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笔】 课堂小插曲

 特教梦 2021-08-22
课堂小插曲
赵亚娥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教育故事: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看着教室里仍旧吃的吃,喝的喝的益智小朋友,我赶紧让他们把自己的杯子、吃食放好,进入上课状态。
正当我上的顺利,学生听的认真的时候,一转头,发现茜茜不见了,于是赶紧走下讲台,看一下她在干什么。结果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把三张凳子拼在了一起,而且睡在了凳子上。看到这种情境,不知怎么火一下子上了起来,想要发火,可因为怒火可以让一个人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并想起这些孩子的特殊性,我深呼吸,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我走到她的跟前,沉下脸来,问:“茜茜,你在干什么?站起来!” “茜茜不要起来。” “起来!”我厉声说。茜茜磨磨蹭蹭的从凳子上爬起来,站在地上。
正当我上的顺利,学生听的认真的时候,一转头,发现尹瑜瑛不见了,于是赶紧走下讲台,看一下她在干什么。结果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把三张凳子拼在了一起,而且睡在了凳子上。看到这种情境,不知怎么火一下子上了起来,想要发火,可因为怒火可以让一个人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并想起这些孩子的特殊性,我深呼吸,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我走到她的跟前,沉下脸来,问:“茜茜,你在干什么?站起来!” “茜茜不要起来。” “起来!”我厉声说。茜茜磨磨蹭蹭的从凳子上爬起来,站在地上。
“大家刚才看见茜茜在干什么了吗?” “看见了。” “茜茜刚才在干什么?” “在睡觉。”“那谁来说一说,茜茜表现好不好?” 一生答“不好。” “那上课时能不能睡在凳子上?” “不能。” “上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听老师的话,认真听讲。” “那我们能不能像茜茜那样做呢?” “不能。”“对,因为茜茜上课没有坐好,没有听老师的话。”听完学生的评价之后,再转过身走到到茜茜跟前,问:“茜茜,说一说你今天表现好不好?” “不好。” “那我们上课时能不能睡在凳子上?”“不能。” “那上课时应该怎么做?” “要表现好。” “怎么才能表现好呢? “听老师的话,坐好。”“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了,谁表现得好,就奖励给谁红花,那茜茜今天能得到红花吗?” “茜茜要红花,要两朵。” “那你今天表现好吗?” “茜茜表现好。” “茜茜今天表现的不好,上课时睡觉了,红花得不到了。”“茜茜表现好,要红花,要两朵。” “今天茜茜表现的不好,不能得红花,要得红花,接下来看茜茜的表现,表现好了就有红花,好不好?” “好。” “那茜茜应该怎么做呢?” “茜茜要坐好,要手背后。” “好,现在茜茜知道怎么做了,以后上课的时候能不能再睡到凳子上呢?” “不能,要表现好。” 说到这,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并且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好,现在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同学们,以后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 “要表现好。手背后,坐端坐正。” “好,同学们今天都表现的非常好,老师奖给表现好的同学一个小贴贴。”奖励小贴贴。 “那你们还想要红花吗?” “想要。” “好,那老师看接下来谁表现的最好,就奖给谁。现在我们继续上课。”
一节课的小插曲就这样过去了,同时一节课也过去了不少的时间。但我不后悔,因为,对于这些益智的小朋友来说,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的课堂行为习惯慢慢变好。
感悟分析:
益智的小朋友和我们正常的学生来比较,他们有很大的不足。怎样让他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些社会常识,明辨是非,学会为人处事的一些简单方法,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学校从学生的认知、行为、卫生等方面来对他们进行教育。
智障生由于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如:记忆力低下、认知能力弱,致使他们在学习和日常的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的各学种知识与礼仪及时的理解、吸收,融合成系统。首先在教育教学时由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简单的话语根本理解不了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尽量用一些简单的、易理解的话语来与他们进行沟通,在教师与其它资源的辅助下,让他们可以清楚的明白自己所做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其次,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他们根本就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错。如:在教室的时候,你亲眼看见魏平鑫打了董嘉新,可是你问平鑫打人了吗?他会说,没有,你反复的问他也是同样的话语。所以怎样让他们理解你所说的话,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门艺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就不会按咱们常人的思维来理解。并且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什么,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怎样让他们了解一些简单的课堂行为习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急需有待解决的。
智障儿童个体之间由于缺陷程度的不同,在接受事物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时,我们一班把班里的孩子按智残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类,像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要求在课堂上只要安安静静的做好,不捣乱就行,而有的要求就会高一点,不仅课堂行为要好,还要达到教师所期望学生达到而学生又有能力达到的目标。为此,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便可达成的目标,不但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也能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智障儿童通过近两个月的观察,他们基本上都存在认知和行为上的问题,总是会出现一些简单的的小错误。上课时会出现一些突如其来、偶然性的意外事件,如提问、打架、好奇心、各种各样的小动作等。在教学时,我们教师不能对这些“意外”视而不见,应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因为这也是对他们教育的一个契机。及时处理不光解决了学生当下所出现的问题,也为以后少出现这样的问题减少了发生的机会。同时锻炼了我们教师处理问题与预防问题发生的能力。
拓展延伸:
叶圣陶先生从教育本质和教育目标的高度,对培养良好的习惯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曾说:“所谓教育,无非是从各方面给学生好的影响,使学生在品德修养、锻炼思想、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健康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养成学生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重点要抓的一方面。
在针对智障学生的教学时,我们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智障类型、认知、思维、记忆等等,只有清楚的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才可以更好的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在上述案例中我采用的教学思想是耐心、爱心教育。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思想素质和条件。因为我们特教孩子,是一群缺失爱与教育的孩子。他们比普通的孩子更需要关怀与关爱。离开了对智障孩子的爱,搞好特殊教育将是一句空话。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瞧不起智力障碍儿童、讨厌甚至歧视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师,能够教育好智力障碍儿童。
我们智障的儿童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比普通的孩子难以管教。在教育中我们要使用十倍、百倍的耐心与爱心对他们进行教育,力争让他们学到更多的适应社会的本领。
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学科特点,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课堂上让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积极良好的情绪体验。因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和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上如果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意外的小事件,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像案例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时,教师要及时的指出和进行简单的批评,告诉学生错了,错在了什么地方?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学生就没有明辨是非的观念,只有教师进行指出之后,在要求他们按正确的方法来做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学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要进行适当的修正,不能一味的进行批评,也不能一味的进行表扬,这些孩子本身就有他们的认知特点,一味的批评会让他们的情绪化更加的严重,会出现诸如:大声嘶喊回答、不理人、不停的上厕所、情绪低落、不理人、摔东西等等的反应。为此,对于这些学生犯错误后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问题之后,就进行一些适当的鼓励,来帮助其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总之,特殊教育我接触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还在摸索的环节,怎样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我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与实践。希望自己可以尽快的融入特殊教育这个大家庭里。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特教的一切教学事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