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笔记:红欲断、杏开素面

 大吕 2021-08-20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作者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注释

兰心,兰花的蕊。这两个字诗词中常出现。常用于拟人化,如:柳永《玉女摇仙佩》词:“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如吕渭老的词:“新燕又双,兰心渐吐,嘉期趁取花朝。”

草甲,草木萌芽的外皮。因其外面有角质,故称甲。(这是我的理解,查了好半天,没查到出处。抱歉)另外有一个词,叫风兵草甲,但这个词从草木皆兵上化来,草甲是以草为盔甲(代指战士),意思与这里不合。

东风欲障新暖,这是个乱语序的句子,正常的语序是“欲障东风新暖”,就是春雪要屏蔽东风和新春的暖和。

,徒自,一厢情愿的意思。如李清照的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这里的意思是说,空自寒凝在青瓦上,却难以留存。

信知,深知,确知。

暮寒,将要尽的寒气。

行天入镜,这里化用了唐韩愈《春雪》诗:“入镜鸾窥诏,行天马度桥”,以镜和天来喻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让人感觉鸟飞雪面像飞在镜面上,马走桥面像走在天空上。

误了双燕,暗含着上一次注释的燕传书的的故事。就是误了接到书信。

柳回白眼,这是说雪花落在柳树上,柳眼就变成白色的了。柳树叶芽刚出,像眼睛睁开一样,故称柳眼。柳眼被雪,就觉得变成白的了。柳眼也是经常被诗吟咏的对象,如向子諲的词:“柳眼风前动,梅心雪后寒。”

旧游忆着山阴,这里用了晋代王子猷雪夜泛舟访戴安道的典故。王子猷酒喝多了,让人驾舟载他去见戴安世,到门前却回来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后盟遂妨上苑,用的是司马相如的典故。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这个故事我在《史记》上没有看到,只在南朝宋谢惠连《雪赋》里看到这样的话:“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上苑应该是进苑的意思。

熏炉重熨,熏炉重新点燃来烘烤取暖。熏炉,是古时熏香和取暖的炉子。熨,烘烤。如熨炉。

挑菜,是个节日。唐宋时盛行。到了二月二这天,不论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要挖野菜,但不只是为了吃,还有一些仪式来增加玩乐的意味。

灞桥,是唐朝长安人送别的地方。灞桥还有一个与雪有关的典故,说有人问郑綮:“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

试翻译如下

春雪巧妙地沁入兰花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仿佛想挡住了东风和刚生出的暖意。雪花空自凝在碧瓦上却难以留存,由此确知将要结束的寒冷其实很浅。弄出这样轻松纤软的春雪,人走路就像在天上镜中走。我想故乡层层的帘子也不会卷,这将误了来送信的春燕。

青色还是不能被雪全覆盖,柳枝沾雪柳眼变白,刚开的杏花形成的红霞也要断了,雪给红杏开了个素白的妆面。想过去雪天出游是那王徽之山阴访戴的故事,雪天妨碍得司马相如,违了约定时间,耽误了参加兔园宴会。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来取暖,暖和了就放慢了做春衫的针线。恐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春雪相见。

赏析

史达祖深受周邦彦、姜䕫影响,在词的遣词造句上十份讲究。看这首词,几乎每个字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中的“巧沁”“偷粘”都是很用力地锤炼。“青未了”“红欲断”,说得恰到好处,极有分寸。“柳回白眼”“杏开素面”,写得极形象,宛然在眼前。这些都是王国维所说的“不隔”。

然而,过度用力,也失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清朝周济评论说:“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笔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数,所谓一钩勒即薄者。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周介存谓:'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刘融斋谓:'周旨荡而史意贪。’此二语令人解颐。”说明王国维也大致赞同周济的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