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口路上采风日记(连载)

 新用户62676dui 2021-08-18

(2013年)

楔子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是中国历史上三大移民活动。府谷县是走西口的重要区域。府谷县现在全县二十多万人口,在内蒙的府谷人大约在二十多万以上,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有一个在口里的府谷人,就有一个在口外的府谷人。现在我们把这种移民活动的叫做“走西口”,在当时老百姓把这种移民活动叫做“走口外”。

府谷人什么时候开始走口外,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据老人们一辈一辈传说,在每个历史时期,程度不等都有这种移民活动。在清朝乾隆年间这种移民活动形成了高潮,府谷一代接一代川流不息地到口外去逃生,去谋发展。

满清政府入主中原,于顺治年间,为了避免蒙汉之间的矛盾冲突,曾经在长城以外划出40里的一段地带,禁止蒙汉双方进入这一地区放牧、垦植。久而久之这一地带长满了荒草,草丰地肥,变成了黑色土壤象一条漫长的黑腰带,所以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黑界地。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当时清庭官员来此划定黑界地的界限,这条界限一直划到关内麻镇的石榴峁村,汉人一看,这样划要吃大亏,他们用好酒好肉招待清庭官员,直到把他灌得烂醉如泥,称着夜色,拔下已经钉好的木桩,拉着那位官员,一直往外走,赶天明来到古城,他们找一个类似石榴村地形的地方,原钉好木桩,清庭官员醒来一看,地形也差不多,就稀里糊涂的回朝交差去了。这40里的地带是利用黑夜借来的所以也把这段地方叫作“黑借地”。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经过河曲、保德、府谷、神木时,官员率纷纷反映:“沿边州县,土地贫瘠,官民生计维艰,希望能允许出边垦植。”鄂尔多贝勒松普奏请,“愿与民入伙同种地,两有裨益”。康熙皇帝权衡利弊,当年便下达了“禁留地”开放令:“有百姓愿出口种田者,准其出口种田,勿令争斗。倘有争斗之事,或蒙古欺压民人之处,即行停业”。允许在原勘定的50里禁留地内划出20里到30里的垦植界限,让汉人耕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开边”。

从此,蒙旗王公开始自招汉民开垦农田,内陆汉民一批又一批进入鄂尔多斯和土默特以及河套地区(今临河、五原、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等地,远远超过了黑界地的范畴。)

西口在哪里,“口”原是明朝隆庆以后在长城沿线开设的“互市”关口,后演变为对蒙贸易的关卡。习惯上称大同以东张家口为“东口”,称大同以西的杀虎口为“西口”,后将西口移至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长城以里叫“口里”,把长城以外地区叫作“口外”,把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叫做“西口外”,简称“西口”。府谷长城上的口子是明朝年间余子俊修长城时在麻地沟和清水分别留下的口子,那时是为了便于蒙汉之间的商贸交流而留下来的。府谷人习惯上把这两个地方叫作口子。麻地沟的口子在玄天庙门洞。出了洞为“口外”,进了洞为“口里”。到了清朝古城为边陲重镇,城中关帝庙成为蒙汉分界处,东南为汉人辖地,西北为蒙人范围,古城关帝庙门洞成为通往蒙古的口子,洞外为“口外”,洞里为“口里”,是府谷人所说的西口。

起初的垦植都是春出秋回。春天带着牛犋籽种垦种一片土地,秋天打下粮食拉回口里渡日,因为是临时居住,也不建房屋,只是搭个草棚就地生火吃饭,三五人一伙,六七人一群,凑合着渡日,当时把这种居住形式叫做伙盘,至今依然有不少村子的名字叫作某某伙盘。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满清政府处在风雨漂摇之中,为了补充日渐空虚的国库,清政府以出租的形式大量招汉民进入内蒙古种植,这样汉人就大量地涌入蒙古腹地,租种了大量土地,久而久之占有了这些土地,成为蒙古的永久居民。

府谷是靠天吃饭的地方,荒旱年头,连树皮草根也吃不饱肚子,民间流传着河曲保德州,十年几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的民谣,这也是府谷的真实写照。成群成群的府谷人,携家带口,拖儿带女踏上漫漫的西口逃荒之路。府谷人稠地窄,西口外地广人稀。非常适宜农耕种植。只要有一身好苦,都能过上温饱有余的日子。出了口外站住了脚跟,父子弟兄,同村邻居、姑舅两姨亲戚朋友相随而来,出口外谋生存,谋发展,这才有了二人台走《西口中》“二姑舅捎来一封信,他说是西口外好收成。”的唱词。

原来走西口的形式大多是男人先出去了,干上一两年挣了些钱,攒下了一些粮食,然后回口里搬父母亲、老婆、孩子。其实是先安家有了落脚点,才举家走口外。内蒙古现在好多村子都是成片的府谷人,有的整村或乡都是府谷人,都是这种裙带关系产生的结果。还有一种走口外的形式是蒙汉贸易。蒙汉之间,地土相连,在历史的长河中,蒙汉间战争和对抗是短暂的,更多的时间还是和睦相处,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贸易往来一直是连续不断的进行着。蒙古盛产皮毛、粮食,而口里则盛产干鲜水果,咸盐、茶叶和各种纺织品、手工业产品。蒙汉之间互通有无,常相往来。府谷东部地区黄甫、麻镇、古城、清水所产的槟子、果子、海红果最好的市场就是达旗、包头一带。一辆木轱辘牛车,拉上五六百斤水果,头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纳林,快一点七天到包头,慢一点八天到包头,习惯上称为紧七慢八。这样的活动一年大约二到三次,赶七月十五卖一趟果子,赶八月十五卖一趟槟子,秋后卖一趟海红子。

还有另外一种走口外的形式叫做托嘴,托嘴指的是口外有了很亲近的亲属,日子过得比较宽裕。口里人冬天闲来无事,赶上牛车拉些口里的土特产到口外一边卖土特产,一边帮亲戚干些活,人和牲口就都住在亲戚家。开春口里安种地了或者是到了年关就又回到口里。

走口外最多的还是出去揽工受苦:杭盖地掏根子,后大套挖大渠,南海子拉大船,大发窑背大炭。这些活路都是走口外的口里人寻求生活出路的重要途径。这种走口外的移民形式一直到民国民间达到高峰,1949年以后仍有大量的老百姓到口外去谋生,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口里人日子逐渐富裕起来了,大规模的煤炭开发使府谷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府谷人不用走出家门就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移民活动才告停止。(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