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事都互相效力

 西西的岛 2021-08-25

万事都互相效力。
E·M·福斯特的小说使我很多次想起这句话。
 
《霍华德庄园》里,万事的“核心”是寻找一处安身的家园。故事发生在偶然相识的两家人之间。一家是中年夫妇与三个成年子女。另一家是出身文艺家族的姐弟三人。
 
威尔科克斯太太与另一家的姐姐玛格丽特很谈得来。她跟玛格丽特说起乡间的古老庄园。虽然常住在城市,她仍对庄园充满特别的感情。
 
玛格丽特对民俗很感兴趣,比如威尔科克斯太太说起的山榆树上的猪牙。“是乡下人多年前钉进去的,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嚼一块树皮,它会把牙痛病治好。
 
妹妹海伦曾去过霍华德庄园。她在信中跟家人讲起庄园的样貌和生活。与威尔科克斯家小儿子保罗经历的短暂恋情结束后,海伦离开了庄园。
 
房主计划收回姐弟三人租住的房子。玛格丽特跟威尔科克斯太太谈起城市的变迁,说到他们正在寻找下一个理想的住所。
 
威尔科克斯太太因病离世前写下遗言,将霍华德庄园赠予玛格丽特。威尔科克斯先生和子女们商量如何执行妻子的遗愿。

大家都不同意将庄园赠予毫不相干的一个人。可能那时候妈妈意识已经不清醒了吧,否则如何解释这个莫名其妙的遗言呢。他们说。
 
悬念就此出现。威尔科克斯太太的遗愿是否就此被家人无视?

© 电影《霍华德庄园》(1992)
 
玛格丽特对此毫不知情。她既不知道赠予的事,也不知道那一家人无视母亲的遗愿,出于私心留下了庄园。
 
她和威尔科克斯一家仍有往来。她拜托威尔科克斯先生帮助寻找住所。对方后来向她求婚却是始料未及的。
 
玛格丽特如此成为名义上的霍华德庄园主人吗?这听起来有点牵强和无力。但转念一想:事情看似曲折,却使玛格丽特离庄园越来越近了。
 
婚后他们住在城里。玛格丽特一家旧居的藏书、家具等需要地方安置,威尔科克斯先生提议先放在霍华德庄园,由老仆人照管。
 
搬家具的那天,玛格丽特来到庄园。她看到大榆树,找到几颗几乎被长起来的树皮掩没的猪牙。她无比欣喜地和丈夫说起,丈夫一脸茫然。
 
故去的威尔科克斯太太是敏锐的,她看到了玛格丽特身上的真挚。谈论乡间时的热情,是玛格丽特真情流露,并非假意迎合。
 
家具放在空置的房子里。玛格丽特和海伦一起去看时,一切都安顿好了。父亲留下的佩剑、丰富的藏书,各种装饰摆件。地毯放在书房刚刚好。老仆人似乎也很欢迎她们。
 
此时,那个被无视的遗愿好像吹去尘沙、渐渐显露轮廓。霍华德庄园正无限地靠近它的新主人。
 
威尔科克斯先生仍站在最后的关卡。他不同意未婚先孕的海伦留宿庄园。玛格丽特与丈夫发生激烈争执。她决定哪怕和丈夫离婚也要照顾妹妹。
 
威尔科克斯家的大儿子在庄园失手杀死了一位年轻人。威尔科克斯先生精神崩溃,他和妻子说出了已故威尔科克斯太太的心愿。
 
尘埃落定。玛格丽特姐弟三人最终找到了安居的家园。过程辗转,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也经历了情感抉择。但万事互相效力,那些看似阻挠的内心冲突和外在力量,并未影响至终的方向。

© 电影《霍华德庄园》(1992)
 
因为电影特有处理的方式,才让我产生了如此鲜明的印象吗?电影的细腻,以及无懈可击的服装、道具,完美的画面确实打动人。
 
看过电影《霍华德庄园》之后,找来E·M·福斯特发表于1908年的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时年二十九岁的福斯特,讲述故事时已颇为成熟。《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始终有一个画外音一般的口吻存在。它时而响起,讲述主人公的见闻、感受,或是描述他们并不知觉的心理变化。时而噤声,变身耐心的聆听者、观察者,记录人物对话、行动。
 
小说围绕在一对心灵相通、背景相异的男女之间。他们在意大利旅行途中相遇。男子乔治和父亲主动让出两间可以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他们的真诚和直接在表姐夏绿蒂看来,却是唐突,对未婚的表妹露西更是某种冒犯。
 
住在同一家寄宿公寓,乔治和露西仍会不期而遇。一次,他们先后出现在大片开满紫罗兰的山坡上,乔治情不自禁亲吻了露西。
 
表姐无意中看到了一切。作为陪伴人,她认为理当掩盖事情,于是带着露西离开了当地。这之后,露西决定接受曾多次向她求婚的另一个男子塞西尔。
 
乔治和露西的故事到此该告一段落。即使都是英国人,毕竟茫茫人海。然而,他们却在小镇重逢了。

© 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
 
露西的未婚夫塞西尔在国家美术馆遇到乔治父子,介绍他们租住小镇的空房子。
 
对这场重逢,教区长毕比先生这样解释,“……问题就出在这里,而你还要说什么巧合和命运!你很自然地去寻找属于意大利的东西,我们和我们的朋友们也是这样。这就把范围缩得极小极小了,我们就又在其间相会。
 
一边读故事,看着各种力量的交错出现。有时是他人的反对,有时却是露西自己无法正视内心,对自己说了谎。
 
还有一边,是作者用诗意流动的语言讲述潜意识与心理变化。比如后来乔治和露西回想起表姐的举动。
 
你的表姐一直盼望着。从我们最初会面的那一刻起,她在脑海的深处就盼望我们会成为这样——当然,是非常深的深处。她表面上与我们作对,可是她是这样盼望的。如果不是这样,我就无法解释她的行动了。你能解释吗?请看整个夏天她是怎样使我活在你的心里的;她使你心神不定……”

© 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
 
读完福斯特的小说,再回头看看他的写作口号“只有联系才是”,他如实地在故事中体现他的主张。世事浮沉变幻,但有一个稳固的中心,深信爱与真理终将帮助人类度过一切难关”。
 
“万事都互相效力”出自圣经,英文翻译为all things work together,直译为“所有的事情一起工作”。完整的句子是“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1958年,福斯特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写了一篇附录,题为“看得见风景,找不到房间”。他在附录里“续写”了乔治和露西婚后几十年的生活。

——喜欢这样的情节延伸。尤其在刚读完小说、还沉浸在人物的命运时,特别想知道他们之后发生了什么。
 
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那一代青年人,都不幸地经历了两场战争。家园遭到破坏,可能还失去了亲人。男人参军,前往战场,可能牺牲或者被俘。《凡人之心》中的洛根如此。乔治和露西也不例外。
 
不能释怀的却是这一句,“他还发现离开了他的妻子,他没能保持贞洁他们相遇的佛罗伦萨发生了很大变化。风景还在,当初的房间已经找不到了。
 
露西仍感到高兴,能保留那风景已是安慰。而地上的家园,福斯特似抱着并不乐观的态度。没有归宿,他写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