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STRO 2016】廖仲星:胸部肿瘤质子治疗——我们学到了什么

 ProtonCN 2021-08-24

❂讲者介绍

在2016CSTRO上,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科廖仲星教授做了题为《胸部肿瘤质子治疗——我们学到了什么》的主题发言。


        谈到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选择质子治疗的原因时,廖教授表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放射性肺炎是影响患者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患者甚至死于放射性肺炎。

        既往研究发现,降低放疗过程中正常肺组织剂量能够有效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使用4DCT&IMRT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与使用3DCT&3DCRT相比,能够将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从25%~30%降低到12%~13%,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率。除放射性肺炎外,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脏毒性等其他并发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质子在剂量学和放射生物学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其独特的Bragg峰前端剂量很低,Bragg峰后剂量急剧下降,因此出射剂量很低,肿瘤周围健康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精确打击肿瘤,通过物理学方法获得扩展Bragg峰,让扩展Bragg峰能够覆盖肿瘤,能够在提高肿瘤部位照射剂量的同时,减少放射线对肿瘤周围健康组织的照射,从而减小放射毒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甚至总生存率。

        临床前期质子和IMRT治疗计划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质子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外低剂量区范围几乎没有,而IMRT治疗计划的低剂量区覆盖患者患侧肺、心脏和对侧肺。

        回顾性研究结果也表明,接受中位总剂量75Gy的质子放射治疗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远低于接受中位总剂量63Gy的3D-CRT&IMRT的光子放疗的患者。

        年度热点——IMRT vs PSPT治疗NSCLC贝叶氏随机对照试验

        在此基础上,廖教授等人实施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3D被动散射质子放射治疗贝叶氏随机对照试验。

        这一头对头I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观察的指标是3级放射性肺炎,试验共274名患者报名,181名患者最后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接受IMRT治疗的患者105例,接受3D-PSPT的患者76例。

        两组患者心脏平均剂量质子明显优于IMRT组(p<0.01),而肺和食道平均剂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D-PSP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显著,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IMRT比无明显差异。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而本试验恰好证实了质子治疗肺癌的这一优势。

        而对于为何质子放疗在放射性肺癌的发生这一问题上与光子相比没有表现出优势,原因包括试验进行的过程中MD安德森质子中心还没有配置扫描束,且在治疗的工作流程上也存在诸多限制,多种不良因素影响下并没有完全发挥质子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势;本次课题设计的过程中认为规定两组患者的肿瘤部位放射线剂量相同,这也限制了质子治疗肿瘤部位剂量高的优势等。

        试验还带给了我们另一个问题:未来怎样合理的设计临床课题,让技术的进步不影响临床试验的结果。

        未来科研方向

        MD安德森未来的科研方向包括如何应对呼吸运动、患者解剖学改变对质子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深入理解变量RBE对质子生物学效应剂量分布的影响;使用MC技术更加准确的计算剂量;研发新型准确的RBE模型计算RBE数据等。

        即将进行的临床试验

        当前为II期临床试验,而肺癌临床试验的标准是总生存率,这将是多中心试验RTOG 13-08的研究目标,各肿瘤中心应该积极参加RTOG 13-08试验以获得更多的肺癌质子治疗一级临床证据。

        我们学到了什么

        我们有了第一个质子头对头试验,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数据。未来会开展一系列科研课题,目标是发挥质子最大的优势,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质子放射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