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虎脚爪、油墩子......这些上海人才懂的暗号,你能猜对几个?

 cxag 2021-08-19
上海人记忆中最勾人的部分
变成了共同的默契
这些都要从“吃”说起

关于上海点心小吃的记忆,许多都是从家里大人那获得的:

吃早饭——

“面包冷冰冰的吃了不舒服,吃点小笼包热腾腾的不要太舒服,一口汤一包肉。”

夏天放暑假——

“我要吃甜筒冰淇淋!”

“甜筒有什么好的,给你买冰糕吃。”

@林八顿

你可能要问这些平平无奇的点心小吃能有多大能耐让上海人牵肠挂肚?而这份答案要从上海人都懂的那些事说起……

柴爿馄饨

“笃笃笃,笃笃笃……”悠扬的竹梆声随着叫卖声飘进老城厢。柴爿馄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至40年代,老师傅扛着装着炉子的扁担,敲着竹梆穿梭在老街口,光是听到这一阵声音引得路人驻足。

图源网络

《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每天夜里都穿着一件精美旗袍,拎着个保温桶,穿过悠长个上海弄堂,就为了去买一碗小馄饨……

图源电影《花样年华》

柴爿馄饨的皮子极薄,不是切面店卖的那种厚厚的机制小馄饨皮,用竹签蜻蜓点水般在肉馅里挑一下,粘皮子上一抹,手一捏,前后不过两秒钟就包好了。

懂经的人吃之前会撒上一些胡椒粉,再喝一口汤水味道鲜得不得了,咬一口浸泡在汤汁里的馄饨晶莹剔透,吃进嘴里软嫩爽滑,整个暖到心底。

@里一


                  店铺推荐:柴爿巷                

人均:38元/人

时间:10:00-20:00

地址:复兴中路1251号

两面黄

@FDkyle

两面黄最勾魂的就是咬下去那一瞬间的“咔吱”声!可能有些人看来两面黄不就是炒方便面上加了点浇头吗?实际上两面黄属于上海式炒面中的硬炒,和我们经常见到的软炒炒面是“兄弟”关系。

@FDkyle、@阿粥酱酱

正宗的两面黄必须具备这几个口感:松、脆、软、香。

光是咬下去那一瞬间的“咔吱”声,就能感受到它的松脆,只需这一声懂经的人就懂了——“香来!是刚出锅的两面黄!”新鲜出炉的两面黄外表松脆还包含着小麦的香气,内芯湿润柔软。

@施小小娴


 店铺推荐:王家沙点心店(南京西路总店) 

人均:49元/人

时间:7:00-20:30

地址:南京西路805号(近石门一路)

老虎脚爪

乍一听老虎脚爪这名字会发出一声疑问——老虎脚爪也能吃?上海人之所以都这么叫,源于它的模样。

@林八顿

这种甜烘饼,正面突起六个尖状物,颜色呈焦黄,是手工制作不用模具,六个角时常分得很开,很像老虎的爪子。

@大虾王

因为做起来费时费力,市面上卖老虎脚爪的摊头几乎绝迹,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坚持,其中就包括“健康夜市大饼油条”。

@金米兰Leaf

刚出炉的老虎脚爪外表带着一层焦糖,金灿灿的外壳掰开来可以感受到面团的韧劲。咬一口,外酥脆,里绵软,又香又甜的滋味弥漫在口中。

@林八顿


           店铺推荐:健康夜市大饼油条           

人均:27元/人

时间:全天营业

地址:安龙路500号(近虹古路)

油墩子

油墩子这个可可爱爱的昵称是上海人独一无二的叫法。它以前在上海街头小吃届的地位,是不管饿或不饿,每个学生和下班族手里都会握上一个的消闲食物。

@Lucky是个拍妻党

油墩子从最初的一毛钱涨到现在的四块钱,真正好吃的油墩子越来越难求了。

胡阿婆做油墩子的10年间,排队的人从来没有少过。不要小看这区区几块钱的油墩子,从萝卜丝的选择,火候把控,用油都大有讲究。

@男小歪

萝卜丝要用当天现洗切的新鲜萝卜;火太大容易焦,火太小当中面糊不容易熟透;用油要干净,不能掺任何杂质,要看得到底。

@淘最上海

咬一口就濮出来的萝卜丝清新爽口,金黄香脆的外皮口感酥脆,吃在嘴里油而不腻,宁愿烫得直往外哈气也想快快往下咽。

@淘最上海


              店铺推荐:阿婆油墩子              

人均:6元/人

时间:14:00-18:00

地址:局门路406号

册屁豆

乍一看这个名字会觉得特别诡异,但用上海话读一读这个词,你或许立马就能心领神会。“册屁豆”实际上是指吃多了会经常出屁的豆子,说的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五香豆、兰花豆。

@戴庆晟1394

在上海,五香豆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特色小吃——“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许多老吃货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最特色的奶油味五香豆。

图源网络

@sunday的小姨

塞一颗裹着一层白霜的五香豆到嘴里细细抿一抿,咸甜的滋味弥漫整个口腔,还能吃出一股淡淡的奶香味,越嚼越香。


               店铺推荐:五香豆商店               

人均:31元/人

时间:9:00-21:00

地址:豫园街道豫园老街104号

蟹壳黄

这种小麻饼身材小巧,形状圆墩墩,表皮金黄,活脱脱像一个蟹壳,所以上海人都叫它蟹壳黄。“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说的就是色泽金黄、香酥可口的蟹壳黄。

@爱吃糖的醋小排

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蟹壳黄,以吴苑饼家最为出名。蟹壳黄有苏派、徽派和海派,其中海派做法最特殊——可盐可甜,甜的主要以白糖猪油做馅,咸口的做了改良,有猪肉有苔条。

@淘最上海

甜味蟹壳黄里面的砂糖要化为糖水,却不能太稀,要粘口且能融到酥皮里,同时还要保证酥皮“脆”的口感。

图源网络

咸味蟹壳黄猪油和葱香四溢,趁热咬一口,内里的小白葱段和猪肉糜鲜咸湿软,和外面的酥皮截然两种境界。

图源网络


               店铺推荐:吴苑饼家             

时间:7:30-20:30

地址:延平路260-2号

香酥鸡柳

有一种上海小吃的香味隔着两条马路都能闻到,就算有鼻炎的上海小囡也能秒懂,那当属香酥鸡柳!

@蘭食记

哪里有香酥鸡柳的摊位,哪里就有学生们饥肠辘辘的身影。每到放学,小囡最期盼的就是这股味道,撒腿就往小摊跑,要是去晚了等得太久回家免不了大人一顿责骂。

@肉松松松松

刚出锅的鸡柳得多吹几口气,小心翼翼地先咬上一小口,软嫩的鸡肉里还嵌着一些汁水,刚入口是咸香,再多嚼几下会有肉的甜味弥漫开来。

@两只仙女一起吃


           店铺推荐:上南香酥鸡柳           

人均:20元/人

时间:11点营业

地址:中山北路3003-1

葱油饼

葱油面饼一下锅,葱的香气瞬间被激发,连小朋友都会说:“喏!是葱油饼的味道!”

在旧上海,葱油饼是夜生活人们的必吃美食。上海人晚饭吃的早,浪到半夜,出来夜场,闻到葱油饼的香气,巴不得变四条腿奔过去。

@Lucky是个拍妻党

堪称葱油饼界的“郭襄”小敏独自掌管饼店25年,店的生意依旧火热。

严格定义里的老上海葱油饼必定是用本地的小香葱,必定要放猪板油,必定先煎后烘。小敏店里做的是老式和新式两种葱油饼。

新式葱油饼采用素油代替猪油,使饼的口感酥脆,撕下咬上一口,可以感受到有一股子韧劲。外壳酥脆,里面的酥皮松软带着葱香,连吃两三个都不会感觉到齁。


                店铺推荐:小敏葱油饼               

人均:9元/人

时间:05:30-19:00

地址:桂林西街康兴菜市场内

这么多记忆中的老味道

对于屏幕前的吃货来说

你最懂的上海小吃是什么?

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TOP SHANGHAI 

文/栗子酱

内容合作

微信:Nicole_9539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篇 

淘最上海
淘最上海
告诉你喜欢上海的理由
205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 在看 ,分享上海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