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房人,究竟该跟着谁去买房?

 苏州楼市热议 2021-08-20



01

为什么要跟着别人去买房

每一个买房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选择跟着别人去买房。

第一、个人看房时间少

市场上有太多的项目,自己要上班,没时间去仔细考察每一个项目的优缺点。这时候,有人推荐可以做到合理化筛选更适合自己需求的楼盘,更加高效。

第二、跟着大部队走,尽量少吃亏

自己不懂楼市,跟着大部队走,哪怕走错了,自我感觉也不至于亏的太狠。万一要是真的亏了,也有一大批同行的人,心里释怀更快一点。

第三、及时止损,有效避免别人走过的坑

比如有些人分不清“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可能会被套牢一部分钱;再比如看合同时容易找不到重点而被忽悠;还有可能会轻信某些抢房软件、茶水费......

第四、两个字,就是“省钱”

一般自己去售楼处,基本上是薅不到开发商的羊毛,哪怕是有也非常有限。但是跟着中介或者渠道,可能会有额外的内部优惠,能省一点是一点,毕竟买房动辄就是好几十万的首付。

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买房真的是掏空了家里6个口袋才筹集到的首付,禁不起折腾与浪费。

而个人对于楼市的认知是有限的,很容易耽误时间和节点,错过真正的买房时机,后期付出更多不必要的首付投入,或者增加还贷压力。

02

为什么选择一姐

首先,我们得分清楚,如何选对这个“别人”。

一般,买房路上的“别人”主要是指老熟人(同事、亲戚、朋友)、中介分销、开发商(渠道)、自媒体这几类

(1)选择老熟人:不一定有时间带你看房;个人情感太浓厚,会因为自己住的小区好坏,然后做出不理智的房企推荐;虽然有过购房经验但专业性不强,对楼市环境和各个项目的信息了解不够全面。

(2)选择中介分销:好处是能根据你的预算和需求推荐合适的项目,但为了赚钱会优先推荐佣金高的合作项目。同时,为了逼定你买房,可能会用有优惠或者营造再不买后期就涨价啊等等销售手段造成你心里的恐慌。

(3)选择开发商(渠道)买房:针对性太强,只能看一个项目,且一般都没有什么额外优惠。

(4)选择自媒体大V:市场专业性强,更了解各大项目的最新动态以及优惠情况。虽然也会带粉丝们看房,但更多的是与开发商广告合作,功利性没有那么强反而更能做到客观与专业,同时由于与开发商的合作关系,部分项目还能有额外的优惠

综上,跟着自媒体大V去买房的优势更大一点。比如一姐,专业的楼市资讯服务以及特定的七大购房福利,轻松做到“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在合适的节点,买到更优质且符合需求的房源”。

  • 1、一对一专业咨询师对接服务,合理筛选适合需求的项目;
  • 2、免费专车看房服务,节约时间;
  • 3、定期开发商优惠房源第一时间通知带看;
  • 4、购房成功会有家具家电礼包一份;
  • 5、5000元现金抵用券,只针对一姐的会员粉丝;
  • 6、专业的金融咨询服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或其他金融问题
  • 7、购房成功还有神秘大礼包。

03

一姐成功带看超100组

截止到目前,一姐已成功带看购房粉丝成交超100组,获得了大量粉丝的感谢与认可。

下面,一姐举2个比较经典的案例。

案例一

在苏州居住多年的中年夫妻,老公也曾触及过房地产相关产业。冲着改善去的,园区奥体、新区狮山集中供应时疯狂看房,但是一直下不定决心选择那里。

最后,在我们的建议下以4W+/㎡的价格成功赶上了唐宁府最后一期房源。毕竟孩子上学在那,又是熟悉的生活圈。现在二手房都7W+/㎡,虽然是自住不准备卖的,但还是为此专门发来了感谢短信。

案例二


在苏州上班4年左右的小伙子准备定居了,首付预算虽然有但也有限。运东、浒关、相城、吴江太湖新城等板块的低价项目都看了个遍,还是拿不定注意。最后,我们根据他的预算以及他后期的工作和生活考量,给他推荐了单价1.7-1.8W ㎡的中海富仕居。


当时二期开盘时,他有幸抢到了靠前的号码,但由于10楼以上都没有好房源了,本来都准备放弃了。最后还是在我们的推荐下买了9楼的房子,现在不仅二手房涨价了,再看看周边新房价,非常感谢我们当时推了他一把,不然现在都上不起车了。
可见,买房路上一个好的带路人是多么重要。


写在最后

无论你是否有买房经历,你肯定都有经历过熟人、中介分销、自媒体、开发商(含渠道)等不同渠道给你推荐房源。

这中间,开发商(含渠道)的就很明确,只针对单个楼盘销售;中介分销,盘子是铺的大,但是也只会推荐佣金高的项目;自媒体,全城项目推荐;熟人嘛,可能还没有你了解的多呢......

这时候,一个好的盟友就非常显得非常重要。一姐,就是最佳合作拍档!

欢迎大家踊跃加入一姐专业购房团队!


关于苏州楼市,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我们不做指导者,只做买房路上的同行者。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