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渡苑,鉴真第六次东渡起航地

 阿榧榧香 2021-08-20

★旅游地点:苏州张家港东渡苑

东渡苑之行,是因为偶然知道鉴真第六次东渡的起航地点,竟然是在咫尺之遥的张家港。于是,就趁着某个假日,带着家里的小朋友驱车前往。一路跟着导航在鹿苑高速出口下,第一次不小心开过了头,然后掉头,终于看到了指示牌,这条路有点小,车速稍稍快一点就很容易过头的。

东渡苑位于张家港市鹿苑镇,是为了纪念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而建的。鉴真在十年间出海东渡,因为风涛的险阻,先后五次渡海均告失败。唐天宝十二年,大师已经66岁,且双目失明。但是他仍然率众弟子在黄洒浦扬帆起航,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获得成功。大师在日本奈良东大寺建坛授法,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者。他筹划建诏提寺,这座寺庙后来被日本尊为国宝。

东渡苑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275亩,是鉴真第六次成功东渡的起航地。虽然只是3A级景区,但因为鉴真这个名字,而让我心生向往。

进入大门,有点空旷。虽然是假日,但似乎游人并不多。在门口遇到一对母女,居然也是慕名而来的。虽然我们并无意结伴而行,但大约行程差不多,所以总会时不时碰到,然后互视一笑。

进入拱门后沿着小径往里走,从台阶下看到一个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十分醒目。走过去才知道是诗碑亭,由郭沫若为鉴真大师圆寂1200年纪念题的诗。

一侧的东渡桥是按照唐代风格建成的,横跨古黄泗浦。唐朝的时候,这条河向南可通运河、抵达太湖。向北则与古长江口衔接,然后就可以进入大海了。桥下,就是鉴真当年第六次东渡的出发地古黄泗浦了。看了诗碑才知道,阿倍仲麻吕当年还是陪同鉴真大师前往日本的人员之一,并以诗记之。

往湖边走,经过经幢亭,就是东渡苑景区的核心部分东渡船了。这艘船长32米,阔10米,船帆总高30米。

当然不可能是公元753年的东渡古船了,这艘船是央视连续剧《鉴真东渡》中使用的道具船,说白了就是一艘仿真船。

船身通体黑色,造型古朴,很是雄伟。除了船舱,还有二层的嘹望台,但只是作为道具放置在湖边,并不能让游客登船。大约是因为木船久经风雨,如今登船多少会有些安全隐患。虽然是道具,不过制作得还是很精细的,迎面就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大约是前两天刚下过雨的缘故,湖水不是那么清澈。而草坪上栽的蔷薇,也花落如雨,在红艳艳的杜鹃花旁仿佛铺上了一层白雪。

湖心有樱花岛,但现在樱花树已经长了绿叶,花季早就过了,因此无法看到樱花的烂漫花海,可惜了。

对岸是唐风长廊,是一些图文资料,稍稍看了两眼就略过了。

湖畔的芦苇似乎还是幼生期,有的还被砍到根部,这时候刚刚冒出一尺来长,却新绿得可爱。明明已经到了初夏,却像是又回到了春天。

生态林的游客就更少了,好半天才遇到一个单身的游客。树木并不算很高大,由此可见景区的建成也并不久远。再往前去,人踪全无,迎面走来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再过去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赏玩的景点了。但这片树林,其实走走也是不错的,就当是散步了。

纪念馆紧闭着大门,我们不得其门而入。我倒觉得这里比唐风长廊要有意思,应该是关于鉴真大师的事迹介绍吧。

走到马嘶桥上,有位小朋友很大胆地爬到了桥栏上,隔岸的母亲吓得失声惊呼。小朋友却笑嘻嘻地朝着母亲做了个鬼脸,身手很伶俐地跳下来,大约是太得意了,差点摔了个嘴啃泥,被母亲好一顿数落。

不知不觉就走回了东渡苑的大门,东渡寺就在不远处。仿古牌楼写的是“东渡苑”,据说是由苏州原寒山寺方丈性空大师题写的。牌坊的背面题写的是“鉴真遗风”,该寺应该继承大师不避艰险的精神吧?

寺庙是唐代风格,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厢房。虽然名为东渡寺,但鉴真大师似乎并没有在此寺主持过寺务。

不知道平时的香火怎么样,今天看起来十分冷清。虽然借了鉴真东渡的名头,但毕竟不是千年古刹,少了点厚重感。

寺内主要有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主要是为了纪念鉴真东渡成功而建的,建寺的历史大约与东渡苑相差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

鉴真东渡此帆扬,六度徜徉从未彷。

湖岸春花犹未落,唐风尚见奈良长。

——七绝

自驾游:张家港东渡苑

5月初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