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孩子艾灸养阳,学好这3大要点,更稳妥

 许尤佳育儿堂 2021-08-17

补养阳气,艾灸是不错的选择之一,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法。

不过,对于刚接触中医育儿的新手家长来说,难免对艾灸保健有所迟疑,不敢尝试:

艾灸,真的适合孩子吗?

什么情况适合给孩子艾灸?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给孩子艾灸?

小宝宝也能艾灸吗?

……

面对这些常见的家长热问,今天来统一给大家解答。

相信学习完今天的文章,大家对艾灸能有一个不错的了解,能理智、准确地判断自家孩子是否适合艾灸。

01  艾灸前,先检查孩子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艾灸。

“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本草正》)艾灸利用的正是艾温阳驱寒的特质。

考虑给孩子使用艾灸前,最先判断孩子这几点:

●  身体状况:

体质偏虚寒的孩子最适合用艾灸温阳散寒。

比如,孩子脾胃虚寒,或一段时间内大量进食生冷食物;又或者体质虚寒、本虚标实,有过敏体质以及过敏性疾病,都可以用艾灸调理。

一些紧急的寒证,比如小肚子着凉受寒,也可以用艾灸辅助调理。

如果孩子有热证,皮肤有皮疹、破损,这些情况是不适合用艾灸的。

除此之外,艾灸偏向于补法,孩子有积食、生病、过敏性疾病发作期的情况下,也暂不建议自行用艾灸。

●  年龄:

年龄上,我不建议太小的宝宝选择艾灸。1~3岁的孩子,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艾灸作为辅助治疗、调理身体的方法,但最好不要在家里自行艾灸。

3岁以上、身体状况符合孩子,家长可以认真学习艾灸相关的知识,尝试在家用艾灸给孩子调理身体,使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  情绪等情况:

以上两点都符合,就可以考虑给孩子艾灸。

不过,孩子艾灸前,不宜空腹、也不能过饱。最好是选择两餐之间,餐后至少1小时的时候艾灸。

艾灸前,孩子的情绪要相对平稳。疯玩、大汗之后马上艾灸,或孩子大哭大闹的情况下艾灸,艾灸的功效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比较抵触艾灸,也不必强制孩子一定要接受艾灸。温阳的方法有很多。平时适当食用偏温的食疗方,比如姜枣茶等,突然着凉受寒后用许暖儿脐贴温阳散寒,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02  艾灸时,选对位置,把握时长。

●  取穴:

对于不太会认穴位的新手家长,想给孩子艾灸以保健用,我建议先从灸身柱和命门学起。

这两个穴位比较好认,灸这两个穴,能够保健脾胃肾,提高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强健骨骼的功效。

艾灸对治疗过敏性疾病也有一定帮助。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阳气虚亏,给孩子补元气缓解病情,也可以从身柱、命门开始。

如果宝宝的小肚子摸起来凉冰冰的,明显受寒的时候,可以艾灸神阙穴和中脘。这两个穴位也适合舌体淡、体质虚寒的孩子日常调理。

 ●  时长:

刚开始艾灸的时候,给孩子选择直径1.5cm左右的小艾柱,每个穴位灸2分钟。

之后根据孩子的适应程度,可逐渐增加至每个穴位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

●  手法:

艾灸的手法有很多,建议用温和灸的手法给孩子施灸,艾条应在皮肤上方2~3cm,孩子会感觉到被灸的部位温温的、很舒服,温热往皮肤内里钻,不会灼烧不适。

等艾灸结束时,孩子的皮肤应微微发红,不应是被烫到的潮红。

●  频次:

保健性质的艾灸,可以隔3天左右做1次,每周1~2次;如果是应急驱寒,一般当天艾灸完,孩子第2天有明显好转,可以再灸1天或停止艾灸。

03  艾灸后,注意不要受风着凉。

艾灸后,孩子的毛孔是张开的,体内的寒邪正往外跑,需要留一段时间给身体排邪、自我调整。

施灸后2~3小时内,不建议让孩子吹风、洗澡。

除此之外,艾灸后要注意饮食,刚温补过的身体,不适合立刻吃寒凉冷食;也不建议在艾灸后大补,或吃很多难消化、甘肥厚腻的食物,这样很容易积滞化热,引发疾病。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艾灸保健的相关知识。

夏末秋初,要给孩子安全、稳妥地补养阳气,更要及时补救夏季过于寒凉、损耗阳气的生活习惯、日常喂养。艾灸是其中一个温阳保健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