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花,开暖了冬季艳阳天

 阿榧榧香 2021-08-20

★赏花地点:无锡荣氏梅园

梅园有一株百年山茶,因为偏离主景区而少为人知。其实梅园的茶花并不只有那一棵,很多山茶花散种在景区各处,笑对秋霜冬雪。谁说欺霜傲雪是梅花的专利?我俚茶花分明也能当得起这四个字嘛!

著名的旅游城市山东青岛,就有一株野生的山茶,当地有人称其为耐冬,就是因为茶花能够在整个冬季开放,这忍耐寒霜冬雪的能力,堪比梅花。

茶花比较出名的是云南,一来人家的茶花确实漂亮,二来也得益于武侠小说传播的广度,所以即使养在深山也广为人知。四种也有栽培,人们习惯称其为蜀茶。

山茶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山茶叶如茶树,高丈余。”从叶子上来看,山茶与茶树相似,都是油光光的,绿得深沉含蓄。山茶树可高达丈余,那就起码在三米开外了。

不过我们常见的山茶可没有这么高,梅园的百年茶树也才堪堪长到三米,其他的茶树也就一米左右而已,身量还很小,大有发展的空间。

不过这个说的应该是蜀茶,滇茶的树高可达十余米,身材更加高大,可能与云南的气候环境有关,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当然让高大的树种更容易生长。

到了宋代,山茶花就走入了文人墨客的视野。曾巩就曾写下《山茶花》:“山茶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山茶花开的时候还是严寒的冬天,等到春天回来的时候,山茶花也开到了盛时。多么可爱的山茶花啊,承包了我们的整个冬季。

下面还有一联“苍然老树皆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可见曾巩看到的山茶花是株老树,花开万朵是什么规模啊!虽然写诗难免会有所夸张,但也说明枝头的花朵数量之多了。

“寒梅数绽少颜色,霰雪满眼常相迷。岂如此花开此日,绛艳独出凌朝曦。”在曾巩的眼里,山茶花的颜色分明比梅花更艳丽啊!其实梅花的颜色并不比山茶花少,可能当时的梅品种还比较单调吧。

另一位宋代的高产诗人陆游也写过山茶:“惟有小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他看到的茶花也是红色的,绿丛中的数枝红无疑是明亮的。

他赞赏的是山茶花的持久,另一首诗也是这个意思,“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知君。”能够从雪里开花直到春晚,舍山茶也真挑不出其他花卉了。

不过宋朝的时候茶花的颜色还是比较单调的,现在的茶花虽然还是红色唱主角,但也有粉色和白色,甚至黄色。我比较偏爱的是复色,红里带白白里带粉,冬天都被它们开得暖了,仿佛每一天都是暖暖的阳光。

就像眼前梅园花溪的这几丛茶花,都是白里透红,红里间白的花朵,每一朵都是高颜值。即使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也在深浓的红里染上了白。

这白不是刻意画上去的,有点像是云南的蜡染技术,在红白的过渡区间也显得十分自然,每一朵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朵都堪可入画啊!

自由行:无锡荣氏梅园

12月深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