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解析:《金匮要略》奔豚汤证析疑

 嘉齐656 2021-08-21

奔豚为中医病名,又称奔豚气。豚,小猪。《金匮要略》云: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诸病源候论》云:豚者,气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

根据《金匮要略》原文分析,该症为情志所伤,肝郁气逆所致,久而久之导致肝脾不和,阴阳寒热不调,临床主要表现为:胸中气逆如“小猪”之奔,(意为心慌意乱,心神不安,心悸心冲),往来寒热,并有腹痛诸症,用“奔豚汤”治疗。

《金匮要略》奔豚汤由甘草、川芎、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组成。

《金匮要略编注》云: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阴、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

《古方选注》云: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川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甘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

细观本方组成,实乃小柴胡汤加减而成,意在疏肝和胃,平衡阴阳,调和寒热,因奔豚汤证气逆上冲为主证,气逆之症,当慎用升提之物,故去柴胡之升,葛根,葛根虽也有升提作用,但与柴胡相比,葛根升提作用较弱,且柴胡长于清表热葛根能解渴生津而除烦热,奔豚证无表热而是烦热,所以用葛根而不用柴胡。而方中“李根白皮”可谓“千古之迷”,历代医家解释含糊不清,或一带而过,或“闭而不说”。究其关键,在于李根白皮为苦寒之品,主要是“实热”,而本证是“虚热”,一般的“李根白皮”显然作用不佳。故仲景特在“李根白皮”前加了一个“甘”字,甘为甜也,显然不是苦寒的“李根白皮”,究其何物不得而知。

从方论证,从证推方是研究仲景原文的常用方法。同时我们在研究仲景原文时,要重在“方义”,不要拘泥于“方药”。故从“李根白皮”的“”字提示,可以理解:“甘味”药长于健脾益气,“李根白皮”味苦而清热。应该是“益气清热”之品,这里的“热”,是烦热,烦热者多为“阴虚”,故在临床中不应拘泥“甘李根白皮”为何物,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或加重“葛根”用量,或用其它“益气养阴”之品以代之即可。

根据奔豚气,胸中气逆上冲,往来寒热(潮热),腹痛,心神不安,心烦口渴,脉弦等表现,与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相似,故我在临床上用“奔豚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如潮热自汗者加龙骨,牡蛎等;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合欢皮等;身疲且口渴者,选用参须,麦冬,知母等,肝脾不和者,加白术,茯苓等;肝肾阴虚者,加覆盆子,枸杞等,只要辩证准确,选药适当,往往疗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