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 | 一个随性的CEO

 素面逐云空 2021-08-17

最近看了微软第三任CEO 萨提亚·纳德拉写的书《刷新》,相比之前看的别人的传记,这本书知识密度更丰富、立意更深远、格局更宏大。

//
随意,但命运多舛
//

和其他成功人士的事后诸葛亮不一样,这本传记里面没有自吹自擂,非常的谦虚、平静。没有年长者的倚老卖老,没有年轻人的肆意张扬。他没有想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他而已。一个坦言生活的比较随意,没有规划,且“安努(他媳妇儿)是排在第一位的”的真性情的人,爱情至上的成功人士真的是不多见。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萨提亚和安努的儿子扎西生下来便得了重度大脑性瘫痪。扎因喜欢听音乐,三名学习计算机科学的高中生联合言语治疗师给出了不用动手就能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的解决方案。

喜欢那种自由的大环境:信息传递的自由无障碍;高中生不是被繁重的题海压的喘不过气,关心粮食和蔬菜,自由的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事情。重要的事,别人不会因为他们是高中生而拒绝他们的帮助,他们同时也能获得帮助别人的喜悦。一切的互动交往都是自由而愉悦的,这是创造力的源泉和环境。

//
小企业 大使命
//
微软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他们用云技术和大数据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再分配、火山及地震的预测,失读症筛查、辐射风险评估等。作为技术人员,他实现了商业、工作、社会和个人的融合。
就像数据分析,如果不把数据和社会、生活融合,那些数字就失去了意义。不要说你数字敏感度低,可能是你没有足够的社会观察来联动,从内部激发个人的激情。
萨提亚以系统发布地点、男女同工同酬和印度人在美国的种族问题,印证了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要。
//
远方的哭声
//
最最打动我的,是萨提亚讲的关于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历史渊源与未来隐患。是萨提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讲到现在的社交分享,重新定义了隐私的边界。讲明了公共安全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对立,往往会在出现全国性危机时变得紧张。而现在我们处于和平年代,公共安全和隐私就会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微软拒绝像美国政府提供用户资料,苹果公司拒绝协助破解嫌疑犯的iPhone都深深的打动了我,那一刻的我仿佛忽然听到了黄执中说的“远方的哭声”。


说实话,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也是关注企业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程度的。但当个人隐私,遇到公共安全,我会不加思考的支持拥护公共安全。直到看到第七章,我才发现,我的那种拥护可能是十几年教育和大环境的结果。
大企业的CEO就是不一样,他们的目光总是聚焦在远方。比如苹果,就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在面对美国政府的时候,我想象他有刚的一面。但华为,打着中华有为的旗号,难免会不被别的国家以信息安全为由拒之门外。
最后的最后,萨提亚反复强调人工智能是服务于人类的,竭尽所大公司,大使命能的去消除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后来聊到了技术、就业和经济的问题,主要还是那句老话: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明显的感觉到萨提亚写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个人和微软的宣传,同时也肩负了关于科技对民众或者消费者的教育。以便将来降低技术应用或新产品推广的时间、成本及难度,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莫名的使命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