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寸博雅,虞山印派篆刻艺术

 阿榧榧香 2021-08-20

★旅游地点:苏州常熟博物馆

文化名城常熟有着自己的文化流派,虞山画派、虞山诗派、虞山琴派再加上虞山印派,在篆刻艺术领域,可谓是名家辈出。

虞山篆刻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的缪贞,得虞集和赵文敏公不传之妙。赵文敏公即元朝书画大家赵孟頫,他开文人印刻之先河,缪贞的篆刻风格就深受其影响。

明代有王亮、戈汕、陈仪、陈佑、陆瑞徵等雕刻名家,其中戈汕成就最高,工元朱文,以古文入印,有传世佳作“朝阳鸣凤”。到了清代初期,吴门书坛领袖文徵明的长子文彭,就是一位篆刻名家,他风格工稳,有六朝苍劲古朴之气,他和弟子何震开创了我国印学史上第一个篆刻流派——吴门派。

其后,常熟的篆刻名家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沈龢、林皋、王瑾三足鼎立,创立了虞山印派。以篆刻艺术,而与画、诗、琴相提并论。

三人中,以林皋成就最高,被认为是虞山派的开山鼻祖。林皋,字鹤田、鹤巅,更字学恬、学憩。而他的号,简直就是不胜枚举。大概玩印的人都喜欢给自己换个称号,所以他的别号有大林、虞山一叟、石梅老人、二十四桥客等等。

林皋有一方印,“莆田鹤田林皋之印”,似乎说明了他是莆田人。有说是祖籍莆田的,也有说生于莆田的。不过他的篆刻作品中,还有“虞山人”、“子游里人”、“家在仲雍山下”、“虞山林皋鹤田氏之章”、“虞山林鹤田宝砚斋所藏书画记”等很多自用章,甚至还有一方印是“生于虞山”,似乎又表明他是常熟人,可能只是祖上的籍贯是莆田吧?

至于“二十四桥客”,说明他曾经在扬州宦游过。而他的出生和成长,应该还是在常熟,从他诸多的自用印章就可以看出来,他对虞山的感情有多么深厚了。

他的田篆艺术取法秦、汉、宋、元,致力于工整,印章端庄秀美,清劲明快,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

他的自辑《宝砚斋印谱》流传颇广,后来还有《林鹤田印谱》、《林鹤田印书》、《林鹤田印存》、《林鹤田印稿》等著作传世。

虞山印派代有传人,到了清代晚期,又出了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他就是赵古泥,他继承传统,别开生面,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虞山印派的又一个代表人物,在晚清印坛被称为吴昌硕之后的“江南第一人”。他一生治印逾万,传世作品《泥道人诗草》、《泥道人印存》等。

博物馆里展出了林皋、赵古泥、殷伯唐及近代庞裁、庞士龙所刻的精品,篆刻的内容有姓名、字号印,有斋馆、堂号印,有闲文、吉语、警句印,有收藏、鉴赏印等。

作为一个外行人,我喜欢看两面刻,虽然两面刻不像苏绣的双面绣那样神奇,但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例如林皋的两面刻一面是“谏议之章”,另一面是“内廷侍从之臣”,一面阴刻,一面阳刻,很有意思。

还有把一首诗刻成两面印的,像是“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或者是“红树青山合有诗,万树梅口数升洒”。把诗刻在印章上,可见林皋是得多喜欢这首诗。

对联也可以两面刻,“豪气未除,肝胆本天性”,“扫地焚香,紫云溪上是吾家”,一面线条纤秀,另一面则显得粗犷,刻出来也是很有意思的。

林皋大概很喜欢两面刻,这次展出的林皋印刻中,两面刻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字数都不少。

赵古泥的印刻展示更多,可能是因为其治印的数量更加庞大,其中精品也不胜枚举,不过双面刻不多,大多是单面,字数也不是很长。

在两人之间还有一位篆刻名家殷伯唐,他在罢官归里之后,重葺可园,篆、隶、铁笔一时称美,有《印及汉馆印略》行世。

民国时期的庞裁,别号醉月居生,生平除书画外尤爱治印,喜欢文氏一派,又醉心林皋的风格。他的印刻比诸前人更加变化多端,方印、圆印、长印等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形状。

庞士龙,字云斋,号海禹山民,擅长书法,四体工稳,善治印,初学季厚焘,后学赵派。他是庞裁的儿子,于1987年去世。

此外,还有当代篆刻名家归之春的作品。归之春十六岁开始学印,从浙派入手,擅篆刻,工篆隶,善诗能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非物质文遗产虞山派篆刻传承人、虞山印社名誉社长等。

自驾游:苏州常熟博物馆

2月暮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