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场事儿,看不惯多半是因为看不懂

 长沙7喜 2021-08-23

图片

图片
公周老师:
您好,我是今年刚入职的市直定向选调生,本地对定向选调生的培养比较重视。入职前,省市区组织部都开会欢迎并指导了我们,明确培养要求,其中几项是:不准借调,与乡镇完全脱钩到村任职,纳入村干部队伍统筹管理,在村里好好锻炼,需要接触具体事件,参与化解复杂矛盾和问题。
实际是:区县组织部要求我们到村任职并脱钩,镇里却安排我们在乡镇党政办、组织室看文写材料,虽安排到村任职,也是有名无实,打卡走过场,没有实际锻炼。 
问题是:上述问题普遍存在,各镇组织委员对培养要求知道与否我们未知,应该是知道的(培养文件只发到县级党委,也让他们领走一份复印件)。
1.面对县和乡镇组织部,县要求汇报情况,镇实际又难以改变,我们还不敢打小报告,夹在中间对上要瞒、对下要妥协,两头为难;
2.乡镇安排或许是为我们考虑,认为刚来环境不熟悉,到村事少且有事也不是我们书生能解决的,于是安排在镇为好。
另外,党政办等部门对培养要求不清,想要找帮手,不排除组织委员卖人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能。
从长期来看,久未落实到村,锻炼效果打折,任职结束考核时我们只能靠笔杆子政绩,万一有人做的好,这不是把我们自己耽误了吗?
我是外地人,听不懂当地方言,这更是令人沮丧,因为没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位微言轻,很多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想做事却不能。
请公周老师帮忙分析一下,我们该怎么办,谢谢。
——星球背锅侠Zik
图片
THINK

亲爱的 Zik:

1. 这事儿本身不也是一次考验和历练吗,最起码能体会体会什么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基层和上级机关利益诉求是不同的,上级只会提要求、压担子,从来不考虑基层成本、不解决基层难题,基层自然会采取拖延、欺骗等软抵抗手段。(公周备用号“四道先生”,独家时政内容,免费情感咨询,欢迎关注!)

四道先生
四道先生
公周备用号,免费情感咨询服务。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比如培养选调生,上级文件写得轻松,要求到村任职。可哪个村不是问题盘根错节?让你们下去容易,惹出什么麻烦来,你们拍屁股走人,他们还要收拾烂摊子。在村里不做事不行,给你们派任务又未必能完成,到最后县里还是打乡镇的板子。到时候他们会听乡镇解释什么理由吗?乡镇在各村都有包片,一个萝卜一个坑,干部虽然累,但权责清晰,谁的地盘谁说了算。让你们去了,只会打乱秩序,搞得基层干部无所适从,白白惹得鸡飞狗跳。想来想去,还是发挥你们特长,在镇里写点材料,把日子混过去得了。

反过来说,如果上级规定好了,每个选调生到村,带100万财政资金报销额度,你看看他们还让不让你写材料。说白了没有激励,自然执行起来就变形。

2. 目前状况怎么办?有这么几条:

其一,观望。这个情况县里掌握吗?当然掌握了,你们几个大活人、生面孔在镇政府大院里晃悠,谁看不见?县里都没说啥,还用你们打小报告吗?县里只负责层层抄文件,到具体事情上他和镇里利益是一致的,只会一起糊弄上一级而已。再说了,刚来没几个月,后面日子还长,就算有人来打乡镇的板子,人家也会说了,正准备让他们下去呢,一开始先看看材料熟悉情况嘛。这话谁来了都没法反驳。

其二,淡定。到哪山唱哪歌,到了镇里就要服从镇里安排,让你下村就下村,让你写稿就写稿,干啥都是锻炼。既然知道机遇宝贵、时间不等人,那就把每一分钟先利用起来,到最后你肯定不吃亏、不后悔。对到村接受锻炼也没必要期望太高,村镇环境本来就是一体,你在镇里看材料,了解村里情况更宏观更全面。到村里第一线的机会后面还有,不用着急。

其三,主动。所谓事在人为,不要总是像个好学生,老师让怎样就怎样,跳出这圈圈马上就不会走路了。到了镇上……(4000+会员冲刺!扫码获取完整内容和顶尖咨询服务;全网独家,草根家学,看透官场,洞察人性;本条置顶目录1301#)……,问题马上不就解决了吗?思路打开一点,不要总是对着文件白纸黑字去领会,谁规定下村就一定24小时在村里待着了?

其四,亮点。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下村两年,期满后怎么考核你们?你说能力素质提高了,怎么量化?体制内又没什么绩效,也不像扶贫一样指标那么明确,咋办呢?只能是所有人都过关,然后看谁亮点更多、更亮。比如某人写了调研报告,收到市委领导批示;某人帮扶留守儿童,拉了多少捐款捐物;某人参与重大事项处置或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人勇救落水群众,被拍客发到网上,形成了舆论效应,诸如此类。

你看,这些事情要做,随时都可以做,现在你就可以做。只要你用心用力,不管是在村还是镇,都能拿出亮点、脱颖而出。

3. 关于县里要求汇报情况,其实你也想多了。你明明这几个月没到村里去,如果强行编造信息,这不是自讨苦吃吗?被县里抓小辫子,镇里根本不管你?所以说,肯定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只是表达方式、口吻上稍加注意就行了。比如你就说,最近……(4000+会员冲刺!扫码获取完整内容和顶尖咨询服务;全网独家,草根家学,看透官场,洞察人性;本条置顶目录1301#)……这样既不编造事实,也充分尊重了镇上的立场和利益,还让县里了解到你的真实动态,也就没毛病了。

最后说这个方言问题,这是最基本的考验了,沮丧毛线啊抓紧学呗。这跟任何人都没关系,也跟组织上对你的岗位安排没有关系,全靠自己的工作主动性。按你的学历,听懂常用词汇,一个月也够了吧?自己想办法去。(原创/公周)

短短 1 年,冲刺4000+精英会员!!公周独家坐镇、一对一服务,教你看透古今职场智慧,降妖除魔、巧取真经!专属微信群实时讨论职场实战话题,与最聪明的人一起烧脑!进一步了解请锤击:人生最残酷的真相:你的极限只是别人的底线?以及:公周新年献词:务必记住这3句话,会让2021成为你人生翻盘的起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