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情境导入
1.谜语激趣——课件出示谜语,聋生动脑思考谜语
2.课件激情——欣赏荷花视频,直观感受荷花美丽
3.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聋生整体感知全文
设计理念:先利用谜语这种有趣的形式,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利用视频和音乐的播放,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调动聋生情感上的共鸣,充分利用聋生的残余听力,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触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讨论交流,品荷之美
1.精读第二段
(1)师生齐读第二段,找出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
(2)讨论交流
①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a问: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你是从那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b师:老师这里有几片碧绿的荷叶,谁能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②问:在这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中间,还有什么?这些美丽的荷花是怎样从大圆盘中出来的?想一想,从“冒”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设计理念:在了解荷花的美之前,先理解荷叶的样子,完成“挨挨挤挤”和“冒”两个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同学们在谈话的过程中理解,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印象,体会作者运用词语的精准和巧妙。
③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问:这里有几句话?写了荷花的几种姿势?(出示课件三幅图指名回答,引导聋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
B师生在黑板上画出三种荷花的姿势。
(3)过渡:荷花刚开、全开、将要开的三种姿势真美呀!同学们,这一池的荷花只有这三种姿势吗?
2.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强调: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2)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还有的像_____。
(3)讨论:同学们说得非常形象生动!是呀,“我”深深地被荷花陶醉了!这时“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做了什么?想一想,这个了不起的画家是谁?
设计理念:通过朗读、看图、板画的形式,欣赏和感受三种姿势的白荷花之美,并通过看图想象说话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锻炼聋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大自然之美。
(三)幻化荷花,情感升华
1.师示范朗读第四段,让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其中一朵白荷花。
2.师: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了,一阵微风吹来,你们最想做什么? (聋生想象并表演一阵微风吹来时,荷花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3.讨论:如果你是荷花,你觉得蜻蜓会对你说什么?小鱼会对你说什么?你又会对它们说什么?
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聋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利用角色互换的方式,更容易让聋生融入其中,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搜集赞美荷花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