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1-08-24

在心脏疾病之中,灸疗能有特殊效果的,我以为有(1)治神经性心悸为最有效;(2)治心律不齐次之;(3)治心脏瓣膜障碍又次之;(4)对狭心症虽亦见效,不过医治过的人数不多,尚不足确信;(5)对迁延性心内膜炎虽然预后不良,但作为对症疗法,可肯定有相当功效。

在上述病症中,对于(1)(2)二症,灸疗的成绩远较西方医学的治疗法为优越;即对(3)症,有时灸疗的成绩也超过西方医学。心脏瓣膜障碍患者在严重的时候,出现显著全身症状、代偿机能发生障碍,虽以洋地黄、咖啡因等强心剂可救一时之急,不过我认为仅用灸疗也是可以救治全身症状的(请参照下列病例)。

只要一患上心脏瓣膜障碍症,就差不多不得不认为此生痊愈无望了。不过若施以灸疗,纵然不可能根治,而症状缓解并能够活动的这类病人却不少。但是这里我想郑重说明一点,就是我并非主张灸疗万能。我认为对这类疾病以中西医疗法与灸疗并用最为相宜。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1.神经性心悸

病人李XX、男性、四十四岁、果树种植业者。

过去病史 以前患过蓄脓症,已痊愈。无其他显著病症。长时间种植果树,多在户外劳动,因而身体结实。但从去年十一月左右开始眩晕,同时还有心悸亢进的现象。就医诊察称心脏不好应当静养。虽然服药静养但总不见好,因此前来接受灸治。

现症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一日初诊。体格中等,营养良好。由听诊仅查出是心悸亢进,不能认作是瓣膜有了障碍。于是我对病人说:“这是心悸亢进症,没有什么绝对静养的必要。”就这样先寄予病人以希望。诊察时,在心口部(巨阙——心之募)有压痛,左腹直肌略有挛缩。肾俞、京门有压痛,在左面的肩胛间部上有个感到稍稍肿起模样的手掌般大的压痛点。其中,心俞的外方,膏肓一带为最高过敏点。再有左手的少海(心经)现压痛。

取穴 以上述最高的过敏点为主,施用整体治疗法。(如下图)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腹部——中脘,巨阙。

腰背部——身柱,天髎,心俞,脾俞,肾俞,京门,次髎。

手足——曲池,左阳池,左少海,足三里,太溪,阳陵泉。

在上述各穴以米粒大艾炷各灸五壮。

治疗经过 病人一直在家中继续灸治,二月五日(开始灸后第十六天)前来求诊。效果非常良好,心悸亢进已经镇静下来,能作轻微劳动。只是时感头痛,颇为苦恼。故灸其风府、天柱三穴。

二月二十日来诊,精神非常饱满。

三月七日来诊,心境转佳,据称差不多不感到心跳而到果树园去劳动了。经诊身体任何地方几无毛病,只是在左面的肩胛间部尚有压痛。

其后继续施灸,三月二十八日和四月二十二日都曾前来就诊,此后就暂时停灸。入夏,已和从前一样工作,不感到丝毫痛苦了。到了秋天,因头重耳鸣又来求诊。大体在前述灸穴外再加上百会与完骨,很快也就治好。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本人意见 我认为医生对这类病人要求绝对静养,并直说他是害了心脏病,这样是错误的。病人对生命的恐惧,再加上对生计的恐怖,往往造成焦急失眠,会使他害上极度的神经衰弱,使病情恶化,也许就此变成个不能工作的人也未可知。

2.心脏瓣膜障碍

病人邵XX、瓦店老板、五十三岁。

过去病史 四年以来因肾脏和心脏毛病而痛苦。特别是最近一年来,心脏障碍日甚,慢性肾脏炎与糖尿病也并发起来,全身浮肿、心悸亢进、极感疲劳、上腹部闷胀,同时腰痛。因此卧病在床,经医生试过各种内服药及注射剂,但总不见好,故来接受灸治。患者到我家里来登台阶时就非常吃力,一进我的房内就倒下了。心跳剧烈,竞无法坐起。

现症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日初诊。体躯肥胖、颜面发赤、眼下浮肿、呼吸短促,腹诊现心下悸、有压痛,为胸胁痞满之证。在肝脏部位有瘀血,腹部膨大。上腹部略有浮肿,腔中压痛很大。按压胫骨内侧,有略将指头陷没程度的浮肿,三阴交的压痛很大。左肩胛间部微肿﹐在膏肓部有压痛。(病人自左肩胛部起经过侧胸部直到乳下整个都像被压迫着的样子,有轻度的疼痛,自以为胸膜似有毛病。)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取穴 胸腹部——中脘,巨阙,气海,膻中。

腰背部——身柱,天髎,心俞,左膏膏肓,膈俞,臑俞﹐至阳,脾俞,肾俞,命门,小肠俞,次髎。

手足——曲池,左郄门,三里,太溪,三阴交。

治疗经过在上各穴施以小豆大的艾炷灸各七壮,两个月后病人感觉非常轻快,至十二月三十日已能自由上下台阶,精神爽然地去作生意了。心悸亢进减轻,呼吸已自如,心口部的压痛也减轻,腹部缩小,颜面与胫骨内侧的浮肿均消除。只不过从左肩胛间部起牵扯到侧胸部有种沉重的压痛感还存在着,于是我就在膈俞、心俞、魄户、膏肓等穴施针。

此后在很长时期内持续施灸,约一年后才略为停顿。在这当中,我每月诊察一次,修正灸穴的移动,再施以针治。侧胸部的痛楚也完全消去,现在可说是全身无病。心脏瓣膜的障碍虽还有,但不影响活动,所以可认为是痊愈了。

本人意见 施与此人的灸炷较普通的为大,是因他肥胖脂肪很多而拟施以泻法之灸的缘故。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精髓部分。针灸可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对于心脏病,针灸也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针灸对于心律不齐、心肌炎、心肌受损、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疾病都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如果在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针灸治疗。

心脏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因为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或者后天性的感染都可能 导致心脏病的出现。心脏病反复发作可以诱发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劳动力和身体健康。而西医对于治疗心脏病的方案往往是固定的,有的患者不一定能得到明显的缓解效果。

针灸治疗心脏病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那么针灸治疗心脏病效果好吗?这里就来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问题,为你详解临床针灸治疗心脏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手少阴心经主治疾病,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心慌,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经脉所过的肌肉痛,肋间神经痛。.

巨阙穴:

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证,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曲泽穴:

治疗中暑、胃痛、呕吐、心悸、心痛、热病烦躁、臂痛等 针灸曲泽穴的功效:舒筋活血、清热除烦。针刺曲泽穴的方法:曲泽穴直刺0.3-0.5寸(或者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心脏病的针灸治疗以针灸治疗心律不齐为主要例子为大家进行讲述。选择心律不齐的心脏病患者,准备好针灸的针具,选择患者的神门、巨阙、曲泽等为穴位,采取每日针刺一次。结果发现,针灸对心律不齐的患者确实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针灸对于心肌炎、心肌受损、扩张型心肌病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是在针灸的时候选择的穴位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选取的穴位有明显区别。

  在临床上,发现很多坚持采用针灸治疗的心脏病患者都有了很好的改善,针灸穴位后刺激心脏的作用机制目前认为并非单纯的因素,而是神经系统调节的复杂的神经反射作用,是全身综合作用下的改善结果。

  综上所述,心脏病针灸治疗确实有一定的效果的。针灸通过针刺与心脏有关的穴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针对心律不齐、心肌炎、心肌受损、扩张性心肌病,针灸治疗均有很好的功效。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一般呈发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日一常伴胸闷、气短、眩晕、失眠、健忘、耳鸣等症。本症多由体质虚弱、精神因素、病邪入侵三种因素所致。体质因素,为心之阴、阳、气、血虚弱,心神失养而致;精神因素,以惊恐、忧郁、思虑、气血逆乱,心神不安引起;病邪入侵,或风湿舍心,或瘀血内阻,或水饮上犯,或痰浊内扰者。

在临床上,心悸常以惊悸、怔忡两者相区分。因惊而悸谓之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谓之怔忡,发作无时,稍劳则甚,病情较重。一般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西医的部分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神经症等可参照心悸治疗。

病因病机

1、病因

感受外邪

正气内虚,感受湿热邪毒,内扰心神,耗伤气血阴阳,发为心悸;或机体亏虚,风寒湿三气同至,痹阻心脉,心脉运行不畅,发为心悸。

情志受伤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血暗耗,化源不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大怒伤肝,肝失调达,肝气郁结,久之导致心脉受阻,发为心悸;劳心太过或五志化火内燔,或虚劳肾精亏损,水不济火,虚火扰动心神而发心悸;

体质虚弱

若平素体质虚弱胆怯之人,遇险临危,感受惊恐,以致神摇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久病久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数心失所养,发为心悸;或年高营血枯涩,脉络不畅,瘀血内阻而发为惊悸。

2、病机

根据以上论述,心悸的病因有多重因素,而病机则是气血明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毒,痰饮,淤血阻滞心脉,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其病位在心,但与脾胃关系密切。

辨证论治

主症:自觉心慌心跳,时作时息,并多梦易醒等。若属心虚胆怯兼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若属心脾两虚兼见头晕目眩,纳差乏力,面白少华,舌淡,脉细弱。若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兼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若心血瘀阻则兼见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有结代。若心阳不振、水气凌心则兼见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

分析:心虚胆怯,心虚心不自主,胆虚决断无权,惊则气乱,心不藏神则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脉细数为气血逆乱之象。属心脾两虚者,心血不足,不能养心而悸,心血不能上荣于面则面白少华,不能上承于脑则头晕目眩。脾虚失其健运则纳差乏力。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象。属阴虚火旺者,水火不济,扰乱心神故心悸,心烦少寐,阴亏下虚则腰酸耳鸣,遗精盗汗,阳盛于上则头晕目眩。舌红脉细数为阴虚阳亢之象。属心血瘀阻者,心脉被瘀,心失所养而悸,心脉瘀阻,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血瘀气滞,胸阳被遏而胸闷。气机被郁则气短乏力,肺气难以宣降而咳痰。舌暗,脉沉细或有结代为瘀血阻滞之象。属心阳不振者,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内停上迫于心故悸,胸闷气短。阳虚不能温煦,故形寒肢冷,不能行水则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象。

治则:安神定悸。兼以补精血、清痰火、温心阳。

处方:取手少阴、厥阴经腧穴及俞募穴为主。针用或泻或补或平补平泻法。穴取神门、郄门、 心俞、 巨阙。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方义: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郄穴郄门,两穴可宁神定惊;心俞可益心气,宁心神,配心募穴巨阙,俞募相配,补益心气,调理气机,收镇惊宁神之效。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随证选穴:心胆气虚加胆俞、心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心肾不交加肾俞、太溪;心血瘀阻加膈俞、内关;心阳不振加膻中、气海、足三里。

其他疗法

耳针:心、神门、皮质下、交感、小肠。平补平泻法,两耳交替。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或症状稳定后,用王不留行籽压贴耳穴。每周2~3次。

穴位注射:多用于心悸、胸闷、心绞痛者。可用丹参注射液0.5~1毫升,注射于内关、郄门、心俞、厥阴俞穴下。每次1~2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沿第一至第十二胸椎的督脉及两旁的夹脊穴叩刺,使皮肤潮红。每日1~2次。

皮内针:在心俞、厥阴俞上埋入皮内针,胶布十字固定,三天后取出。休息1~2天后,重复治疗。

适宜于针灸疗法的心脏疾病医案

针灸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心悸,均有一定疗效,并有改善心功能作用。对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应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针灸治疗心脏病的一点体会:用针要细,通常不使用大号粗针;选穴要精,通常不超过五个穴位;手法要轻巧,通常不强补或强泻。

  (1)心律失常

  主穴:内关、心俞、神门。配穴:巨阙、脾俞、膈俞、足三里、涌泉、尺泽、膻中、肺俞。每次取主穴1~2穴,随证配穴2~3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2)室上性心动过速

  主穴:内关、劳宫。配穴:间使、太溪、三阴交、膻中。中度刺激,出现针感后一分钟内,心动过速多可矫正,并恢复窦性心律。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3)房颤

  主穴:左侧内关、神门。配穴:太溪、通里、鱼际。用2寸毫针迅速刺入,缓慢进针,产生治疗针感后即出针。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