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香慰英烈 共铸红色魂

 6830云云 2021-08-24


       连家生主席到亚前彭村缅怀先烈

 墨香慰英烈共铸红色魂

2017年126日下午,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海丰人)和汕尾市雕塑院设计团队一行人,在当地领导和彭湃烈士之孙彭丹等人的陪同下,专程来到海丰联安镇著名的红色革命村庄亚前彭参观,深切缅怀该村当年曾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牺牲的先烈们,并为设立在该村的“亚前彭影视基地”亲笔题字。对于长期出门在外、享誉书法界的老艺术家连家生这种对家乡的热爱与革命情怀,受到了当地人的好评。

连家生说,大革命时期,因为亚前彭村支持革命,在当地率先参加了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当时全村只有170人,却被国民党杀害了81人。解放后,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的就有22人。他听后深受震撼和感动,一定要来这个英雄的村庄看看。因而,他是满怀着崇敬的革命感情挥毫泼墨,题下了“亚前彭影视基地”这几个大字的,因为该基地就是专门摄制、传播红色文化和先烈故事而成立的“红色基地”。接着,连家生又为联安镇题下了《和美联安》几个大字。

联安镇人杰地灵,这里名人辈出、青山绿水、地饶物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该镇镇委书记钟长道在与连家生、彭丹等人的交流中,介绍了该镇的人文历史、特色农业、生态环境等情况,并着重讲述了亚前彭村的红色革命历史,强调下来要充分发挥这一红色的人文优势,以带动打造好全镇红色旅游这张牌,弘扬正能量,积极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并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对联安镇发展红色事业的大力支持。

而彭湃烈士的孙子彭丹,也是“亚前彭影视基地”的负责人,高度评价了连家生这位名声在外的艺术家关心家乡发展、热心家乡红色文化而身体力行的精神,表示有连老这样的老一辈书法家的支持和指导,更是对“亚前彭影视基地”宣传红色文化工作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并还向大家介绍了该基地工作的一些想法,主要是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把讲述亚前彭村革命故事作为起点,再深入挖掘整个联安镇的红色资源,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陈潮烈士,包括同是联安人在民国时期曾任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的陈竞明对当时的革命也有一定的贡献,我们也要客观、公正地体现。同时,表示要积极配合当地党政,逐步把联安镇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旅游小镇”的设想,大家听了纷纷表示支持。

最后,连家生、彭丹等一行人,来到了联安镇镇政府办公大楼,观看了《和美联安》记录片,并就联安镇下来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弘扬先烈精神,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等思路,热心讨论,出谋献策。

   而海陆丰人热情好客,特色小食“咸茶”无处不在:

附:

门前青山记忠烈  血染后溪不能忘

——海丰县联安镇亚前彭村见闻

门前青山依旧,永远为忠烈默哀!而静静流淌的后溪水,却永远也洗不掉血的印记。

亚前彭村,位于海丰县西面,距离县城12公里,隶属于联安镇坡平村委。

近日,笔者与来自汕尾市区、海丰的十几位文友走进了这个名不经传的红色村庄,只见到处一片荒凉,杂草丛生,多数房子已经是很陈旧破落,人烟稀少。目前,该村仅有4户人家居住。这是一个被人遗忘、十分落寞的小村庄。

然而,有谁曾记得80多年前的亚前彭村,却是一个著名的革命村。早在1925年,该村就积极响应彭湃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成为周围十八乡率先起来闹革命的“赤卫村”,而多次遭受当地反动势力、国民党军队的血洗。当时,全村一共才170位村民,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81人,其中23人解放后被民政部评为烈士,成了名符其实的红色村庄。并出现了两位著名的革命党人彭桂(曾任红一师师长、十九团团长)和彭沃(曾任汕头军分区司令、湖南军区副参谋长、广东军区顾问)。

进村之后,大家一边聆听村里的老人讲述过去的革命故事,一起缅怀先烈,共同回顾那一段光荣而壮烈的革命史,一边瞻仰了该村当年的农会馆旧址、烈士故居等。只见一块块小方形的“红色烈士牌”标志,钉在沧桑斑驳的老墙上显得十分醒目,犹如血染的风采,在阳光的照耀下,成了落寞的小村庄里唯一的慰藉,并留下了一点珍贵的记忆——


                  悲壮的革命传奇

   听说有人要到村里来参观,几位已经跟随子女移居汕尾、海丰、深圳等地的老人和青年人都赶了回来,他们热情好客,依然有着乡里人的朴实、爽快。

一提起他们的村史,70多岁的村民彭洪庚为大家当起了“导游”,他介绍说,1924年,村里的彭元璋、彭元岳就读于当时的陆安师范,由于接触了彭湃的先进思想,认识到在这个人剥削人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于是,两个人放弃了学业,回乡搞宣传工作和发动农民起来闹革命。并在彭桂大哥的协助下,在村里办起了学堂(后为农会馆),称为“农民学校”,学生入学不收费,分日夜两个班,儿童读日班,成年读夜班,由彭元璋、彭元岳任教员。就这样,以教村民识字为掩护,深入发动群众,并于1925年成立了农会,会址设在学堂。同时成立农民自卫军,首批参加的有村民彭攀、彭元璋、彭元岳、彭水家、彭虞长、彭虞森等20多人。后来再由这20多名骨干发动附近的周厝村、港口村、水踏村等200多人,扩建为农民赤卫队。

当时,主要由该村发动、组织的农会声势浩大。首先领导大家减租减息,并带领会员修建水利,铺设村道等建设。农会所到之处,群众夹道欢迎。

1927年农历721日晚,该村赤卫队联合赤石圆墩洛坑赤卫队100多人一起攻打梅陇的伪民团。同时,彭桂也从海城带来几十名农军,形成两军夹攻,结果打得敌人焦头烂额。可是,几天后,恼羞成怒的民团队进村围剿。赤卫队队员彭攀、彭虞长、彭水家隐蔽在田野,结果彭攀被敌人发现,与其肉搏,却被另一个敌人追上来,彭攀被射倒割其头颅,其余三人被当场抓获。敌人残酷地用铁线穿过三人的耳朵,拔出尖刀直捅彭虞长的大腿,并逼三人轮流背着彭攀的头颅,在梅陇游乡三天后,三人在梅陇后斜埔(现梅陇中学)被枪毙。

同年底,彭桂、吴振民、黄强带农民自卫军200多人和该村全部赤卫队员,攻打梅陇归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并乘胜攻打赤石的国民党蔡庭辉驻军,缴获迫击炮、机枪等武器,一连打了几个胜战。

然而,好景不长。1928年海丰大革命失败,梅陇伪民团配合蔡庭辉部队卷土重来,十多次围剿该村,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并杀害赤卫队员黄淑明、彭桂之父彭劳云和彭虞森。还有彭炯怡、彭水、彭虞跳、彭良等隔日被押往梅陇后斜埔枪毙。并且,国民党有规定,凡遇亚前彭村的群众,见者杀头,格杀勿论,特别提到杀死彭桂者,悬赏大洋一万个。故村民在外躲藏期间对任何人都不敢自报是亚前彭村人。据统计,1928年底,全村原有35170人,经过多次洗劫后该村变成一片废墟,惨不忍睹。1938年,四散逃离的村民陆续回村后,仅存14户。

    后溪无语血印证

大革命时期,这个原本仅有35户人家的小村庄,却几乎全部都被卷入了革命的洪流,而且多数是一家几口参加革命被杀的。该村原任广东省军区顾问彭沃同志一家为革命捐躯的有他的父亲彭劳云,二兄彭桂、嫂子银娇、彭彻、彭攀、彭水、彭锞、彭锦英等八位烈士,老战士彭泽一家为革命牺牲的有彭水家、彭元岳、黄淑明。还有一家三兄弟的彭元璋、彭良、彭莲,以及彭虞森、彭虞长兄弟俩,都先后为革命牺牲了,其他的不能一一赘述

烈士的后代彭颖泉说,小时候,他经常听奶奶讲述过去村里那一段腥风血雨的革命经历,太惊心动魄了!因他的奶奶翁振华和前夫彭肯虞都是赤卫队的骨干,一次,村里召集了包括附近乡村的200多位赤卫队员开会,却突然遭蔡庭辉部队的袭击,负责在农会外围放哨的翁振华拚命往回跑,可是追兵已在后面了。由于村的前后都是一片平原,简直无处可逃,唯一的后底溪便成了救命的稻草,许多队员都往溪里逃,后面是密集的枪声,鲜血染红了河流……

当时,村里的不少男人都牺牲了,妇女成了寡妇,人烟稀薄。但经过战火的洗礼和磨炼,村里的农家妇女也变得十分倔强和觉悟,且富有情义,因为她们为了延续亚前彭村的香火,有好几位寡妇都选择了招婿入门。彭颖泉的奶奶翁振华就是因为丈夫牺牲了,她便招婿入门,并为彭家生下了三男丁,彭颖泉的父亲排行老二。

彭洪庚阿伯说,他的叔父彭虞跳当年参加农民赤卫队,一次被国民党兵追捕,从村里跳入后底溪,受伤的脚上鲜血直流,再一次染红了溪水。后潜水逃到附近的后寮村,却没有人敢收留他,再躲过东加亚村时,还是被国民党抓住了,受尽酷刑后被押到梅陇的后斜埔枪毙。彭伯说到当年叔父被追捕时的无助和被敌人折磨的惨状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己……

最后,众人来到溪边的农会馆旧址,只见断壁残垣早已成了一堆废墟,一片荒凉。

该村村长彭成伟和村里的几位老者说,以前,坡平小学和附近的中学,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前来该村参观、缅怀先烈,接受革命教育。后来却渐渐被人遗忘了。如今,他们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把倒塌的农会馆和多间烈士故居重修起来,并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为我们的和平建设、红色文化发挥它应有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烈士英名榜:

2016.9.24.郑冰利文/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