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瓜馓子鸡蛋汤

 落到尘埃 2021-08-19

丝瓜馓子鸡蛋汤

文/吴波  
个把月前,暑假伊始,上高中住校的女儿已经归家,一日三餐,十分挑剔。妻子从超市买菜回来,有丝瓜两根,女儿见着,高兴,吩咐道:“丝瓜烧汤,我喜欢喝。”
女儿喜欢喝丝瓜汤,皆因丝瓜烧汤,味道鲜美,好喝滋味。于吾家而言,丝瓜常吃,因为自家大学城小院旁,一直长有丝瓜,丝瓜各种吃法,女儿都多有品尝,若说最爱,还是丝瓜烧汤。
诸多瓜类蔬菜中,丝瓜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其生长要求不高、种植简单,周边农户多有种植。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民家前屋后,因地制宜,点上几颗丝瓜种,出了苗,自由生长、任其攀爬,无需关注、不必打理,待到夏日,墙头房顶、灌丛树枝,到处是丝瓜藤叶;蔬菜大棚里,顺着每一根大棚骨架,载上丝瓜苗,让其沿着大棚骨架攀爬,待春夏之交,温室大棚里蔬菜尽收已卖,大棚塑料膜已经揭去,整个大棚爬满丝瓜藤。城市当中,老旧小区,但凡有点小院或者空地,家中老人总喜欢长点菜种几棵瓜,丝瓜种得最多,简单搭个架子,让它在栏杆、墙头攀爬,别的不说,光是看它们那到处绿色的藤叶,就让人心里喜欢。酷热三伏,丝瓜只是在用力生长、到处蔓延,它在积蓄力量;慢慢地,看出一朵朵黄色小花;渐渐地,打出一个个瓜蕾,此时,往往立秋前后,在我们这里,丝瓜长到立秋,才开始肯结,结很多,很多,多得让你应接不暇、赶不上吃。
吾家就是如此。原来住老城区电子学校宿舍时,老小区,老年人居多,整个小院从春到夏及秋,各种瓜果蔬菜都长,丝瓜更是爬满墙头车棚顶上。吾家为一楼带院子平房的老房子,我从小又喜欢长各种蔬菜花卉植物,妻子是农村成长的,又懂种植,所以吾家平房顶一年四季少不了长各种菜蔬。春天栽下去的丝瓜,一直不起眼的生长攀爬着,直到平房顶我拉的绳子上爬满丝瓜藤,盛夏之时,偶尔能吃到一两根丝瓜,立秋之后,你就看着那一根根丝瓜一天一个样,最多之时,一次摘了十几根。
女儿好吃,每天点菜,妈妈采购,爸爸参与烹制。妻子买回来的两根丝瓜,因为时节未到,相对稀少,价格挺贵,四块钱一斤,两根丝瓜三四块钱,这丝瓜最好做法,自是烧汤,丝瓜鸡蛋汤。妻子做饭,丝瓜总是滚刀斜切,切成三角形的块状;锅里淋上油,葱姜少许下锅煸炸,丝瓜下锅翻炒,加水,盖盖,锅开,放盐,打入鸡蛋,搅搅,关火。丝瓜鸡蛋汤好了,盛大碗里端上桌,锅里还剩下一些。女儿好喝丝瓜汤,丝瓜味鲜,热汤咸鲜,夹着蛋花香,好喝,就着汤与丝瓜,女儿半碗饭吃完,还要到厨房再盛小半碗饭,到锅里直接盛汤泡饭。不过女儿也挑剔:妈妈,你这丝瓜块头有点大,你这蛋花没打散,一块块的鸡蛋,不好吃。看着女儿狡黠地噘着嘴、故作生气卖萌的模样,我知道我该出场了:下次,咱们家的丝瓜结了,摘下来,我烧丝瓜汤给你喝。
是的呀,现在这丝瓜不大当季,价格贵,味道还不是太佳。咱家大学城小院子西边栏杆处,春天妻子栽了两棵丝瓜,我又东拉西扯搭了架子,丝瓜恣意生长,顺着防盗窗往上爬,一直爬到三楼窗外,爬得满窗满墙,整个围栏到处都是丝瓜叶子,到了此时,还没怎么见到“丝瓜蕾子”,七月底了,望着满眼丝瓜藤,连农村出生的妻子都有点着急:这丝瓜怕是不结了吧?不行把它们都扯了,看着碍眼。我笑了:不急,这是典型的秋丝瓜,过了立秋就肯结了。我咋知道的?因为我们家每年都长丝瓜,没到立秋后,咱家丝瓜吃不完呐!
八月初,明显看到茂密的丝瓜叶中有了几个丝瓜蕾子,不几日,长长、长粗,女儿看了,嘴馋:我要和丝瓜汤。我顺着防盗窗爬上去,摘下两根长一点的,中午在厨房,我掌勺,丝瓜去皮,洗净,我用到切成一片一片的,我就习惯将丝瓜切成片。锅烧热,搲一小团荤油(咱家冰箱里一直有荤油),化开,葱姜一炸,丝瓜下锅,煸炒,加水;等水开的时间,打两个鸡蛋,特意从明远路东南那家养鸡户买来的正宗草鸡蛋,打在碗里,用力打散,打得细细的;锅开,勺子搅搅,放入一把碎馓子,咱家我最好吃,各种零食都是我采购,馓子常卖常有;放点盐,按照女儿要求,稍微咸点,打入鸡蛋液,要缓缓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倒入沸腾的锅里,鸡蛋液入水成花,细细的。关火,好了,还是先盛大碗锅里留点儿,女儿用勺子舀起一口汤,吹吹,入嘴,夸赞:真鲜真香!捞起几片丝瓜,入嘴一抿即化,鲜!至于鸡蛋花,细细的,嫩个,带着荤油香,好吃;还有馓子,虽然不如茶馓那么细腻,但是入丝瓜汤中一煮,也是好吃。
在咱家,烧这丝瓜鸡蛋汤,还是要我来,妻子做起来总是有点粗放。桌上一碗丝瓜汤,女儿喝了不少,起身去厨房,盛饭盛汤泡饭,女儿中午汤个肚子滚圆。妻子坐在桌旁,看女儿喝汤,听女儿不停夸赞比她烧得好喝,脸上有点挂不住,有点气恼,然而,她也喝了很多汤。至于我,喂了小二子喝丝瓜汤吃鸡蛋花,自己没捞到喝上几口,但是无妨,为着两个孩子,我少喝点丝瓜汤,心里还是开心。
这两天咱家丝瓜大量“上市”了,光烧丝瓜汤哪吃得完?昨日,摘了九条丝瓜,中午饭否没做,妻子做丝瓜饼,烙了一锅有一锅,鲜,香,我们吃了一块又一块,太好吃了。做饼,做各种饼,妻子最拿手,我们一家四口最爱吃。

作者简介:吴波,男,1979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政治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约千篇逾两百万字,数十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逾百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年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年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淮阴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