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ICU感染风险

 天行健西格玛 2021-08-24

本研究拟通过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某院神内ICU医院感染防控的各个环节进行前瞻性风险评估,以发现感染防控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今后神经内科ICU的院感防控提供精准化的控制措施。

1. 组建风险评估小组

院感部组建评估小组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小组成员包括院感部专职人员、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专家、医护人员,共计30人。

2 .风险识别

根据重症医学感控相关规范指南,以及该院既往的医院感染监测、督导检查资料,从布局设置、监测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重点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5个方面的危险因素中,筛选出34项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

3. 填写风险评估表

院感部对风险评估小组成员进行FMEA相关知识培训,熟悉评估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评估小组成员根据科室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填写风险评估表,针对风险的可能性(O)、严重性(S)、可测性(D)进行赋分。风险的可能性是指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共分为4个等级(表1),对应的系数是0~3;风险的严重性是指如果发生风险事件,其产生结果的严重程度,共分为3个等级(表 2),对应的系数是1~3;风险的可测性是指如果发生风险事件,医院及科室目前感染防控措施的准备程度,共分为3个等级(表3),对应的系数为1~3。

1.2.4 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评估小组各成员填写评估表的可能性(O)、严重性(S)、可测性(D)的赋分情况,对于每一个风险因素逐一统计并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PN=O×S×D),根据RPN值的高低判定各危险因素的风险水平。RPN值越高,表示该因素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越高,越应该被优先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事件。

结果:

在科室高度重视、多部门协作管理下,对高风险因素积极进行风险控制,努力在临床实践中严格落实已有循证证据支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防控实践,对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