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一套模式

 阅读加倍 2021-08-26
最近市场波动也比较大,忽而暴跌,忽而又反弹,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也比较敏感,再叠加各类事件的发酵,瓜是吃了一个又一个,都要吃撑了,本就脆弱的资本市场实在禁不起这般折腾。市场先生的情绪难以预测,我们还是回归到公司本质上来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怎么如何对一家公司进行全方位分析的,我们也在纪要中分享过,我们基本都会从8,9个维度去看一家公司,列出核心要素,然后几家公司都整理后,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双星新材(002585.SZ
1、公司简介
双星新材成立于1997年,2002年进军聚酯薄膜行业,2011年成功上市,规划新材料应用,2012和三星合作产品开发并导入,19年已成为其复合膜的主要供应商。
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一家专注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五大板块”: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和节能窗膜材料,公司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了液晶显示、消费电子、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建筑等。
双星新材在光学复合膜、太阳能背板基膜、TTR碳带膜等领域已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开拓高端离型膜基材,如MLCCOCA、偏光片等新领域。
公司的经营模式是这样的。
采购方面,公司在每年度末根据销售预测计划及客户订单、当期库存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采购部门据此结合各种产品单位原料消耗量以及下年度的原料价格走势预测,编制下一年度大宗主要原料采购计划,并报送公司财务部作为年度开支预测依据。日常采购以月采购计划为准,月末根据生产部提供的原料使用计划,采购部核对原料库存情况以及当期价格,编制月度采购计划,报公司财务部做开支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生产方面,公司根据产能、年度销售计划、订单定期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半年、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并依据年度生产计划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编制月度生产计划。公司对大单订货采用不间断连续生产,并以自动化控制生产,保证了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销售方面,公司深入实施市场营销,全面实现销售网络下沉,完善全国范围内的营销体系布局。以市场塑格局,以产品优布局,做实做专市场,加力重点客户挖潜,做大优势客户,加强终端市场开拓,确保全产全销。
会计师事务所是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师认为收入确认是关键审计事项。
2、股权结构

图片

图片

图片

截至今年630日,机构持股较少,但是近期北上持股大幅增加。
3、公司产品

图片

根据拉伸工艺不同,双星主业里的聚酯薄膜可以分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和单向拉伸聚酯薄膜(CPET薄膜)。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BOPET薄膜)是利用有光料(在原材料聚酯切片中添加二氧化钛),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纵向和横向拉伸而制成的高分子薄膜,用途广泛。
单向拉伸聚酯薄膜是利用半消光料(原材料聚酯切片中没有添加二氧化钛),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纵向拉伸的薄膜,在聚酯薄膜中的档次和价格最低,主要用于药品片剂包装。由于使用量较少,厂家较少大规模生产,大约占聚酯薄膜领域的5%左右。
表格里的第二项光学膜材料是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成本占背光模组的四成,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面板产业国产化一直以来都是大方向,国内光学膜厂商主要有三家,双星,激智科技,长阳科技。长阳主要做反射膜,做到了全球第一,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激智发力在增量膜和扩散膜,进而布局复合膜和量子点膜。这两家公司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外购光学基材制造光学膜片,其受限处是光学基材是不可控的,在产能扩张和产品研发有一定的受限。双星拥有比较深的技术积累,优先对光学基材开发,实现了对日本东丽高端基材的进口替代。
通过和三星的合作逐步打通了扩散膜增量膜复合膜的关键工艺。实现给不同的客户研发各类高毛利产品。比如给三星海信开发的高端复合膜,为华为开发的高清抗眩膜,通过产业链一体化的布局,公司获得了光学膜产业链上的主导权,基膜的自给自足,也帮助双星降低了成本,保证了供货的稳定性,同时也为公司未来光学膜的放量提供了核心材料上的支持。
MLCC离型膜,全球大概近200亿的空间,全球的MLCC厂商今年都在积极扩产,增速可观。国内MLCC厂商也在积极进行上游物料的国产替代,提供了友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国内在做的主要双星,洁美科技,2020年两家大概是大几千吨的产能,今年都会扩大两三万吨。双星的主要客户是韩国的MLCC大厂,以及国内的主要是三环,也在要求双星来供货。这块业务未来也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节能窗膜,市占率40%以上;光伏背板膜,占有20%以上的市场份额,需求还会大幅增加。可变信息材料,全球市占率超过50%以上,而且毛利率达到40%以上。 
传统膜业务,未来无扩产计划,占比会持续降低。

图片

4、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发展历史
国外聚酯薄膜的应用起步较早。1948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和美国杜邦公司(DUPONT)首先申请了制备聚酯薄膜的专利并于1953年实现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生产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也在上世纪5060年代相继引进和开发了聚酯薄膜和应用技术。
我们国家的聚酯薄膜工业起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现逐步工业化。初期依靠从国外引进生产线,产品主要定位于感光、磁记录基材以及电气绝缘上;到90年代中期,随着复合包装应用的兴起,聚酯薄膜行业迅速发展,年产能超过10万吨;2000年以后,国内对聚酯薄膜的需求快速提升,带动行业快速发展,出现了热封膜、抗静电膜等功能性聚酯薄膜。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内聚酯薄膜行业迅猛发展。目前中国聚酯薄膜产能已高居世界首位,中国也成为全球聚酯薄膜产品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及消费市场。同时,伴随液晶面板、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向国内的产能转移,同时政策积极鼓励产业自主化,行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的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拓展国产替代的机会,行业企业的下游应用领域,已从过去的以普通包装膜为主,发展到目前的电子、电工、光电、光伏、建筑等多领域、多功能化布局。尤其在高端产品方面,如国产光学薄膜基膜、光电用离型保护膜基膜、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窗膜基膜、有色膜等方面,产品品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
国家政策始终鼓励高端新材料的持续研发和创新,“十四五”重点发展的薄膜产品中鼓励发展新兴应用领域的薄膜产品,包括高端光学级聚酯薄膜基膜、高端太阳能光伏用聚酯薄膜基膜等。而在国内每年进口的超30万吨高端BOPET薄膜,如MLCC离型膜、OCA离型膜和偏光片离型膜等,国内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升级产品结构。因此,BOPET膜材料的市场应用领域广阔、市场规模空间巨大,尤其是高端应用领域,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1)光学材料
BOPET为基材,经涂布等深加工而成的光学膜是LCD面板背光模组的核心元件,当前,光学膜领域整体处于高速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2014271.8亿元增长至2020416.7亿元,年增长率达6.0%,得益于液晶显示器、手机、电脑等终端电子产品需持续增长,液晶模组需求将继续增加,带动光学膜市场发展。全球液晶面板产能逐步由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向大陆地区转移,据IHS数据,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已超越韩国,成为LCD显示面板最大产能来源地,预计2020年后全球超过40%产能将来源大陆地区,产业链转移加速光学膜国产替代趋势。光学膜技术壁垒较高,基材在光学膜成本占比超过60%,且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产厂商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国产化步伐加快。
制程材料离型保护膜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增长也在快速增长,高端离型材料用于MLCC基材成长快。
2)新能源材料
BOPET是太阳能背板的重要组成材料,太阳能作为最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全球太阳能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光伏产业日益成熟,逐步降低行业发展对政策驱动因素依赖,光伏发电逐步实现平价上网,发展前景良好。从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来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维持上升趋势,全球光伏累计安装容量市场份额主要来自于亚洲。
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中,单玻透明背板对BOPET薄膜形成有效拉动,该方案的优点是轻便、成本低,根据测算2020年光伏用膜市场接近40亿,伴随碳达峰远期规划的步步落实,预计光伏用膜市场仍将维持较快增速。
3)可变信息材料
TTR膜基材过去依赖进口,公司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打通可变信息材料制造关键技术,实现进口替代。
4)热收缩材料
PETG产品优势凸显,有望替代PVC类产品,从成本来看,聚酯切片价格低而PVC产品原料价格高,PETG相比PVC具备潜在成本优势;环保方面,PETG环境友好,而PVC燃烧会有腐蚀焚烧炉的HCl酸性物质产生,并有可能产生二噁英气体,不利于环保;市场空间方面,国内PVC收缩膜用量约20-25万吨,PETG收缩膜用量4-6万吨,PETG未来有望全面替代PVC
2)行业周期性特点
双星新材属于高分子材料行业,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用于包装、印刷的普通聚酯薄膜,由于进入门槛较低,产品差异化小,容易因市场供需变化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的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板块,行业持续保持着较高的景气度,并且国产替代的趋势逐渐加强,进入壁垒较高,整体的周期性特征不明显。
公司新材料业务的毛利贡献占比已超过70%,且仍在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结合公司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行业周期性波动对公司的影响愈来愈弱。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专注于BOPET行业近20年,目前已成长为全球BOPET行业龙头,聚酯薄膜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公司已形成6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的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从过去单一的包装印刷,发展成为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五大新材料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公司拥有5000多家终端用户,一大批世界500强客户以及一批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的客户。在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可变信息材料和热收缩材料等领域,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位居行业前列,在MLCCOCA和偏光片等离型膜基材的国产替代领域,也在持续加大投入。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人均产出、人均创利等指标均领先于同行。
5、下游客户
 海外客户包括了三星和LG等国际品牌,国内客户有小米、海信、京东方等。
6、公司核心竞争力
1)规模优势
公司一直聚力项目建设,实现规模总量持续突破,公司目前是国内率先实现复合膜片月产量超百万片的企业。并且公司能进行大规模,高规格的产品制造,满足客户大批量产品生产的需求,并能通过规模化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整体制造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研发和技术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对新技术的开发,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前瞻布局5G、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以数十年制造经验为基石,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为抓手,引领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光学基材作为光电产业链前端最重要的战略材料之一,技术壁垒高,公司自建光学基材生产线并已实现量产,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加速进口替代。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保证现有客户资源及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已完成的研发项目及专利技术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主导产品的知识产权优势,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有利于公司形成持续创新机制。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和研发经验的累积,公司已建立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并成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3)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拥有从原料开发、挤出拉伸、精密涂布、磁控溅射、微成型、电子光雕模具等全套工艺技术,具备全产业链技术产品开发优势,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目前涉及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等多个产业,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和行业景气度进行灵活切换,形成优势互补,同时降低风险,来维持公司产品高毛利率。
4)营销服务和客户优势
膜材料拥有十分广泛的客户群体,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为此公司不断加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产业集聚地的营销服务网络。公司积极围绕“三足鼎立”营销战略,深入实施市场营销,全面实现销售网络下沉,完善全国范围内的营销体系布局。目前公司海外拥有三星、LG等优质客户,国内拥有大批上市公司客户,合计拥有众多世界500强客户,营销渠道和客户集群优势助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公司十分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优化公司资源配置,通过多渠道增值,为客户提供品牌化、差异化、创新化优质服务。
5)管理团队及人才队伍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核心管理层稳定,公司经营策略具有延续性,团队凝聚力强。膜材料行业需要熟练的研发、生产及产品运用性开发的实践经验积累,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行业的厂家之一,培养了一批技术及销售的骨干人才,熟悉国内外市场的基本情况,凭借管理层的经验和能力,公司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公司盈利能力。同时,公司注重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对于公司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7、财务数据

图片

图片

图片

财务数据和指标都非常好,没有什么问题。
8、潜在风险
1)行业竞争风险
由于聚酯薄膜优异的材料性能,未来需求及应用领域将不断被开发,应用领域广,市场潜力大,前几年,聚酯薄膜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张,国内聚酯薄膜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的利润率下降。
2)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属于聚酯材料生产企业,原料主要为MEGPTA等产品,用量较大,其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受到石油市场行情影响,公司购进的原料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的毛利率,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9重大事项
今年上半年,公司推出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骨干人员推行股权激励。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数量为1264万份,激励对象为251人,同时设定以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60%110%160%的业绩考核目标。
10、盈利预测
今年一季度是2.8亿元,二季度是3.3亿元,考虑到三四季度都是环比正增长,完成股权激励计划应该是不难的(按照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预计今年盈利在11-12亿元之间)。在去年的年报里,公司给的2021年预算是销售增长20%,利润增长30%,这个完全没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