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巴金:《明史•王艮传》订误

 郁江酒徒 2021-08-26

作者简介:杨巴金,江西省吉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江西省杨万里研究会副会长、解缙研究会副会长,省作协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吉安市庐陵文化研究会理事、周必大思想研究会理事,省级“非遗”杨万里故事传承人。发表学术论术12篇、庐陵文史考析文章100余篇,已出版《庐陵史事考述》《杨万里家族纪略》《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吉水卷》,主编《文章节义话解缙》,即将出版《家刻本<诚斋诗集>校注》。

《明史·王艮传》
杨巴金

王艮(1368—1401),字止,《明史》本传中写敬止,斋,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镇带源村人。祖父叫王与耕元统二年(1334中进士,著有《书义主意》6卷。他自幼丧父,母亲宋氏培养长大。建文元年(1399,王艮中江西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建文二年(1400廷试列第一因建文帝“貌寝”,即长相丑陋,于是将仪表堂堂策文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0]之语的吉水人胡广点为状元,王艮屈居第二,榜眼但是,水南家乡人仍称他为“状元公”,吉水人文盛况“五里三状元”成员之一年,胡广为状元,王艮为榜眼,庐陵县李贯为探花,足见吉安文风之鼎盛。
王艮入仕途后,授为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太祖实录》《类要》和《时政记》等书,对朝廷忠心耿耿,恪尽职守,经常上书谈论时政,无所回避。关于的节义事迹,吉安民间有不少传说故事,其出处主要是依据于《明史·王艮传》。众所周知,《明史》是清初众多文人编纂删削而成,历朝,达95年之久,且纂修官员严格遵循清朝廷提出的新儒学正统观念以及康熙倡导的“为尊者讳”旨意办事,致使少内容有失偏颇。笔者将《明史·王艮传》与嘉靖《解学士文集》康熙文毅集》、光绪版《带源王氏族谱》中关于王艮的相关记载相比对,发现《明史·王艮传》中确实有不实之处于是在此不揣谫陋,条分缕析,订误。
《明史·王艮传》载:
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死矣。缙驰谒,成祖甚喜。明日,荐靖,召至,叩头谢。[1]
则史料意思是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王朱棣“靖难”逼近南京城。就在京城被攻陷天夜晚,解缙、胡广和王艮位吉水老乡邻居抚州吴溥家里,商量着何去何从会上,解缙陈说君臣大义,胡广更是慷慨激昂,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惟独王艮默默无言,独自流吴溥说:“你们都是受皇上知遇之恩最深的大臣,何去何从的确不能马虎我只是一名小臣,还可以静观其变。”随后三人离去。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当时年幼,有14岁,感叹说:“胡叔叔能义,的确是件千古留名的好事!”吴溥对儿子说:“不,只有王叔叔一人肯死。”话音刚落,便听到隔壁胡广在喊:“外面乱糟糟的,看看猪关好了没有,别让猪跑了都不知道。”吴溥笑着对儿子说:“一只猪都放不下,还舍得自己的性命?”又过了一会儿,便听到王艮家传来哭声。原来王艮回家后,向母亲宋氏表明志向,母亲也勉励儿子以忠尽节,于是王艮与妻子诀别后饮毒酒而亡。
读罢这则史料,大家似乎都觉得解缙胡广是毫无节操的小人,他俩用“大义” 忽悠着王艮去殉节,老母、妻子、儿女留下巨大痛苦,自己偷偷靠燕王朱棣,后来还升为高官,多么地下流王艮因为有殉节行为致使其形象十分高大于是读者冷静后:“则史料记载的吗?在此笔者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只是一则误收进去的“王艮故事”理由有
第一,王艮去世时间有误。明《解学士文集》和清《文毅集》均录解缙为王艮撰作的墓表,系解氏应王艮第二个儿子王率章之文中明确记载王艮是“殁辛巳年九月七日”[2]即建文三年(1401九月初七,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城是第二年农历六月,时间相差230多天。因为解缙这两部文集成书时间均比最终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明史》要早,其可信度还是很高解缙之所以会为王艮题墓表,一方面固然吉水老乡兼官场同僚的因素,另一方面“还人情”缘由因为解缙曾于建文二年(1400)十月为父亲解开作《鉴湖阡表》文末有“翰林修撰、眷侄王艮填讳”[3]十个,系因避讳而请好友填此外,解缙应邀为王艮作墓表,必然会给王氏的亲属审阅假如其去世时间记录有误,王氏子孙和亲属放过
第二,与王艮家族的谱文记载有差异。据吉水县带源村王氏族谱载,王艮是“建文辛巳九月初七戌时终......是夜,具香烛衣冠,北面再拜,服脑子死于官邸。天子怜其忠恳,遣礼部侍郎黄观谕祭,遣乡戚、翰林颜子明护丧归葬”[4]由此可知,带源王氏族谱对王艮的去世时间、离世前的神态、当时现场以及丧事的办理交待十分
第三,王艮去世原因的表述有所不同。《明史·王艮传》说他是“饮鸩(毒酒)”而亡,光绪带源王氏族谱》说他是服“脑子”而亡。脑子,俗称龙脑香或天然冰片是,解缙《翰林修撰王钦止先生墓表》此前王艮患病,原因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经常上书谈论时政,朱棣靖难起兵后更是心急如焚,寝食不安,由此加重了病情王艮曾向朝廷奏《平燕策》,说“燕王娴于兵事,多奇谋,又以姚广孝调度于其内,张朱谭李折冲于其外”,朝廷谨慎应付,由此还提出一系列平主张做到“奋乾纲,选将材,早平强藩,以靖幽燕事”[5]等。朝廷并未采用,身体是每况愈下。据解缙所题作墓表载:其于死生之际,从容安泰,无毫发可怜之色,预与母诀,敛手待终。予往视之,一辞不乱这是作者王艮弥留之际现状的详细描述,未言及他服毒药而亡之事
从当时四位聚会者的官阶角度分析,解缙河州贬地返京后,官仅是从九品,胡广和王艮是从六品,吴溥正七品年龄也是解缙最小。古人是极其讲究官阶秩序的,“官大一级压死人”、“位卑而言高,乃获罪之道”,这种情况下能轮到解缙来“陈说大义”,否则就是典型的以下犯上
五,他去世时,仍是朝廷军队的实力更强些。建文三年九月初七即王艮去世之时,燕王朱棣的军队与朝廷李景隆的军队正对峙于山东德州、河间一带,那时仍是朝廷的军队占有优势直到第二年四月朝廷的军队才呈现败势,最后两个月是兵败如山倒。
,从王艮死后的祭礼安排角度看,建文帝曾委派侍郎、“六首状元”黄观祭拜,还特意安排王艮妻子的姑颜子明护棺回乡安葬。这里我们不妨个假设:从双方守备的角度看,城陷前一夜,双方关卡的把守必定是极严解缙实现“驰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假如王艮是死于朱棣攻城前一夜,建文帝自己性命难保,他哪里还有心思去理会一名低级官员的丧事办理呢?更何况朱棣攻城时,黄观并不在南京城,而是在外地募兵,后来在回南京的途中听说朱棣已经进城登基携妻女投江殉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明史》等部分文献中关于“王艮于建文四年(1402)六月饮鸩而死”时间记载有误。
其实,对这则史料的真伪,古代学者提出异议明代官员、江西弋阳人姜清编成的《姜氏秘史》中说:
世传王艮于成祖入城前一日,与胡靖、解缙集吴溥舍。靖、缙陈说慷慨,艮流涕而已,其后独艮死节。是书载其事而辨之,以为艮家谱载:艮以建文辛巳九月卒,上遣黃观谕祭,未尝及成祖之来,其言似乎可据。然革除之际,诛锄异已,凡效忠于建文者,皆祸及子孙。安知王氏家谱非为宗族之计,讳其死难以自全,未必遽为定论,《明史·艮传》乃仍用前说,盖必有所考也。[6]
姜清是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自靖难之役后,因建文朝事大多已经散佚,于是他“故案文集搜辑遗闻编年纪载”,这样才有《姜氏秘史》一书传世。又如,明代翰林院编修廖道南(?—1547)说:“辛巳年九月修撰王艮卒部左侍郎黄观谕。”[7]其时间与解缙所撰墓表、带源村族谱的记载相同。再次,前期文人倪涛说燕兵渡淮王艮子卒。”[8]说王艮服毒而亡,是燕王朱棣军队渡淮后,不是在第二年攻入南京城前夕。至于王艮与解缙、胡广相会于吴溥家里所发生的故更是子虚乌有。
那么,为何《明史》纂者要将这则“王艮故事”收进去呢?在此笔者也作简要分析。第一,《明史》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之史书,不可存在收集错误表述前后矛盾的问题第二,《明史》的编修顺治朝启动至乾隆朝定稿,历经多班子纂修,变换多任监修和总裁正因如此,讹误错漏在所难免。第三,《明史》纂修严格遵循清朝的新儒学正统观念来编写,必然存在隐瞒部分事实真相问题清在建国前曾臣服于明王朝之事实清入关后南明朝廷仍存在20年等问题《明史》均有意避而不谈。四,纂修严格秉承康熙皇帝“为尊者讳”旨意办事意思是说,明朝皇帝的所有出发点都是好的,即使政务和生活中存在错误阴暗面其责任也是身边大臣未予监督,者是由太监诱导才造成试想,《王艮传》纂修假如调阅王艮的家谱,或者采用姜清、廖道南、倪涛等人的撰文观点,那么这则“王艮故事”就不会收录于《明史》反之,纂修者听信于民间传闻,借此有意来污化事后相继担任内阁首辅的解缙和胡广,以此否定他俩的人格和节,最终表明清朝廷承继明朝廷的合法性。诸多类似原因致使《明史》部分内容有失偏颇
值得一提的是,建文朝翰林纂修泰和县人周是修实。内阁首辅杨士奇后来这位老乡“太宗文皇帝靖难之师既渡江驻金川门,宫中悉自焚。明日,是修留书其家,别其友江仲隆、解大绅、胡光大、萧用道、杨士奇,且付后事。暮入应天府学,自经(于建文四年六月十五日也。”[9]自经上吊自杀的意思后世有学者以仅周是修一人上吊自杀之事实,来击解、胡广等六人的气节。
笔者认为,当时那六人的官阶较低,完全没有必要为建文殉忠尤其对解缙而言,建文帝河州卫吏吃了些苦头外,朝廷并未给予什么好处,官阶未升反降,仅是从九品备用官员关键的是,假若从民生的角度来审视,继任者能使国家更强社会更安定,百姓更富有,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智的人生抉择呢!就解缙的忠义观与爱国情怀而言,他并非只是以忠于一人一朝为准则,而是以忠于自己内心、忠于儒家的天道之理为标准。纵观解缙毕生的政治言行,他始终践行着孟子的道义观,以“刚直”作为养气之道,以利国利民为最高准绳,这在当今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也许还有人解缙为官处事不圆滑、不老练为此自己宁为瑕玉,不为无瑕石”诗句即是最好。明代东林党首领、吉水乡贤邹元标作的《解春雨学士旧墓》诗中说:“千秋壮文章百代尊”,我想此评价极恰当
                     
                     

[0] 《明史·胡广传》卷147,《列传》第35节
[1] 《明史·王艮传》卷143,《列传》第31节
[2] 嘉靖《解学士文集》卷8《墓表》之《翰林修撰王钦止先生(辛巳)
[3] 嘉靖《解学士文集》卷8《墓表》之鉴湖阡(辛巳)
[4] 光绪版《带源王氏族谱·与耕公世系图
[5] 光绪版《带源王氏族谱·艺文之《平燕策》

[6] 《钦定四书总目》卷53《史部》(九)之《姜氏秘史》
[7] 廖道南《殿阁词林记·邱典》卷18
[8] 倪涛《六艺之一录·吾学编》卷362
[9]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2《周是修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