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怎样才算“肾虚”

 中医陈孝和 2021-08-26

当今社会,“肾虚”这个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上。然而人们对“肾虚”的了解并没有因此而增多,反而让很多人对“肾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解。 今天咱们就来具体讲一讲。

1误将男子性功能减退,如阳痿、早泄等,皆归结于肾虚

首先,在中医体系中,任何一种病症,都有多个证型。就拿阳痿来说,命门火衰(可理解为肾阳虚比较严重的情况)只是其证型之一。

此外,还有肝郁不疏、湿热下注、心脾受损、血脉瘀滞等。若是阳痿证属湿热下注者(如嗜酒过度,久之而变生湿热,浸淫肝经,下注宗脉,而致阳痿),而服以大温大热之补肾壮阳药,必然使湿热加重,从而加重病情。

再者,即使是阳痿证属命门火衰,也不是一味地服用温肾壮阳的药就可以了,而需在此基础上配伍养血滋阴的药,如熟地黄、当归、枸杞子等,以达到阴阳相济的目的,即所谓“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误将西医所说的肾病等同于中医上的肾虚

西医所言之肾,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具体脏器,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分泌内分泌激素,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中医所言之肾,是一个模糊的藏象学概念,其功能散在于内分泌、泌尿、生殖等系统之中(肾藏精、主水、主骨、主纳气、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司二便),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系统。

若将西医所言之肾比做橘子,肾病就好比是橘子上生了真菌。 若将中医所言之肾比做季节,肾阴虚就像干燥的秋,肾阳虚就像阴冷的冬。秋燥季节,人需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肾阴虚,人亦烦热、咽干,需滋补肾阴);寒冬节气,人需要多晒晒太阳(肾阳虚,人亦畏冷,需温补肾阳)。

假如一个橘子在春天或夏天里生了霉,又关秋、冬何事呢? 这就是说,只有当肾病表现为肾虚证时才应该补肾,肾病没有肾虚证的表现时就万万不能盲目补肾。

若是一肾病患者,经中医辨证为风水泛滥证,本当治以利水消肿,却滥用补肾之药,其后果可想而知。 再者,即便其属肾虚征候,亦须仔细问诊、摸脉、观舌苔等,看其有无他脏之虚或兼有实邪,不能盲目地补。

3一有腰痛就视之为肾虚

或许是受到广告或街头刊物中宣传内容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青年男性一有腰痛,就容易对号入座,把自己的腰痛自诊为肾虚。

虽然腰部酸痛为肾虚常见症状之一,但并不能因此就说腰痛就是肾虚引起的。除了素体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年老精血亏衰、房劳过度等引起肾精亏损,使经脉无以为养而发生腰痛外,引起腰痛的病因还有风、湿、寒、热之外邪(以寒湿和湿热为常见)、挫闪外伤、过度劳累等。

而以西医来看,多种疾病均可出现腰痛、腰酸。

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脊柱疾患,如类风湿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结核性或化脓性脊柱炎等。

第二类为脊柱旁软组织疾病,如腰肌劳损、纤维组织炎等。 第三类为脊神经根受刺激所致的腰背痛,如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等。

第四类为内脏疾病,如肾病(肾盂肾炎、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下垂、肾积水、肾积脓等),以及急性胰腺炎、穿透性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慢性前列腺炎等。

只有当以上疾病以腰痛为主要症状,且辨证为肾虚(肾精亏损)时,才可参照肾虚证进行施治,而不能将腰痛一概而论归之为肾虚。如果不辨缘由,盲目补肾,很可能会耽误其他造成腰痛的疾病的诊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