较小。

总而言之,小小的黄焖鸡米饭,集合了诸多优势,其火爆全国似乎是偶然中的必然。

2021.08.17(午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