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我教育教学中的二三事

 特教梦 2021-08-22

记我教育教学中的二三事

余燕飞

开化县培智学校   

大学毕业刚进入培智学校工作时,我特别感谢我遇到的学生,他们打消了一个新教师对这份工作的不安和畏惧,让我对这个学校,这份工作,产生了最初的亲切感,想要认真努力,去爱护的心。 

我教学生涯的美好开端

2013年9月1日,我第一天上班,便接待了他和他爸爸来报名,且叫他江吧。江的爸爸有些腼腆,有些局促,江更是躲在爸爸身后,不抬头,不说话,但我清晰的听到他的抽泣声。“不叫老师吗?叫一下,老——师——”,爸爸皱着眉头,一脸认真的教他说“老师”这两个字,我才感觉到,这孩子倒不是不愿叫人,而是有言语障碍。我也皱了眉头——心疼,只是心疼。我们的学生,我们学校的孩子,第一天上班我看到的,那么可爱的孩子,却说不好两个字的孩子,这只是培智学校,只是我从事这份工作,要教育要接触的孩子们中的一个。以后我将面对更多的特殊孩子,我想我不会害怕,只是我需要把这份心疼和皱眉转化成对孩子们的更为深刻的热爱和更为细致的关心和更适合的教育教学,仅此而已。

江除了语言表达方面有障碍,其他方面,综合来说都不错。针对语言表达的弱项,我和同事开始了他的言语康复,每天一节个训课。刚开学,江见到老师,没等老师和他打招呼,他便逃得无影无踪。可以看出来,从心理上他就抗拒和他人打招呼,交流。我们制订了一些规则,例如江早上必须和见面的每一个老师打招呼,必须开口,遇到的老师必须帮助他开口说话,与他相互问好。个训课江必须和老师课前交流5分钟。随意说,说不清楚也要说,手舞足蹈也要说,老师针对江的表现给奖励。江最喜欢糖果,老师们也常备各种水果糖。针对江个训课上的表现,老师在当天的家校联系本上给家长留言,当天晚上家长也必须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应内容对江进行复习。我们对江的坚持和付出是有回报的,江在那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已经能够流利的说“老师早”,也能够在后期担任值日班长,上课喊“起立,老师好”这样的固定短语了。从模糊不清的发音到后来流利的词语,短语,除了家长,没有人能够和我们老师一样体会到那份激动和喜悦。看着江璀璨的笑容,听着他清亮的嗓音,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那就是成长,教育带来的成长,作为一个教师的成就感,那一刻在心里爆炸,闭上眼在脑海绽放。那时那刻那景,让我在往后工作的这几年,遇到任何的孩子都告诉自己全力以赴。那就是我的工作带来的喜悦。

大孩子们的躁动和美好

记得第二学期我换到了七年级,接触到了更多大孩子。班里多数是读了多年的老生,年龄更大,在综合能力上也比之前的学生更高,总体来说更懂事,对新老师来说更好带。对此,在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还暗自高兴,运气不错。然而这只是暗自,只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读了多年的学生,不一定更好教育。对学校他们比我还熟悉,纪律问题个个都知道如何避免和推卸责任,在说话表达上面比较油滑,一下课嬉皮笑脸。有很多个瞬间我都感觉,我们培智学校的学生也挺聪明的。当然,一个个怄起气来,吵起架来,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深感无力。这班里的几个男孩子,站起来比我都高,一阵风样的走到我面前,我也是一愣一愣的。有次两个男同学吵架,我上前去劝架——“啊”,发出惨叫的却是我。男同学不小心一拳打在我的眼睛上,眼镜上面的鼻托,都扁了,第一时间我摸了摸自己本就不高的鼻梁。看见我鼻子红红,两个男同学也涨红了脸,旁边同学一个劲的瞎起哄“倒霉,倒霉……”,青春期的孩子们,个子大,力气大,脾气也暴躁。

我默默走回讲台上,请两个肇事同学入座。趁此机会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班队课,主题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吵架、打架。一起分析,吵架,会影响同学朋友的相处和生活,同学们有可能就无法成为好朋友了。打架有可能就会像老师一样,眼镜被打坏,眼睛被打肿,会受伤,会痛。当我再看那两个“肇事者”的时候,两个同学都不好意思的低头了。我请他们走上讲台,“作为七年级的同学了,你们都是大孩子,可以勇敢认错做回好同学好朋友吗?”——“能!”,我听到了很响亮的回答。或许我们的学生你说太多他们反而不理解,但是,当老师言行一致,给他们做出好榜样的时候,我相信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带这个班时,我还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班里有一位男同学,吴,从没人和他玩,哪位同学不小心碰到他都会一脸鄙夷的走开。我观察了一个多星期,大概就明白了缘由。别的问题都不大,他就一点——不干净。身上不干净,究其原因就是流口水。其实培智学校很多学生有这个问题,但他毕竟七年级,已经14岁,身高不错,个子不错,长的也还行,可这个流口水的问题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上课他也从不听课,趴在桌子上,下课往往就是桌子上一滩水。旁边没有人愿意和他做同桌,他只能一个人坐最后一排。对此,我苦恼了一阵子,在心里盘算了各种方法。有次上课我走进教室前门,他也从后门快速跑入座位,跑得太急在门上撞了一下,“砰”的一声响,教室却响起了各种笑声……他抓着手臂马上趴在桌上,但我明明看到他眼睛的委屈,还有撇下的嘴角。我走过去,拉起他的手,手臂确实撞红了,我轻轻的摸摸他的手臂,马上他的眼眶湿了。那刻真的很受感触,那么大的一个孩子,撞疼了自己,但却像受伤的小兽一样,因为同学们的嘲笑,眼中充满惊恐。我大声问同学们,“在学校里,我们一个班级的同学是不是应该像家人一样,像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一样相处呢?如果你受伤了,是不是应该轻轻的摸一摸,轻轻的吹一吹?假如别的同学笑你了,你难受吗?你们是七年级的学生,是大孩子,你们应该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说到这里,同学们都大声说是,我继续说,“那我们看一看吴,他刚才撞疼了手臂,你们该笑他吗?”有同学说不该,有同学睁着眼睛不说话,这时候吴大声哭了起来,旁边一个同学推了推他,轻轻的摸摸他的手臂。看得出来,很多同学是有心能够帮助吴的。我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知道要相互帮助,相互爱护,那么你们能够帮助吴吗?虽然吴在个人卫生上做得不好,但是大家愿意帮助他,老师相信他一定会有很大进步。想和老师一起帮助他的同学,请举一举手好不好?”我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双手,很快有同学举起了手,慢慢地很多同学都举了手。接下来,我联合生活老师,联合家长给吴制订了详细的个人卫生保持计划。从洗澡,洗头开始,每天勤洗手。每天两块手帕放在抽屉里,纸巾也准备好擦口水。在教室外放一盆水,一块毛巾,每节课下课都让他洗一次脸。在这个过程中,请吴同寝室的同学监督他在寝室的状况。在班级中,班级的值日生监督他的清洁状况。老师负责每日放学时检查他个人一日保持卫生状况,表现好就给奖励。那段时间,他成了班级重点关注的对象,每天可高兴了,自己洗脸,擦口水,可积极了。慢慢地也养成了上课闭口的习惯,感觉要流口水时候就马上擦一擦,下课去洗脸,衣服也干净多了,整个人清清爽爽。也有同学愿意跟他玩了。

跟大孩子们相处的那段时间,我看到了青春期孩子们的躁动,不安,也看到了他们的热情和美好。这些孩子比我想象的更坚强,更有毅力,更有能力,让我对同学们刮目相看。同学们的努力也鞭策着我不断前行。

孩子的成长无声无言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中,那么多的事情激励了我,让我喜悦,也不乏一些让我无力。

上学期我班里来了一位新生,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个子高高瘦瘦,做事情特别灵活,脸上的小雀斑看着也灵动,名字也好听,叫她滕。滕没上过学,但已经9岁了,智力正常,生性好动,对一切都好奇有兴趣,这里摸摸,那里动动。老师做的动作,她看一遍就能跟着做,教的字词也是一写就会。可惜……可惜的是作为一个特教老师,作为培智学校的老师,我却真的教不了她什么。她天生就没有听力,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世界上任何的声音,所以从未发出过任何言语。后来了解到,她的母亲也是聋人,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父亲也有残疾,所以她完全是遗传是先天听力残疾,幸运的是智力还正常。但,听不到,说不出这该是如何的痛苦。也许她自己这么多年来有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也许就是摸一摸和动一动,但作为老师该如何教育她,如何更有效的帮助她呢?这一点深感苍白。也许我们学校不是最适合她的,但想着,既然来到了我的班级里,我就一定要竭尽全力的教育她,爱护关心帮助她。

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学校几个老师一起给她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说到底她需要的是认识这个世界,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了解和使用。既然说不出,既然听不到,我们只能从做,从动手开始,注重生活技能的练习。任何东西,她想要的,生活中有用的我们都带她一起操作,一起练习。从洗衣机到卷笔刀,从跳绳到叠被子,学校里每一位老师都身体力行。早上见面无法说“早”我们就点点头,就鞠个躬,放学不能说出“再见”,我们就拥抱,就挥手。在学校,滕学会了打扫卫生,个人清洁,简单字词,多项运动……每月爷爷送滕来校那天都会欣慰地说,这个月滕又进步了。作为老师,在滕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理论的苍白,能力的有限,但到底,作为特教教师,我们身上更多的是无限。

这几年的教学让我学到了很多,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每一件事,每一段经历都特别宝贵。我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亮点,都能够闪光,重要的是老师该怎么去点亮。前面我说到,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我感受到自己的苍白,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其实我想最终我们身上体现的是无限。我们有着无限的勇气,无限的激情,无限的爱去传递无限的未来。我相信这份工作,相信这些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这份特殊但毫厘不差的爱。

我知道你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