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智障生捷径----亲切的语言交流

 特教梦 2021-08-22

走近智障生捷径----亲切的语言交流

李亮亮

陕西省武功县红太阳特殊教育康复学校

对智力落后儿童特点有一定了解的老师们都清楚,这类孩子的语言障碍十分明显。特别是课堂与课后之间的差距特别大。听着课后学生之间的交流,你想象不出他们与普通孩子之间有何差别,但是在课堂之上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词语之间的搭配,句子的合理性、逻辑性完全体现出了他们语言上的障碍。

一、以亲切的方言补充普通话教学

课堂教学的语言尽量使用普通话,这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它。推广普通话其实和方言的现存状况并不矛盾,两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时方言在地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是普通话这种正统语言永远不能代替的!因为智力落后儿童对普通话的组织、运用能力远不成熟,普通话无法准确的表达,或者感情无法表达到位,而方言说起来却特别地顺口,学生也容易理解。因此,在特殊的情况下,我时不时也会使用方言教学,且赞成学生们用方言代替普通话回答问题,不但简洁明了,且拉近了教学者与学生的距离,更加亲切了。

二、学生与老师的平等地位让学生受益良多

如今的社会,我们和学生就应该保持平等的教学关系,成为学生有力的向导。在这样的前提下,学习氛围和效果会更好。我不再意气用事了。因为这些孩子同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耻心,大声地数落只会刺激他们的情绪,情况会越来越糟。只有用温和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批评教育。班级里,刘同学以前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处理得不恰当,常常引发矛盾。每当我严肃地批评她时,她的反应是紧握双拳,脸上露出很不服输的面貌,我和其他老师都会被吓一跳,就好像她会和自己拼命一般;现在,我与他面对面时,虽然是批评,但尽量用温和的语气与之交谈,他的脸上同样是柔和的,就好像两个好朋友在一起闲话家常。两种不同的谈话方式,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亲和力的作用有多大。因此,每当我发生错误的时候,我会在第一时间改正,并向学生重点强调。在解答问题时,我尽量做到自己的说明不难懂,并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与思维能力下,能否完全地予以接受。我从不认为因为我比学生们懂得多,就有资格在他面前充当权威,即使他们是智力落后儿童,即使他们不像普通孩子那么机灵。当学生问到我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我也会向他们承认,并一起把问题弄明白,并且还向他表示感谢:“如果不是你今天提这个问题,老师也就弄不懂这个问题了。所以你们以后要多多提问,也帮助老师积累知识,大家一起进步。”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们的积极性也高了许多,气氛更加融洽了。智障儿童的言语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教学。在家庭及社会上,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的进步会更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