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添水加面,和面发酵,揉面上锅,只是结果却和往日不同,喧腾腾的馒头都变成了死面蛋儿了。 明明发酵发的很开,怎么会是这样呢?和婶子聊起这种情况,婶子说估计是面焐(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了,夏天气温高空气潮湿往往会焐面,要在夏季高温天气骄阳下暴晒一下就能预防。我又问:焐了的面暴晒还能蒸出喧腾腾的馒头吗?她摇了摇头,告诉我焐了的面不嫌弃的话可以烙饼吃。 由此联想到了好多食材,比如大米小米、红枣玉米糁等莫名其妙的在夏天就生虫,不能食用只能弃之,可是如果夏天把它们放在骄阳之下多暴晒几日也能避免之。 就想如果人是面,那么夏天该是哪种境遇呢?人在什么环境下容易迷失自己变得人不人鬼不鬼遭人嫌之厌之?在功名当前之际,在利益熏心之时,在小我与大我私与公斗争之际,在人性之恶与天性之善拉锯战时,在良知与欲望对峙之际,人往往会迷失自己失仁失真失善失义,从而让自己的心变了“质”,人生由顺境变逆境,人心由坦荡荡变常戚戚。 如果人如面,又该怎样度过这多变之夏呢?暴晒自己,让自己多接近有德者圣贤者,就能够磨练自己的心性,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就不会让自己的良知淹没。所以说和什么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至理名言。 记得十几年前读过一篇文章,题目记不得了,只记得故事大概,讲述的是一枚鸡蛋被一个小男孩煮熟了,等这枚鸡蛋再回到妈妈身边,它妈妈说了一句让我悲伤不已的话:你已经不是我的孩子了,你再也回不到过去了。读了它后,悲伤不已,悲伤这枚鸡蛋的经历,悲伤再也回不到过去生命状态的由不得己,这枚已经质变了的鸡蛋只能被人吃掉再也孵化不出活泼泼的小鸡仔了。男孩子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却改写了鸡蛋的命运。 面变质了再也回不到最初的生命状态,鸡蛋变质了也回不到最初的生命状态,还好,上天悲悯人类,让变质的人通过忏悔自省知错改错还能回到真善美的生命状态,这该是多么奢侈多么奢侈的悲悯与慈爱。 那十几个坚硬如石的半大馒头我以为会被弃之,没成想被爱人熥在了笼里。阿弥托佛么么哒! |
|
来自: 新用户19152ZD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