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8-20

暑期夏令营师生们

夏令营里,读《中庸》里“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是的一些感受——

此句,这里说的是祭祀之时,主祭的人一言一行,每一步动作都要合乎礼仪。

这既是礼仪的规定性,也是主祭人的自觉,因为在这个肃穆的境遇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内在的诚与敬得到兴发和显化。

当一个人把被动的规定性和主动的自觉性融通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祭祀,才是真正的“祭如在”。也正是在此时,“格物致知”才真实地发生。

从格“圣象”这个介于有形和无形的象,到格“礼仪”这个无形的仪轨,再到格“诚意修身”这个自明自行的行动,生命的自觉和觉知才兴发起用。礼的规定性,就自然还原为身心的自觉性。

可以说“,致知”就是“清明的觉知”。

“齐明盛服”是造境,“非礼不动”是学习。所以,祭祀是一种更为微妙的学习。祭天,祭祖,祭圣贤,这是三个重要维度的学习。这涉及到一姓氏之格局,圣贤之格局,天地自然之格局。学习《论语》,心里就要祭着孔子,学习《大学》,就要祭着曾子,学习《中庸》,就要祭着子思,学习《伤寒论》就要祭着医圣张仲景,圣贤如在,时时耳提面命,时时如对至尊。生命里有了这些圣贤,便会在二六时中,三百六十五日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个人的气质和气象。

习经,通经,所通习的不仅仅是文言,更是这一个个圣贤之灵,他们这不灭的生命气质,会和我们个体生命发生交感,对话。

一点感受,是为记。

秋山
8/20凌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