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字习医——一个字把古代所有的治疗手段和医理全部都涵盖其中

 牛妈古法育儿 2021-08-20

     No.

      01

解字习医

我们开办的这个“宝藏文字”系列专栏解字习医,就是为了发掘、整理文字里所传之明灯和道理,将以“字里传医”为主题,与大家说说汉字中那些与中医有关的基因,既可以了解汉字深层的意义,又可以从中体悟中医的医理。





No.

02 解字习医之“医”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医者,仁人之心者。那么“医”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什么含义?代表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说说这个“医”字。

医字,古代字为“醫”。“医”字最外面的方框代表医者要方正,不偏不倚、中正。医者首先要人品中正、德行好,有仁爱之心。做人要有原则。这是对要想成为医者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简体字的“医”里面是一个“矢”字,“矢”就是飞箭的意思。整个“医”字很像一个含着“箭”的“张开的口”,这说明医者为“张口即为箭”,射准了祛病,射偏了害人。故为医者,“口中含箭”,不能说错话,下错医嘱就会要病人的命。医者应深知,为医之难,为医之险。


而繁体的“醫”读yī一声,本意就是治病的人,也就是医生了,这一点和“医”的现代用法是一致的。醫的上半部分也念“殹”( yī),这个“殹”是指治病时的扣击声,下半部分的“酉”字,是指用来做医疗的药酒。这都是对古代中医治病的描写。

“医”究竟起源于何时,我们无法考究。它的诞生与战争有关,古代人打仗经常会用到弓箭,受箭伤的士兵就不少见了。取出所中的箭,然后放到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便是“医(yì)”。为士兵取出箭的人,就是“医生”。“医(yī)”就据此而来。

“医”字字形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常见词组有会讳病忌医(不愿意看病),医术(医疗技术),上医医国(上医: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在古籍中,“医”字也经常出现。比如以下几本典故:

医,治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得酒而使。——《说文》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国语·越语》

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譬之若良医。——《吕氏春秋·察今》

驰召医。——《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无医药。——清·方苞《狱中杂记》

医是把匚、矢、殳、酉(巫) 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医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对疾病的态度,讲究阴阳平衡,扶正祛邪。

一个医字,把古代的所有的治疗手段和医理全部都涵盖其中。不管如何解释,但医是治病救人的,注定离不开医疗工具、治病方法、思想理念,医德医风。到了现代,简化了汉字以后,就用简体的医代表治疗了,毕竟现在已经不需要那个专门用来装箭的容器了。


我们的健康还是需要医护人员为我们保驾护航,尊重他们的劳动,感谢他们的奉献,真诚的道一声,医务工作者,你们辛苦了。

No.

03 中医之道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有中医的影子。特别是本次新冠疫情,中医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从西汉到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每次疫情,都能让当时的社会为之战栗。但是,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中国历史也是一部战“疫”史,每一次瘟疫到来,中医都不曾缺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