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丁香紫芫 2021-08-18

以矿物质熔炼而成的珐琅经受了高温的考验,以其瑰丽而丰富的色泽留存后世,屡见传奇。珐琅工艺是以石英、长石、铅丹、硼砂等以适当比例混合,并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色涂料后,涂施于金属器物坯体表面进行烧制的艺术创作过程。所见丰富亮丽的色彩,都需要经过反复上色和烧制才能形成。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蝴蝶珐琅胸针

历史与传承

珐琅,又称“佛朗”或“佛菻”。“佛菻”是唐宋以来中国对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称谓。然而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古埃及人就开始尝试将近似玻璃的釉料熔炼并涂施于陶器和石头上。现藏于埃及开罗博物馆的第十二王朝阿门内姆哈特三世公主的珐琅胸针,是埃及黄金和珐琅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随着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金属工艺的飞速发展,釉料颜色不断丰富,出现了透明和不透明两类珐琅料,内置式的珐琅工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希腊塞浦路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庄周梦蝶”珐琅胸针

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以法国利摩日、德国莱茵地区为代表的的众多著名的珐琅制作中心。珐琅艺术家们热衷于各式珐琅器物的创作,圣物箱、圣十字架、福音书、权杖、皇冠等以珐琅装饰,为圣物增添了华丽的光彩。

13世纪末,金属珐琅制作技术与主要原料传入中国。古代的匠师们将中华传统金属制造技艺融入到珐琅器的制作中,几经改良,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艺技术,备受皇家喜爱。

明朝景泰年间,珐琅工艺最为精良,无论是器型、纹饰、釉色等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进入了鼎盛时期,尤其多以蓝色釉料为底,色彩清新雅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后世将这种“铜胎掐丝珐琅”称为“景泰蓝”。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斓·出色”系列—珐琅吊坠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斓·出色”系列—珐琅吊坠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斓·出色”系列—珐琅吊坠

由于景泰蓝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置和烧造技术难度大,原料贵重,生产成本高,所以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自于中国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皇家的烙印,代表着无上的荣光。

时光流转,如今的珐琅早已脱去“皇家专供”的外衣,渐渐成为首饰界的新宠,丰富的色彩和亮丽的光泽,满足了我们对首饰色彩天马行空的想象。

工艺与技法

珐琅工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根据胎体制作工艺和施釉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光珐琅和画珐琅等。

掐丝珐琅,又称为嵌丝珐琅。将金属丝弯曲成图案轮廓,焊接于金属胎体上,形成空穴,填入釉料,经烧制、磨光、镀金等一系列工序制做而成。名列“燕京八绝”的景泰蓝工艺就是一种以铜为胎的掐丝珐琅。

錾胎珐琅,又称剔花珐琅。与掐丝珐琅不同的是,金属胎体上的纹样轮廓线是以錾刻形式呈现,在凹陷处直接填充珐琅料,经焙烧、磨光而成。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珐琅戒指

透光珐琅,也称透明珐琅、镂空珐琅,始于14世纪的法国,是以透空框格为图案轮廓,以云母或铜片为托片,填入珐琅料,烧制后去除托片而成。

画珐琅,又称“洋瓷”,是先于铜胎上施以白色或不透明的珐琅釉,入窑烧结后,使其表面平滑,再以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绘饰图案烧结而成。由于各色釉料间不再分隔,为防止串色,需要将相邻色釉烧制后再上一层釉色以防串色,连续多次。画珐琅需要珐琅师具有极高的绘画技艺与珐琅调色、烧制技巧,成品有着较强的立体感,又称“珐琅画”。

珐琅工艺与现代首饰

珐琅,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首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绚丽丰富的色彩、宝石般亮丽的质感、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都令人钟爱不已。珐琅釉料在设计师的手中就如同颜料一般,千变万化的色彩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对色彩组合的创作需求。

现代珠宝首饰将珐琅工艺与花丝工艺、錾刻工艺相结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让传统工艺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珐琅工艺——精工与巧思的艺术

▲珐琅胸针

于设计师而言,这是一场色彩与温度的“游戏”,更是一门精工与巧思的艺术,无论是配色的讲究还是对温度的精准把控,都是对极致匠心的考验。从釉料的烧制到点蓝与烧蓝的技巧,火候、时间的微小差异都会导致颜色的变化。在烈烈火光之中,珐琅经过多次煅烧之后“涅槃重生”,高饱和度的颜色和精美的图案往往令人狂喜惊叹。

排版:伊璐晗

图片:甘露珠宝

审核:李客涵

审签:孙 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