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名句是如何产生灵感的?居然与广西宾阳有关

 八桂风 2021-08-18


岭南文化交流之窗

读诗小记之一

作者:雷炳钧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名句是如何产生灵感的?居然和我们的宾阳有关。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曰: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好一句“笑时犹带岭梅香。”好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千古名句!我们惯用概念词来表达感情,结果写出来干巴巴的,是死句,苏轼一个“善”、“美”、“婀娜”、“娇柔”、“情真”等词都没用,反而写得活灵活现。

句中“岭梅香”便是指岭南的梅香,准确地说,他说的是宾州的梅花香。

故事背景是:苏轼的“乌台诗案”大家通知,便不详说了,苏轼兄弟俩被贬之外,牵连的官员达29人之多,其中,时任秘书省正字的著名诗人、画家王巩(字定国),被发配到宾州。他是苏轼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巩北归,摆宴请苏轼。苏轼发现,王巩虽然遭贬,“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并且“著述不绝”,“尤为坡所折服。”苏轼惊羡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免于沉沦?王巩说,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侍妾,复姓“宇文”,名“柔奴”。王巩被罪谪时,老婆、小妾都离他而去了,唯有歌女柔奴一人,毅然选择与王巩一同踏上了前往宾州的道路。王巩与柔奴一起在宾州生活了五年多。王巩在宾州泼墨吟诗,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温柔慰藉,催促奋发,使得王巩未至自悲沉沦。席间,苏轼见到柔奴,觉得她愈发的美丽,更显妩媚清丽,她的笑容还余留有岭南梅花的清甜。苏吃惊地转头问柔奴:“在岭南生活一定很艰苦吧?”柔奴笑着回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一个柔弱女子,面对逆境竟如此豁达,令苏轼大为赞赏,立刻挥毫写下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这首词上片写柔奴的外在美,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这词风格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

本词牌共有 8 种格式,本词格式是正格: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以平韵为主。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一、二句、第四、五句又间入仄韵。

读古人诗,须知当时情。否则,便品不出诗中真味。

 

作者简介:雷炳钧(号:愚牛),曾就读于四中初二十班(1953~1956)。《耕耘文学社》创始人之一。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辞赋社、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名家联谊会、南宁诗词学会等文学社团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