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珐琅彩详解与分析, 看了之后大涨见识

 新用户99079681 2021-08-24

  康熙皇帝遂命宫中巧匠尝试烧制,并试图将其移植到他钟爱的瓷器上。由于珐琅彩瓷借鉴铜胎画珐琅的工艺技法,在瓷胎上用各种不同的珐琅彩釉进行绘制,与施彩于铜胎上相差甚远。在瓷胎上绘制珐琅彩难度极大,装窑后也难以掌握烧成时间,以至于珐琅彩瓷的研制工作进展迟缓。康熙皇帝遂又要求法国传教士回国邀请最 优 秀的画珐琅艺人进入清宫,经过长达近30年的试烧,珐琅彩瓷创烧成功,当时称为“瓷胎画珐琅”,也了却了康熙皇帝长达几十年的夙愿。康熙帝将其个人审美喜好与中国传统的图案纹样融入到瓷胎画珐琅的装饰之中,开创了珐琅彩中国化的先河。

  

  在康熙朝以前,彩瓷品种最 流 行的为“五彩”。清代五彩瓷器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器型、纹饰、用彩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康熙中后期,极力研究画珐琅的工艺,也使得康熙五彩瓷获得了更多颜色,例如釉上蓝彩代替釉下蓝彩,蓝色更加艳丽;增加了黑彩,黑彩色黑如漆,有光亮感;还增加了金彩,使五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但效果还是比珐琅彩瓷差了许多。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大多底色以红、黄、蓝、绿、紫、胭脂色为多。在色地上画以缠枝牡丹,折枝花卉等图案。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略差一些。

  

  珐琅彩所使用釉彩料与中国传统的釉彩料不同,其中含砷(即砒霜)。曾有报道说,在复制时,砷的毒烟会挥发,在场人员即使戴着口罩,也会导致因受毒而出现流鼻血的现象。

  珐琅彩与粉彩的区别:1、珐琅彩彩色繁多,多到十多种不同的色,而粉彩釉虽比五彩釉的色彩总数要多些,但在同一器上还达不到珐琅彩那么丰富。2、珐琅彩料绘制的花纹是堆起来的一层厚厚的料,有立体感,用手指可摸得到;而粉彩釉是一薄薄的釉水涂上的,很平坦,摸不到凸起的感觉。3、珐琅彩色调非常艳丽美观,而粉彩则显得不及。4、珐琅彩料较厚的地方釉面出现极细的开片(冰裂纹),并明显有玻璃质感;粉彩不存在开片的问题,且无玻璃质感(不反光)。5、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现象,而粉彩器则有极美的蛤蜊光晕散在色彩的周围。

  

  宫廷对珐琅彩的全面垄断也是珐琅彩失传的重要原因。自元代始景德镇烧制官窑瓷器以来,宫廷中所有的制瓷事宜都由景德镇独立完成。惟独康熙时将珐琅彩的选胎和画彩分别在两个地方完成,把画彩烧制的地点移至宫中造办处。(怡亲王 府和圆明园也有烧珐琅的作坊,但统一归造办处管辖,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供奉画家、西洋画师、名工巧匠都集中在造办处,外国进贡的珐琅器,珐琅料也收贮于宫廷,便于模仿制造。另一方面,皇帝的寝室与办公的地点与造办处珐琅作近在咫尺,皇帝余暇可亲临作坊指导监察,并观看画师们画瓷。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洋进口的珐琅料和自制的珐琅料都十分珍贵,流散出去很难避免有丢失盗用的情况发生。皇 室方面绝不想让这种高 档御用品的制作技术流入民间,所以对彩料和技术都进行全面的封锁,所有有关烧造的事宜都由长年于宫中任职的人来担当,窑炉匠也是当差的太监,一切工作都在严格的控制管理之下,外界根本不知道珐琅彩为何物,就更谈不上在民间制造了。一但宫廷失去了对此御用秘玩的全力扶持,它的绝妙技术也随之全面地失传了。

  从雍正皇帝的贵戚重臣年羹尧的奏折中,也可了解此时珐琅彩瓷器的烧造情况。如“雍正二年二月初九日,由驿斋到御赐新制珐琅管双眼翎二支,单眼翎十支……”。对这些翎管,年羹尧在二月十二日的谢折里称:“……臣伏覩珐琅翎管,制作精致,颜色娇丽,不胜爱羡,谨缮摺恭谢天恩,更恳圣慈,如有新制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满臣之贪念。臣无任悚惶之至。雍正二年二月十二日具。”在年羹尧的折子上,雍正皇帝在“以满臣之贪念”这句话的“贪”字旁朱笔画圈,在折尾空白处,雍正帝的朱批曰:“珐琅之物尚无暇精致,将来必造可观。今将现有数件赐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贪’字,一件也不给你,得此数物,皆此一字之力也。”其中“珐琅之物尚无暇精致,将来必造可观”这句话,说明雍正帝对珐琅彩瓷器的发展充满信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