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盘游戏对智障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

 特教梦 2021-08-22

沙盘游戏对智障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

王鑫、李俊强、蒋东材

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

【摘要】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这首诗歌出自于天真的预兆,是英国著名使人威廉,布莱克写的。现在这首诗歌被很多沙游学者和专家来当做对沙盘游戏进行精辟介绍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智障学生;沙盘游戏;治愈训练

首先要只到,沙盘游戏在发展过程历经百年,期间经历了威尔斯的地板游戏以及洛温菲尔德的游戏国王技术等,再后来卡尔夫对其进行整合再加上中国文化的相关元素,逐渐形成了一套沙盘游戏治疗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套理论也被不断完善,并被广泛用于儿童、成年人以及家庭的治疗当中。现阶段,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特殊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培智学校当中的应用却是非常少见。本文就以自身经历为主,通过笔者所在的培育学校进行沙盘康复活动为契机,对智障学生沙盘游戏活动的具体实践进行了解读,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对沙盘游戏的主要概括

沙盘游戏主要是一种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为主要原理,并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提出并发展创立的心里治疗方法。它主要是用沙子、水和沙具来作为沙世界建造的基础,能够使个案的问题通过物体现实化的方式进行具体重现,在进行动态的相关演绎。让人通过观看能够产生共鸣,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对自己内心所存在的迷茫和感觉进行有效感知的一种方法。通过沙盘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系列沙盘意象,将沙游者内心深处的那种有关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对话更好的营造出来,促使沙游者能够在动态发展当中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及行为模式各方面举动。通过对未来生活进行演练,能够更真实的,更具创造性的与自己和他人社会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对他们的心灵和人格进行完善和治愈[1]。

二、智障儿童及其特点

所谓智力障碍,具体指的就是小孩子的智力迟钝、智力落后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在适应性行为以及智力功能方面与常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对社会以及实践操作方面适应性方面,与常人相比会显得落后。智障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主要也是体现在对感知力反应过慢,注意力不能时刻集中,记忆力、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的各项不足。以及自身缺乏抽象思维的思考想象能力,为人处世及其容易受到情绪化的影响,自制能力较差,对人和事,对自身严重缺乏自信。因为他们本身就存在着先天缺陷,所以智障少年一般都很难掌握一些博大精深的知识文化要点,也不能像个正常孩子一样的去跟人交流沟通,去更好的融入社会,严重者甚至不能够做到生活自理。但是他们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也应该有被人理解、被人接受、被人包容、被人疼爱的权利,也应该受到周围人的关怀和呵护。也有对自信、成长、快乐、健康、情感的体验需要,以及能够时常保持平稳心态以及对自我人格进行充足完善的高级心理需要。

三、沙盘游戏在培智教育当中的主要适用性

曾经,明朝的著名学者李贽就曾将在自己所著的《同心说》当中提到过,“夫童心者,非假存真,最初乃是一念之本心道也。若失却真心,则失却真心者,便是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完全不复存在嫣。”其中可以看出,童心说就对世人做出了偏离童心深刻道理的重要警示。而在一个孩子的童年时期,童心当然也是最不能缺少的了。

而通过游戏就能够和童年还要童心产生密切的关系,游戏本身就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朴素活动,不仅仅能够对人动手、思维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充分锻炼,而且还对培养人的智慧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克莱因认为,单纯针对儿童来说,游戏不单单只是供他们玩耍的游戏而已,同时也具备了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主题。著名研究家洛温菲尔曾经说过,在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当中,通过游戏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解放他们的天性,为促进儿童时期的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而其中,针对那些智力上存在缺陷,或者是先天性生理缺陷儿童来说。相对于自身的缺陷,使他们在从小的生活当中就遭受到了身边人或者是同学、朋友的那种异样的目光,已经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影响。能够促使他们寻找到快乐感觉的,心灵上得到一丝安慰的,恐怕也就只剩下那些游戏了。

要先知道,心理疏导往往是残疾智障儿童康复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因为残疾智障儿童他们本身的注意力不能够高度集中,他们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不是很清晰,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有些地方的心理辅导疗法并不怎么适用于他们这种情况。例如,传统的催眠技术、叙事技术、情绪治疗等等都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其中各种心理量表的施测方法都因为受限与来访者他们本身的文化水平以及理解记忆能力、注意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治疗无法正常开展。舞动治疗也需要访问者本身具有肢体灵活动用的能力,这类就比较常用于儿童治疗的绘画疗法也对对方的能力基础有一定的要求。而以上述几种相比较,沙盘游戏就具备上述几种治疗方案中所欠缺的优点。首先,沙盘游戏能够以很少的心里阻抗和威胁。疼痛弱的语言能力要求以及无意识里面的自我康复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有效摆脱以上障碍,对于患有智障病例的儿童非常有帮助。

在这里,笔者还可以举一个个案例子:

心心﹝化名﹞,男,因为胃母体羊水过少而导致提前10天抛妇产所生,本身智力各方面存在问题。于2013年12月21号进入幼儿园,期间不能专心听讲,不善言辞,与他人不接触。最后老师因无法对其安全问题做出保障所以就选择了劝退处理,但是后再家长的强烈恳求下,为了以防万一,在老师的建议下,将孩子扣在家长自带的安全座椅上,并去了当地的儿童医院做了全方位的检查。于2013年12月29号被判定为发育能落后。期间,除了给他进行按时的服药之外,家长还把孩子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并定期做沙盘游戏康复训练。并于2014年4月22号再次检查的时候,儿童智力测验评价为中度低下。此外,咨询师还向家长提供了发育诊断鉴定报告书,让家长对孩子在自我意识方面,社会认知方面、语言交流方面、生活习惯方面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沙盘游戏康复训练,心心本身的问题确实得到了一些好转[3]。

四、沙盘游戏针对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康复的作用

(一)能够唤起快乐的积极向上情感体验

沙盘游戏可以带给学生的快乐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例如,有的老师就先将沙岩晒干之后,从里面将其中的细沙筛选出来,并且用选好的细沙来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和制作的湿沙景使用的沙盘时,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选择了几个家居物品来作为装沙容器,并且将其放在地上不断的往里面灌注沙子,还时不时的发出暖的声音,还朝旁边的老师不停的点头示意,可爱的眼珠再在不断地转悠,像是在表达着他内心充实的那种快乐体验似的。

(二)增加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沙盘游戏主要是针对智力落后学生,让他们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自身无限的想象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乐园。其中,有一个学生,他在每一次玩沙盘游戏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特定的关键词,例如变形金刚、各种各样家具模拟展览、沙景里面的每一个动作和人物,都会有一个他自己专门起的名字,例如一家模拟玩具直升飞机,他就会给它起名恐龙直升飞机。还有一个学生,他的奇思妙想也是相当的独特,他就把每次的沙盘当做是一个不同的故事,是光明与黑暗的对抗、乐于助人,行侠仗义、伟大的母爱等一些经典桥段他都会利用沙盘的形式在上面摆设出来,从而创造出只属于他自己的童话世界,非常的有代入感,令人叹为观止。

(三)亲子沟通形式

所谓亲子沟通,指的是学生的父母和他们本人进行游戏互动。通过沙盘游戏,也反映出了亲子之间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就例如,在某次的亲子沙盘游戏当中,就出现了一位非常有个性,具有非常强的领导能力的一位亲子妈妈。在整个沙盘游戏玩耍的过程中,她代替孩子对玩耍游戏,即网球的主题进行确认,并且要求孩子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主题沙景的布置。并且一个个的进行反问这里面你们谁会打网球,谁一次能够打几个,两个人背对着背能不能打,比赛结束后还非常坚决的要求孩子说出到底是谁赢了比赛。最后所结果却是,在平时玩耍过程中一项玩的很放松,很开心的孩子猛然间有些发愣,不知所措,甚至是害怕;通过这短短的几分钟就能看出,作为母亲,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作为家长,她内心的那种焦急与渴望,在这个阶段彰显无遗。

(四)治疗心理创伤

以上所讲的情绪和阴影,如果说都是以高强度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刺激,那么就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这种心灵伤害要是得不到及时的疏通和治疗,就会造成很多问题的发生。比如说容易促使学生患上强迫症、恐惧症。智障学生如果本身存在心理创伤,那么他就一定会在实际的生活行为当中表现出来,会做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或者言辞。例如害怕一个人呆在一间密封的空间内,害怕听到大声吆喝的声音。

通过沙盘游戏,则能够实现自我治疗的可能,当他们在对沙盘进行摆放、制作沙景的时候,其实他们所摆出来的景象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的一种直接表达。只不过他们表达自身情感的方式是通过这些道具,这就会让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想法活动在沙盘摆放上留下痕迹,也为治愈创伤提供了好的方向。比如说沙盘者在沙盘里面摆放了一只青蛙,那么青蛙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文化的特征,是分析他们主要心理活动的重要体现。而从这只青蛙在沙盘中所摆放的位置上来看,它和周围的玩积木模型都曾经在沙盘中多次的被摆出来、移动、消失。这些过程其实都和沙盘者内心活动的变化息息相关,能够从这些游戏当中找到治疗的线索。因此可以得知,沙盘游戏运用的好,就能够将个体当中的那种无意识存在下的天生康复力量给激发出来,为沙游者提供一个从被治疗者到主动创造者的这么一个机会,并且让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决定自己的成长和治愈[4]。

总之,当前在特殊的教育领域当中,沙盘游戏在这方面的具体应用也不过才处于起步阶段而已。笔者通过此文,希望能够和特殊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进行交流沟通,为残障儿童的康复和成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参考文献:

[1]王滔,杜欢.沙盘游戏改善读写困难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04):752-758.

[2]谷平,章小雷,黄钢,马红霞,陈毅怡.沙盘游戏疗法在行为问题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2):1281-1283.

[3]李北容,申荷永.沙盘游戏意象疗愈体验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6):752-755.

[4]李江雪,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与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4(02):52-55.

点击二维码

关注这个多彩的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