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性》: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后天社会观念所定义

 知鱼之乐uo5wuu 2021-08-25

《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此书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哲学、历史、社会风俗、人文教育等领域,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对女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此书的出版,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者。本书中有一句名言: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被社会定义出来的。就是说,女性这个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经过后来的环境和社会观念逐渐形成的。

《第二性》:女性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被后天社会观念所定义

本书揭示了女性的权利,在女性成长方面给予了不错的见解。作者认为女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很多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导致了女性的不完全发展。尤其是在女性的成长方面,社会制度和舆论并没有给出很好的出路和环境,而在经济独立方面,我们需要做得还很多。波伏娃指出,女性只有在获得经济独立之后,才可能会在其他方面独立,比如精神和心灵层面。只有当女性从自身的意识出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依附于男人的附着之物,才真正可能走向自由和人格的完善,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第二性》:女性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被后天社会观念所定义

人类发展历程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任务就是生孩子,照看家庭,妇女只有把心思用到家庭才会被认为是遵守妇道。而在中国封建时期,普遍的观念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无法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即便这位女子很乐意参与外面的活动,但当时的社会风俗也是不允许的。而在西方社会,直到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女性的地位依然得不到承认。在人权和政治、社会、教育等领域,女性依然遭受着极大的歧视和忽略。在此基础上,波伏娃提出了女性解放,号召女性同胞不仅要在思想和生活上像男人一样活,更要在政治和权力等方面,也要与男性平等。

严格意义上讲,波伏娃不是哲学家,而是一位社会学家,她通过个人的体验和对其她妇女的观察对妇女社会地位问题进行了历史的哲学的思考,提出了真正的更高意义上的性别平等,从多角度深刻地分析了妇女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正是由于对这些社会情况和经验经历的积累,《第二性》才得以诞生。

《第二性》:女性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被后天社会观念所定义

为了让读者更加明白女性的特点,波伏娃特别总结道: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由于男性意识的和父权社会的强势存在,女性不得不压抑自己,逼自己变为感性和内向。源于历史的劳动分工尤其是生育和抚养幼儿等事务,限制了女性的外在超越性,使女性成为他者,而他者正是第二性的根本存在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