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积沙成塔0u3svg 2021-08-18

1、静海区,地处天津市西南部,行政区划代码120118,辖区总面积1476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78.71万人。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天津市行政区划图

2、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始置靖海县,取安定太平之意,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靖”为“静”,称静海县,初属河间府,后改属顺天府,清代先后隶属于天津县、天津洲以及直隶省天津府,民国初年属静海道,新中国成立后隶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73年划归天津直辖市,2015年撤县设区。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静海区区域位置图

3、“静海三古”指的是汉代古城、汉代古墓以及宋代古船;

静海地区为退海成陆之地,古称“长芦”,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初设东平舒县,县城就位于今陈官屯镇西钓鱼台村西北,是静海地区建立最早的县城,隶属渤海郡。西汉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因“海水大溢”迁至今廊坊市大城县内;

位于沿庄镇东滩头村的东汉古墓发现于1982年,前后历经3次挖掘,出土有五铢钱、铜镜、陶楼等珍贵汉代文物。整座墓室按照汉代庄园建筑布局修造,为国内首次发现。(五铢钱为我国汉代至隋代流通的一种铜制货币,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钱上有“五铢”二篆字而得名,唐代初期改铸开元通宝,五铢钱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国内出土的汉代五铢钱

1978年于沿庄镇元蒙口村发现的古代木船残骸,经鉴定建造于北宋宋徽宗时期,为研究我国古代船舶史及航运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古木船模型

4、位于静海区西南部的子牙镇子牙村传说为姜子牙钓鱼之处,据《静海县志》记载:“邑西子牙镇,相传为姜太公钓鱼处,故河名子牙河,镇名子牙镇。”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现代艺术作品“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静海火车站始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坐落于原津浦铁路沿线上,是伴随着津浦铁路的建设而同期修建的,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现仍留存有百年前的车站古建筑群,同静海站站史陈列室与现代化的铁路装备共同构成了一座正在运营中的“铁道博物馆”。(津浦铁路又名津浦线,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全长1000公里,是清代时期修建的最长的一条铁路干线,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开工建设,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全线建成通车,为我国近代继京汉铁路之后完成的第二条重要的南北交通干线)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静海火车站站台

6、独流木桥坐落于静海区独流镇兴业大街运河之上,桥长31.8米,建造于1936年,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木造古桥。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独流木桥

7、宋元墓葬群地处静海区子牙镇小刘村,迄今共发现古墓葬63座,其中多数为宋元时期墓葬,少数为明清时期的。因排列整齐,具有一定规律,初步判定为家族墓葬群。是目前天津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元时期古墓葬群。

8、张官屯窑址地处静海区陈官屯镇张官屯村南,目前共清理发掘出砖窑遗址24座,主要沿大运河东侧一字排开,与明嘉靖年间《河间府志》中所记载的静海县窑、任丘县窑所处方位等情况基本吻合,因此基本断定为明代北京城营建及相关工程建设烧造城砖的官办窑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嘉靖后期逐渐废弃。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张官屯窑址文保碑

9、天津孙氏宗祠位于静海区台头镇幸福村,1926年建造,1998年重修;

幸福村与周边的友好村、新力村以及义和村过去统称为黄岔村,据《孙氏宗谱》记载,其始祖是于明永乐年间自湖北省襄阳府泗水县大理村迁居至黄岔村,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始修家谱,后分别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和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两次续修,现存的最早家谱编修于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几位孙氏后代族人又编修了一部《北门第五支孙氏宗谱》。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孙氏宗祠

10、东五台寺位于静海区双塘镇西双塘村,最早建于明崇祯年间,民国初年被迫改为学堂,后被洪水冲毁,抗日战争期间寺内所藏文物被日寇掠夺一空,2003年重建。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重建后的东五台寺

11、移兴寺俗称大佛寺,坐落于静海区陈官屯镇曹村东,相传始建于隋代,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遭焚毁,同治年间重修,抗日战争爆发后屡遭破坏,致使寺内大部分建筑坍塌,1982年寺内仅留存的释迦摩尼铜像被大悲禅院收存。

12、静海城隍庙位于静海县旧县城外的南运河东侧,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由时任静海知县的曹重建造,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曾遭焚毁,后重修。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坐落于城外的城隍庙;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城隍庙匾额

相传,出生于静海县大邀铺村的明末河南巡抚玄默自幼顽皮,幼年读书时曾因藏雪球于城隍塑像里而遭到老师的训斥,气愤之余,写了一张“城隍城隍太猖狂,命你发配到辽阳”的纸条粘到了城隍的额上,城隍只好赶去辽阳“赴任”,但是辽阳并没有空位置,待返回静海后,又发现阎王已经派来了新的城隍,便于县城西门外暂且栖身,夜里托梦给静海知县,知县召来玄默问明经过,玄默自知放肆酿成大错,便应允在西门外重建城隍庙,知县见其只是孩童,又家境贫寒,于是以自己的名义筹措银两重建了城隍庙。明崇祯年间,玄默升任河南巡抚,为实践诺言,扩建了城隍庙,并为城隍重塑了金身,由此这座坐落于城外的城隍庙成为了静海地区的一个奇观。(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又称城隍爷,为我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我国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城池守护神)

13、杨瑞符,字节卿,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县,1921年入伍,历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排长、连长、营长,1937年10月时任一营营长的杨瑞符同副团长谢晋元一起率所部官兵400余人(对外宣称800人),孤军驻守闸北地区的四行仓库一周之久,击毙日军200多人,1939年5月杨瑞符携妻儿到重庆大后方养伤,翌年因旧伤复发,抢救无效而牺牲。(1937年8月13日,日寇大举入侵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至10月26日国民党部队由于伤亡惨重,于是决定退出上海城区,仅留第88师524团一部驻守闸北地区的四行仓库以抗击日军,史称“四行仓库保卫战”,战斗历时一周的时间,于11月1日全体退入苏州河南岸的公共租界而宣告结束,同时也宣告“淞沪会战”的结束,“四行仓库保卫战”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粉碎了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杨瑞符旧照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电影《八佰》宣传海报

14、胡文臣,字相卿,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出生于直隶省静海县的一个武术世家,抗日烈士,中学毕业后入伍,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两淮盐务管理局盐警大队排长、连长、大队长等职务,1938年擢升由税警团改编而来的陆军第8军33师游击3团团长,同年于宿迁保卫战中壮烈牺牲。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胡文臣旧照

15、独流老醋因产自静海区独流镇而得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酿造历史,与山西陈醋、镇江米醋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名醋,清代曾为宫廷贡品。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小知识(天津篇-静海区)

独流老醋

PS: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