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如何运用创设情境互动法、强迫法刺激极重度无沟通意向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欲望

 特教梦 2021-08-22

 浅谈如何运用创设情境互动法、强迫法刺激极重度无沟通意向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欲望

马占彪

陕西省咸阳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713500

【摘要】自闭症儿童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交流障碍和语言交流障碍上。所以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对极重度无沟通意向自闭症儿童沟通特点的分析,结合学校实际,通过观察记录,研究总结出如“强迫法”、“情境创设法”等一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与大家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沟通    创设情境互动法     强迫法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一。

本文就针对如何运用“创设情境互动法、强迫法”改善极重度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和大家进行探讨。

、创设情境互动法

情境创设,即根据老师或家长与儿童目前所处的情境创设一个互动沟通的机会。

1、仔细观察随时随地创设情境互动

在一个环境中,极重度自闭症儿童很可能就会对某一件事非常感兴趣,这时老师或家长可从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创设一个可以反复出现该事件或物体的情境与儿童进行互动。一个个案在进个训教室时对开门和关门非常感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开关门的情境和儿童进行互动。如,老师站在教室外面等儿童把门关上时,老师轻轻的敲门并说“xx老师要进来了”然后推开门进入教室,反复几次后老师与学生位置转变,把学生关到门外,让学生进入教室,如果学生只是推开门而不敲门,老师可在前几次抓着学生的手让他敲门,然后再让其进入教室,反复几次,儿童在进来之前会敲门,这就完成了与个案的一次双向互动。

2、依据兴趣主动创设情境,引导儿童参与沟通

随时随地创设情境互动老师显得有些被动,所以老师可以主动创设情境,引导极重度自闭症儿童参与沟通。如,玩笑式的干扰,故意误解他的规则,挡在孩子与他喜欢的东西之间,制造一些有趣的情境,比如创设一个抢夺他心爱的东西的场景,东东比较喜欢皮球,当个案拿到手中时,老师故意抢夺个案皮球,这时个案由于想要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不得不跟你斡旋,这就是一次沟通交流,等这个交流完成后老师把球还给个案,然后再做抢夺状,这时个案会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而躲避你的抢夺,这就又建立起了一次沟通。

随时随地创设情境互动的特点就是,能根据儿童当时的兴趣爱好马上可以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机会,但显得比较仓促,对训练者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要求较高,而依据兴趣主动创设情境,引导儿童参与沟通虽然给了老师充分的时间准备,但有可能到下节课时个案失去了对某一件事的兴趣,所以在运用此方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通使用。

二、强迫法

强迫法就是强迫极重度无沟通意向自闭症儿童参与到某个活动或交流环节中来的一种训练方法。此方法非常规方法,虽不能经常使用,但也是一种能够提升自闭症儿童双向沟通能力的方法。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经验谈谈,如何使用强迫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

(一)强迫法的使用时机的把握

1、极重度无沟通意向自闭症儿童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

由于自闭症儿童特有的行为习惯,即使他对某一活动感兴趣,却不愿主动的参与进来,这就需要老师仔细观察,当儿童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表现出兴奋、高兴或有目光接触时,这时老师可使用强迫法让自闭症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

2、自闭症儿童对某一活动有明显的参与欲望时

有时儿童对某一活动不表现出明显的兴奋或高兴,但却有想参与进来的欲望,如向游戏场地靠近等,这时老师可以强迫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如何使用强迫法

1、投其所好,引导兴趣,强迫参与。

投其所好、引导兴趣、强迫参与,就是根据自闭症儿童平时的兴趣爱好设定教学活动,并通过引导让其对活动产生兴趣,我们便把握住机会,强迫儿童参与到这个交流沟通中来。如,东东(化名)重度自闭症,无语言。该儿童对音乐倍感兴趣,所以我找来一些器乐制造一些音乐,通过此法让个案对这个活动引发注意,但其不愿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我拉着他的手强迫他击打这些乐器,三四次强迫交流后,我口头语言下达指令,并用手做出击打乐器的动作,东东终于自己拿起了鼓槌自己敲打乐器。这就通过强迫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沟通。

2、制造浓烈氛围,感染其发生参与欲望,抓住时机强迫参与。

我们不能每时每刻都设计自闭症儿童喜欢的活动,这对其他儿童造成会带来影响,那么我们怎么让个案参与到他不喜欢的活动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制造浓烈氛围,感染其发生参与欲望,抓住时机强迫参与。

制造浓烈氛围就是在集体活动时,故意让其他儿童夸大表情,表现出很强的活动欲望,这时可让自闭症儿童在旁自由活动,渐渐的你会发现,有些自闭诊儿童会逐渐向游戏场所或游戏人员靠近,这说明他已经有了参与的欲望,只是不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时老师可强迫齐参与活动中来,与大家建立沟通。如亮亮(化名),极重度自闭,无语言,与人没有目光接触,连父母的话都不听。在一节体育课上,我让同学对滚呼啦圈,亮亮根本都不愿看一下这个活动,只是站在固定的地方不停的笑。而其他同学却玩得很高兴,这时我也参与进来,并作出一些夸张的动作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学生的活动热情更高涨了,这时我发现亮亮停止了笑目光注视着滚动的话拉圈,于是我把一个呼啦圈强行塞到他手中,他没滚只是把呼啦圈扔出去了,于是我一次、两次…………很多次得强迫他滚呼啦圈,最后他终于由扔变成了滚,由强迫给他到自己捡拾并和我互相滚动,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家长反映,这是亮亮十几年以来第一次与别人进行互动游戏。

3、强迫参与从而达到自觉沟通

在有些活动中我们可以不顾自闭症儿童的反应,强迫儿童参与进来,哪怕他没有一点兴趣或参与欲望。时间久了,形成习惯之后儿童则会对指令做出反应并参与到交流沟通中来。如,东东喜欢走平衡木,每次走之前,我都会强迫他到海洋球池中拿一个红色的球给我,如不听指令则强迫限制他走平衡木,很多次他都大吼大叫以示抵抗,但经过多次的强迫之后,他每次走平衡木之前都会去海洋球池抓一个红球给我,并扶着我的胳膊走平衡木。通过强迫这就使东东和我建立起了一个他自主参与的沟通过程,大大培养和提高了儿童沟通能力。

强迫法虽是一种康复训练方法,但因受很多因素干扰,所以使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切勿盲目使用,如果不顾及个案的实际,强行使用有可能会对自闭症儿童带来二次伤害。

“创设情境互动法、强迫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使用,使用时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学会融会贯通,必定每个地域,每个学校,每个个案都有其特有的特点。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提升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训练方法上的一个经验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诚挚的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陈源;孤独症儿童的特征与训练策略[J];闽江学院学报;2004(04)

[2] 徐光兴;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与语言获得理论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3 )

[3] 桂莉娜;自闭症儿童语言认知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