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江猪肠碌,我的最爱‖文/林进挺

 522小窝 2021-08-18

阳江猪肠碌,我的最爱

每当别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只要我一回答,我是阳江人,别人立刻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做出神反应,大叫:“啊,阳江,我知道。最出名的就是那个菜刀——阳江十八子。还有,还有,就是豆豉,阳江豆豉,我吃过的,还不错。”|我眉开眼笑:“对,对,就是那个。”“对了,阳江除了豆豉,还有啥好吃的啊?”“阳江猪肠碌。”“猪肠碌,那是啥?”我笑了笑,嘿嘿,就不告诉你,猪肠碌,那是我的最爱。

阳江猪肠碌是我的最爱。身为阳江本地人,猪肠碌这种小吃对我来说,可谓是百吃不腻,如同自己喜欢的书,喜欢的电影,还有那喜欢的人儿。无论是去吃早茶,还是外面的小摊档,猪肠碌都是我必点的一份小吃。无论分量多少,只要上来,那都是响应“光盘行动”,吃完后,那盘子都是闪闪发着光,可以当镜子的。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种小吃了,反正应该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还是用着粗盐,差不多用完之际,老爸就会开船载着我们到溪头(阳江市阳西县的一个小镇)去购买粗盐,一次购买一大袋,一百斤重。而我和我弟弟那当然想着吃了,一跑进菜市场,我和老弟就坐在别人的小吃档,等爸妈过来给了点吃的。我和老弟都各点一份猪肠碌,坐着望着档主煎。真是好大一条,差不多成人的三指宽,十多厘米长。分量充足,价格还便宜,一条才五毛钱。可谓是,物美价廉啊。所以,我每次都是吃撑的,老弟胃口小,剩下的,我都帮他消灭掉。因此,我最喜欢的就是溪头这边人所做的猪肠碌,物美价廉,味道还不错。

为什么我特意提到溪头这边人所做的猪肠碌?因为阳江市每个地区所做的猪肠碌都会有点不一样,形状有大有小,有时候里面的馅料都不同。不同于溪头的猪肠碌,平岗(阳江市江城区的一个小镇)所做的猪肠碌只有一个食指大小。味道合适,平岗的猪肠碌在阳江可谓是远近闻名,许多人都慕名而来,只为尝一尝这边的猪肠碌。尝过之后,都会觉得不虚此行。也因为猪肠碌的这一份小吃成功吸引游客,平岗镇周边都是大大小小的小吃摊档。真是一份小吃,养活一方人啊。那么说了这么久,猪肠碌为什么叫做猪肠碌呢?猪肠碌里面真的有猪肠吗?究竟是怎么做的?

真可惜,猪肠碌里面是没有猪肠的。那么猪肠碌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很久以前,由于各种原因,食物供应一度紧张,由于缺少肉类,先辈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粉皮裹着炒粉皮,喻名“猪肠碌”,素菜浑名,以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为心里找一个安慰,从此一直流传下来,这也正体现了阳江人的乐观精神。我第一次听到“猪肠碌”的来历的时候,颇觉有趣,为人民群众的智慧所倾倒,素菜浑名,原来还能这样。

刚才介绍猪肠碌的时候,其实连做法都已经介绍到了,就是用粉皮裹着炒粉皮。外来人一听,都会露出一脸懵逼的表情,傻了吧,粉皮裹炒粉皮,明显是多此一举啊,炒着吃不就行了。我内心底暗笑,所以说,你们外地人太天真。没有那一层皮,猪肠碌就不叫猪肠碌了,顶多算一盘油腻的炒粉。就因为外面包裹的那一层皮,包裹着里面的炒粉,形成了猪肠碌的独特特点——香,油而不腻。外层裹着的一层皮是生的,要下锅煎,大多数人都不会让猪肠碌煎的表皮焦黄,嫌太过热气。少数人则喜欢那一份焦香,尤其是刚上锅的那一刻,热乎乎的,一口咬下去,香脆香脆的,令人特别有满足感。猪肠碌里面配的馅一般都是豆芽,一个口感好,二个便宜,三个,那当然是正宗了。也有人尝试过,用萝卜做馅,但却不得其味,完全没有豆芽的那一种口感,渐渐也就没有人使用萝卜做馅了。而所做的猪肠碌的粉皮也是阳江所独有的,在其他地方吃到的猪肠碌,例如广州,那一层皮以及里面的粉,都让你感觉过厚,完全没有家乡所带的口感,令人大失所望。在广州工作的时候,我最心心念念的就是家乡——阳江的猪肠碌。要吃正宗的猪肠碌,请到阳江来。感受一下正宗猪肠碌带给你的美味,感受一下我们阳江人的热情好客。还可以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欣赏我们阳江的美丽风光。

一方美食,一方文化。但愿这美食不断流传,文化也不断传承下去。我爱家乡的美食——猪肠碌,更爱我的家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