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难忘的“送教上门”

 特教梦 2021-08-22
一次难忘的“送教上门”
陶建军
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我们要到鄂东北山区为一个智障学生“送教上门”。汽车在蜿蜒的山区公路上行驶着,宽阔的柏油马路,两边是松林,青葱茂密,风吹过来,似乎有阵阵松涛在弹奏,点点阳光在跳舞,凉风从半开的车窗中吹进来,虽然是夏天,但是给人很舒畅的感觉,并不觉得炎热。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我的思绪忍不住飘飞。
1987年,我被分配到当时的我们今天的目的乡镇工作。那里是苏区、是老区、是今天人们红色旅游的目的地之一,是十几位1955年授勋的共和国将军的同一故乡。
可是那时,那山乡,贫穷而又落后,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这条道路,哪里像今天是又宽又平的柏油马路呀?是满是小石子的泥土路,雨天都是泥,晴天都是灰,狭窄、曲折、陡坡、无护栏、无安全标志,当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车子,那时节有辆自行车在这条路上骑骑,也算今天的中产阶级了,偶尔一辆摩托车跑过,那定然是富翁了。
手机响了,是老曹来的电话,问我到了哪里。
听说我要来他家“送教上门”的消息,他似乎很兴奋。这一路上,我已经接了他三次电话。
老曹是我们今天要走访的学生家长。一个憨厚的中年人,他有着山乡人的共性,热情淳朴、厚道直率、真诚好客。因为是我的智障学生的家长,我知道他比我差不多同年。我也知道他家里的一些情况。他一家三口:他自己、一个中风瘫痪而且失语的老婆、一个因唐氏综合征而智障的孩子。自从我开始担任他孩子的班主任那天开始,我就在想象,老曹的生活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我甚至想象,在一座大山深处,几户人家构成的小小村落,老曹的家一定会是一间窄小低矮的土坯房子,阴暗而且潮湿,说不定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因为这非常符合三十年前,我在那里工作时,贫困人家的典型住宿特征。
可是车子旁边的村子告诉我,现在的农民他们大多是住着三层的小洋楼,偶尔在车窗外还闪过一座座像别墅一样的豪华房子。我又想,或许老曹他们家也不会像我想象的那样狼狈吧?尽管他们家只有他一个正常人,一个壮劳力。
凭着记忆,加上老曹时不时的提醒,我们在他村口,看到在烈日下晒得流油,还在等候着的老曹。跟随着他走进村子,走到他家门口,首先撞进我眼帘的是,他住宿的条件还不错,楼房,两层,不豪华,但是宽敞,经过了简单装修。
他的妻子,下肢瘫痪,但还是坐着,在大门口满脸笑容的欢迎我们。尽管没能说话,但是打着手势,指挥老曹为我们倒水,还拿出“王老吉”凉茶。
老曹的智障女儿,这个时候,在房间里出来,看到我这个班主任,满脸笑容,拉着我的手,不断抚摸,嘴里“阿吉、阿吉”说出音节,这些我懂,这是孩子在兴奋的跟我这个班主任打着招呼。
老曹的女儿叫“柳儿”,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个在春光灿烂的日子里来到人间的小天使,她的父母是希望,她能够给人们带来明媚的春天,给家庭带来希望,能够像柳树一样婀娜多姿。可是事与愿违,她是先天智障,今年十三岁,一字不识,没有清晰的语音,我接受带班的时候,她多动,没有自我控制能力,进食不知道多少,也不知道时间,一餐饭吃下来,如果老师不去找她,她会在食堂的餐桌边一直坐下去。三年下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她现在能够自己收拾好衣物,能够穿戴整齐,知道洗脸,吃饭的时候,也可以随着同学一起用餐,她还能够看着视频资料模仿跳起街舞。看着孩子的变化,我们也不能不佩服教育的奇迹。
我们正同老曹交流着孩子的一些表现。他的不能说话的妻子突然变得兴奋起来,口里呀呀说着,手里做出写字的姿势比划,一看就知道她想写什么。老曹找来一枝铅笔和一个小本子,给了她。她用颤抖的右手,在纸上艰难的写着:“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一愣说:“你是……?”老曹接过话,代替妻子回答,他的老婆的名字叫王绍花。王绍花的纸上又出现了一行字:“我是你的学生呀!”
我仔细打量着王绍花的脸,一瞬间,我记起来了,是的,三十年之前有这个学生,那时的她留着齐耳短发,明眸皓齿,脸色红润,特别喜欢笑,充满着阳光,最令我难忘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优异,是我们班的第一名,她阳光而富有朝气,校园里经常能够听到她的笑声。可是似乎好景不长,初一年级那年春节,她的父亲就不让她再到学校读书,家里穷,交不起30元的学费,我记得,我到她家走访了几次,没有效果,最后,在遗憾中,她不得不辍学。哎,要说她读书的时候,正好与大眼睛“希望工程女孩”苏明娟同时,可是她没有苏明娟那样的命运,被记者发现。我清楚的记得,我最后一次走访她们家出来的时候,她满脸的泪水。
三十年过去了,我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地点,遇到这样一种状况的曾经给我留下无限遗憾,也曾经让我无限自豪的学生!我的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老曹说:“她身体好的时候,曾经反复给我提到过初中时的老师,没有想到,就是你!她一直没有忘记你对她的关心和鼓励。”
“这真是太富有戏剧性。老曹!”我说,“你是不幸,你的孩子也是不幸,你的老婆也是不幸的,但是你又是幸运的,相比较而言,如果没有经济的飞速发展,如果没有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要是在三十年以前,你能住上楼房?你的孩子能够享受低保?能够到学校接受教育?你的老婆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那恐怕是个梦想吧!”
“是的,无论怎么艰难,可是我真是得到了很多帮助,如今的社会福利和对弱势群体的照顾,让我能够渡过难关,也让我体会到了幸福,它让我看到了希望!”老曹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