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念,最可宝贵的礼物——读严歌苓《穗子的动物园》

 醉翁2578 2021-08-21

善念,最可宝贵的礼物

 
读严歌苓老师《穗子的动物园》让人感到亲切和怀念,因为书中散发出来的温暖已经离我们当下生活远了很多,起码对我来说是如此的。严歌苓老师这本书收录文章总计有14篇,12篇散文和2篇小说。而我看到的电子式只有4篇(微信阅读说是定期更新,期待中……)。虽然少,但读起来却也是津津有味,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中间有事儿忙了半天)。真心说,有被暖化的感觉,一边读一边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光,真是美好而亲切。
 


在《穗子的动物园》中,严歌苓老师站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时间段,回忆了自己与动物相处而生发的情感。就像她在给读者的话里所说,别总记着,是我们在喂养它们,其实已忘了,是它们一直在喂养我们。”我们活着的每一个当下,都有过去的影子,都是童年少年时光内心回忆的生发,构成我们当下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世界,与动物的相处尤其如此。就像文中的穗子一样,与动物的相处,让她感悟到生命的平等,感悟到善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感悟到童年和少年时光的温暖与可贵,构成了一个人一生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说,特别是始终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这一课太重要了。与动物的相处,与植物的亲近,是他们与自然最好的沟通方式,而隔绝了这一层,人就会变得残酷,缺乏同理心甚至缺乏同情心和最起码的友善,这是童年教育里极为重要的一环,是人生的一堂大课。


严歌苓老师的文章,融现实的情感于散文或者小说,别开生面。特别是对于真实情感的表达,游刃有余,酣畅淋漓,但有别于对她小说的阅读感受。阅读小说,有预设的情景,本能认为是虚构,所以我们会往小说的人物结构需要和所要表达的内涵里读,所以读出来的小说往往是一个虚构的客观现实。而对于这些散文来说,我们不管作者是在书写现实还是在编写故事,读到是真实的情感的表达,非常贴近内心,让人感受到暖暖的人世间的温情。这是与小说决然不同之处。


一直钦佩严歌苓老师写小说的能力,对故事的构思、对结构的把控、对语言的调配、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塑造,都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往往成熟的作家也会形成自己特定的风格,而对自己的创作造成桎梏,从而再难有好的作品出来。所以我们会看到,不少作家除了一本代表作以外,就很难再见到好的文字了。对于严歌苓来说,似乎每一次看到的新作都是别开生面的,题材新颖,人物独特,仿佛信手拈来,处处都是可作为的空间。这部作品,虽然只看到了三分之一,但也可以探寻到它与过往作品的差异了。它没有那么多的故事性,却深入人心,让我们以穗子的视角走进一个全新的动物世界,与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对接,构成了人生画卷,属于严歌苓老师,也应该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吧。这得益于她对于这些动物描摹的细致真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与我们心中那个动物世界何其相似,而表达出来的情感直击我们心口,因对死去动物的爱怜而生发的一阵阵疼痛伴随着回忆在胸中激荡。


《穗子的动物园》最可珍贵的是唤醒,唤醒我们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所以温暖感人。同时,我觉得也是一份给孩子和家长们的一份礼物,它似乎告诉我们在忙忙碌碌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学绩业绩之外,还有一个温暖的角落值得我们珍视。那是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最可宝贵的礼物——善念。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